“淄州交会”考

《中国钱币》2014年第六期刊出陈旭先生《“淄州交会”铜钞版的发现与研究》一文,该文公布了2005年山东淄博市发现的淄州交会铜钞版的详细情况,并对铜钞版的时代和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淄州交会”钞版2005年7月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街出土,共三块,其中两块可拼合为一较完整的钞版,此钞版为竖长方形,表面呈红绿锈,中间断裂,高220,宽97,厚13mm,重2111.6g,上部从上到下依次为四行横书阳文:“大王便民局,淄州交会,料号,绢壹尺”,下方方框内为五行竖行阳文:“本所发造零绢尺寸会子通行流转  不致街市破剪成疋绢帛  官民两便从宜充?伪造者依此被断罪官交银壹佰两为告人充赏  庚戌年二月  日所官”,文字四周以花卉纹饰作围栏。较小的一块仅存下半块,文字为:“发造零绢尺寸会子从便兑付?民用伪造者依此被断罪官交银壹佰两为告人充赏  庚戌年二月  日所官”。据作者讲,钞版上的“大王”即“大王庄”,今在淄川城东北罗村镇。钞版上文字虽有缺漏或不清,但是内容是可以完整理解的。

在对该钞版和外观和文字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后,笔者认定它应是真品无疑,理由是:一,从钞版物理特征上看,其深厚、自然的铜锈应是经历了漫长岁月形成的。二,该钞版上的文字内容非常独特,完全不同于目前我们可以见到或有文字记载的纸币。我们知道,造假无非两种,一种是对现有实物进行仿造;二是臆造。仿造可以从物理形态上进行识别,臆造则主要从内容上进行识别。因为臆造是无中生有,假造者凭空造作。纸币版式、文字内容反映的信息量很大,它与当时货币制度、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性的,后世造假者因为远离特定的时代,很难做到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我们也很容易从中发现破绽。虽然这件钞版与我们此前可见到,或者有文字记述的纸币完全不同,但是其内容却是有着完全合理的可能性。在中国古代在很长时间,布帛绢匹曾经作为交换媒介,唐代实行钱帛并用,即绢帛与铜钱同时作为交换媒介。宋代绢帛虽然已经退出流通领域,但因为铜钱不便运输携带,而绢与白银具有“量小价大”的优点,被作为“轻赍”,用于长途贸易或者旅途携带。每当社会动荡,政府货币制度崩溃的时候,民间交易就用绢帛充当交换媒介。但是绢帛作为交换媒介却有天然的缺陷,即不能分割使用。所以在有着纸币制度成熟经验的背景下,印制以绢为本位的纸币就有相当的合理性。而这绝对超出了臆造者的想像力!

对于此件“淄州交会”,必须对其时代和发行背景作出合理的解释,方可确定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对于此件钞版的真实性,笔者认为真品的可能性极大,但于对于陈旭先生对于其时代和背景的认定,笔者并不认同。

陈旭先生根据钞版上干支纪年“庚戌”,认为此钞版的时代为金立刘豫伪齐的当年即1130年。但是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很难成立,理由是,关于纪年问题,金灭北宋后,山东为金军占领区,当然会用金朝年号,即天会八年,即使是金立刘豫建立伪齐政权后,也是先使用天会年号,后才改元阜昌。此年并非年号的空白期,以干支纪年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此时距1127年金灭北宋刚刚三年,地方尚处战乱环境,无论是社会稳定还是经济状况,尚没有恢复到需要发行货币的状态。北宋时期铸造了大量铜钱,华北地区也不存在货币短缺的情况。金灭北宋后的这个时间,也不会出现“淄州交会”这样成熟的纸币。因为当北宋末年的时候,虽然纸币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北宋纸币主要还是四川地方纸币,虽然也在陕西等地流通过,但是纸币还够不成熟,尚没有成为全国性的主要货币。在其它地区,虽然也有民间自办的会子,但是这种会子仍然是寄附会子,属于汇票性质。而这件淄州交会已经是很成熟的纸币了。如果把这件钞版放到北宋末年的历史环境中,并不吻合。

笔者深感此钞版的重要性,一年来此钞版的时代问题从未释怀。最近笔者在重读《元史》的时候,忽然豁然开朗。对这件钞版的时代有了一个清晰合理的解释,对这件钞版的真实性问题也有了一个最终的答案。

首先是关于纪年问题,中国古代自有年号制度以来,存在年号空白期,而用干支纪年者只有蒙古汗国到元朝正式建立(1260年)之前的一个时期,蒙古汗国建立后尚未按中原王朝的习惯建立年号制度,而采用十二生肖纪年,汉文表示则是鼠儿年、牛儿年,或为干支。这在蒙古汗国时期文献中有大量例子。《元史》中统年号以前的纪年也采用干支纪年法。这样,“淄州交会”钞版采用的干支纪年方法,为我们确定它的年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即此钞版应是在蒙古汗国至中统元年之前的时段,更具体地说就是在蒙古军队占领山东至中统元年之前,这个时期的丙戌年即1250年。

那么这个时期,有没有产生钞版的社会历史条件呢?

纸币自北宋产生以后,在北宋时期纸币仍然是地方性货币,纸币只在特定区域流通,到南宋,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通纸币,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中国北部的金朝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和纸币,金朝的铜钱自铸很少,主要是北宋旧钱,白银流通范围有限,纸币是最重要的货币。可以说到金朝,纸币制度已经十分成熟。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受其它民族的影响,蒙古族货币使用白银。在蒙古灭金前后,占领华北地区,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和接受汉族制度的影响,白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蒙古自然地学习金朝的货币制度,印造发行纸币。蒙古建立元朝的中统元年(1260)就印制发行了交钞、中统元宝钞,交钞以丝为本位,元宝钞以铜钱为本位,做为全国性的货币。实际上在此之前,蒙古汗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行地方性的纸币。这是元朝纸币制度的滥觞。这个时期的纸币,基本上都是地方性的纸币,流通区域有限。

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227年,何实在博州印造会子,以丝为本。“丁亥(1227年),博(州)值兵火后,物货不通,实以丝数,印置会子,权行一方,民获贸迁之利。”①“太祖末年,何实行元帅府事于博州,值兵火后,货物不通,实以丝数,印置会子,权行一方。”②

刘肃在邢州印造纸币。“庚子(1240年),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③

史楫也印行银钞纸币。“辛亥(1251年),····各道以楮币相贸易,不得出境,二三岁辄一易。钞本日耗,商旅不通。楫请立银钞法,人以为便。”④

这个时期,地方印造纸币并非只有上述三地。“杨惟中宣抚关中,(商)挺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明尊卑,出淹滞,定规程,主簿责,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通其有无。”⑤“辛亥岁(1251年),······各道发楮币贸迁,例不越境,所司较固取息,二三岁一更易,致虚耗元胎,商旅不,公腾奏皇太后,立银钞相权法,度低昂而重轻,变涩滞而为通便。”⑥“各道发楮币贸迁,例不越境”,正好说明地方发行纸币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这些纸币均属区域纸币,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只限于当地流通。

“淄州交会”发行于丙戌年二月,此丙戌为1250年与上述纸币完全是同一时期,从淄州交会版面文字来看,它也是以绢为本位的纸币,它的发行机构是“大王便民局”,同样是地方政府设立的机构。由上述诸例,这个时候出现淄州交会就很好理解了。

在金朝统治下的华北地区,在北宋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仍然有较高程序的发展。蒙古人传统使用白银货币,但随着占领区的扩大,白银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蒙古占领华北地区后,失去了金朝政府纸币的供给,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货币短缺,这是华北地区出现地域性纸币的经济原因。

那么,这些地方纸币的发行者又是什么人呢?蒙古灭金的过程中,在它所占领的华北地区,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政府管理体制。蒙古民族社会发展阶段较低,通过武力征服了广大地区,在初期它还未能学会汉族先进的政府管理方式。对于原金朝统治下汉地的管理,蒙古汗国基本上是利用原地方武装头领为军民政长官,给予行省、元帅等名义进行统治,他们握有一个地方的军、民、财权,实际上形成许多的地方割据势力,称为“世候”。这些“世候”在元朝建立前后一直存在,后来才逐渐被削弱。上述印造地方纸币的何实、刘肃、史楫均属这样的地方势力。

何实原为金朝地方武装,后归附蒙古,曾随蒙古将领孛鲁征战。“孛鲁复命驻兵邢州,分织匠五百户,置局课织。丁亥,赐金虎符,便宜行元帅府事。邢因武仙之乱,岁屡饥,请移匠局于博(州),孛鲁从之。悯其劳瘁,使勿出征,更檄东平严实,与之分治军民事。博值兵火后,物货不通,(何)实以丝数印置会子,权行一方,民获贸迁之利。”

刘肃原为金朝官员,金亡后降于蒙古,“金亡,依东平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刘)肃赞实奏罢之。壬子,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

史楫是金元之际著名的地方武装史天倪的儿子,天倪战死后,楫为“真定兵马都总管,佩金虎符。”

“淄州交会”的发行者也是这类地方势力,此人就是济南、淄州地方实力人物张荣。张荣《元史》有传。

张荣在金朝时曾从军,金末组织乡民自卫,形成有一定实力的武装集团,占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淄州等地。丙戌年(1226)降于蒙古,曾被引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授予山东行尚行书,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成为济南、淄州地方实际统治者。《元史》说张荣治理有方,其统治区号为“乐土”。“时河南民北徙至济南,荣下令民间,分屋与地居之,俾得树畜,且课其殿最,旷野辟为乐土。是岁,中书考绩,为天下第一。”本传也说到当地白银货币缺乏的情况,“时贸易用银,民争发墓劫取,荣下令禁绝”。[⑦]在货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印发地方纸币也就合乎情理。

张荣年“六十一,乞致仕。后十九年,世祖即位,封济南公,致仕,卒,年八十三。”元世祖即位时间为1260年,由此推算当时张荣80岁,始致仕。自1226年张荣归降蒙古,到1260年,济南、淄州地区一直在他的治理之下。张荣有七子,其中二个儿子,邦彦任权济南行省,邦允任知淄州,也就是说张荣父子是这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1250年发行的淄州交会当然是张荣治下的产物。

纸币从宋代产生以后,历金元两朝,纸币成为最重要的货币。宋金元时期,曾发行多种名称、多种性质的纸币,但是纸币的实物遗存很少,特别是印造纸币的钞版更少。有些纸币文献有载而实物无存,有些则文献实物均无,此“淄州交会”即属后者。经过本文的考证,“淄州交会”终于有了一个可信的年代定位,其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也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此钞版之真实性当无疑矣!

淄州交会是一种以丝织品绢为本位的会子,应与何实的丝会子相似。两块会子版时间相同,钞版大小有别,大者的面额明确为绢一尺,小者因钞版残缺不得而知,两者内容略有差异,但赏银均为一百两,尚不能断定是否有面额上的差别。此种以绢为本位,为避免绢帛织物不便分割而发行的小面额纸币,在中国货币史上尚属首见。该钞版内容足够丰富,在有确定的年代和产生背景的前提下,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注释:


①《元史》卷150《何实传》。

②《续文献通考》卷9。

③《元史》卷160《刘肃传》。

④《元史》卷147《史楫传》。

⑤《元史》卷159《商挺传》。

⑥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54,《史公神道碑铭》。

⑦《元史》卷150《张荣传》。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16年1期)

(0)

相关推荐

  • 神秘的"北宋交子及其印模"

    随着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目的播出,<丝路货币之中国交子>受到极大关注. 中国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流通使用的金融信用纸币,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早使用了数百年 ...

  • 南宋建立者 赵构精通诗词音乐 擅长书法笔墨 功过参半 长寿帝王

    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徽宗第9子,钦宗弟.先后被封为广平王.康王.公元1126年,他于金兵大举南侵时,奉钦宗之命,与张邦昌起出使金国求和.经过磁州(今河北省磁县)时,州官宗泽 ...

  • 金朝末代皇帝的结局有多惨?母亲、妻儿都沦为奴隶,本人悬梁自尽

    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皇帝的命运大都很不堪,即使能逃过一死,余生大都会在窝囊屈辱中度过.不过,某些很有性格的皇帝,在亡国后却不愿乞怜求生,而是选择以身殉国,轰轰烈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令后世不胜感慨.在殉 ...

  • “淄州交会”铜钞版的发现与研究

    “淄州交会”铜钞版的发现与研究

  • 宋代保州宗室考

    宋代保州宗室是宋代宗室中较特殊的一个分支,考察研究保州宗室不但对研究赵宋皇室家世有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宋代宗室制度以及相关学术问题都有促进作用.但有关记载十分缺乏,给这一研究造成较大困难.以下拟就已掌 ...

  • 宋隐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

    ​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县北梓桐山.博通群书,不治章句,尤善考<易>.与贾同.李冠齐名,学者多从之.咸平中,契丹游骑度河,举家被掠.樵即弃妻,挺身入契丹访父母,累年不获,还东山.刻木 ...

  • “淄州出琉璃”,两件小东西可见一斑

    两宋时期,华丽的珠翠装饰引领风尚,使得本土琉璃技艺在民间颇为流行. 此时,除了瓶.壶.盏等琉璃器皿外,簪.钗.珠.环等发饰.首饰的产量也很大,并且出现了大型琉璃制品. ▌[宋] 玻璃发钗 秦皇岛玻璃博 ...

  • 《淄川县志》说:罗成生于历城,后迁居淄州般阳。

    <淄川县志>说:罗成生于历城,后迁居淄州般阳.又传说:罗成之妻名庄金定,系淄川区磁村乡大百锡村人.罗成有二子,名志为.志行.志为即罗通(一作罗童).罗艺被难时,罗通改名罗照.罗通有七子:前 ...

  • 宣州诸葛笔考(下)

    笔 考 诸 葛 肖建新 二.诸葛笔之名品 诸葛笔是与宣笔一样,是一个集合名词,只是前者以氏而名,后者以地而名.就其构成而言,又有许多品种,或以用材,或以形制而名,诸如紫毫.散卓.鼠毫.鸡距等. 紫毫. ...

  • 宣州诸葛笔考(上)

    笔 考 诸 葛 肖建新 毛笔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名片,更是以纸张为媒介时代的重要传播工具.它的产生较早,据明人说:"旧传蒙恬始为笔,古时用漆书竹简,--蒙恬始为须毫耳."这一传说到底真 ...

  • 周文化探源之齐都临淄考

    周文化探源之齐都临淄考

  • 史考播州州治旺草

    去年,因退休多年的绥阳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向克栋老人写了一本书,名<千年古镇旺草>,书中用大量的文字记述了唐代播州州治在旺草的史实.为了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进一步到旺草考证历史,向克栋老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