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群”和“羣”,你选哪一个?
汉字里,有不少字的构成部件,互换位置后,可以成为另一个字,如下面这些字:
杏——呆
杲——杳
音——昱
旮——旯
部——陪
还有一种情况,在古代比较常见,就是同一个字的构成部件,变换位置后,仍然是该字。
比如“群”字:
李斯(秦)
曹全碑(东汉)
王羲之(东晋)
杨大眼造像(北魏)
孙秋生造像(北魏)
智永(隋)
欧阳询(唐)
颜真卿(唐)
苏轼(宋)
如此看来,我们今天写的“群”字,大概是“羣”的异体。昔日的异体,今天成了正体,这是汉字演变中的正常现象。
赵孟頫所书《赤壁赋》里的“窈”和“壁”两字,作如下写:
这样写,可能出于书法家的审美意识。
还有一些字例:
“秋”
“和”
“桃”
“柳”
“惭”
“胸”
这一现象的形成,推测有以下原因:
第一,先民在造字之初,字形所遵从的原则并不是很严格。如“好”字的篆书:
“女”和“子”,在左在右都是“好”。难不成这就是男女平等思想?
第二,外族人在汉化过程中,使用汉字,因为种种原因,会产生许多异体字,以北魏最为代表。魏碑里的异体字之多,以至后人专门编撰《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等这样的书,或者干脆就叫《六朝别字记》。
第三,文人在写字时,或者出于时代风气,或者出于审美,写出变换位置的字。后人以为楷则,逐渐成为风气。
总之,变换位置的写法,是时代的产物。
今天,我们是有一部叫做《新华字典》的书,规定了每个字的唯一写法,微小的差错也会造成错别字。这是工具社会发达的体现。古代也有字典,比如《玉篇》、《说文解字》什么的,但限于传播方式,普及程度是不能跟现代社会相比的。而且古书里通假现象极为普遍,今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字,只要在当时音同或音近(在同一韵部),就可以通假。通假虽然和此处所谈的异形字属不同的文字现象,但都可以看出古人的头脑是比较灵活的。
还有一些例字:
胁——脅
袲——袳chi
裡——裏
蠭——蜂
峨——峩
稿——稾
崑崙——崐崘
鄰——隣
魂——䰟
岸——㟁
最后看这幅:
鼎鼎大名的“司母戊鼎”
该鼎上的铭文,一译“司母戊鼎”,一译“后母戊鼎”,就是因为专家搞不定第一个字。这个字究竟是“司”字的正写,还是“后”字的反写?不得而知了。
反正,出土彝鼎里确实有不少反铸的字。
不得不说的是,今天很多所谓书法家,创作时,总是喜欢用异体字。写一首诗,里面好几个字都是怪怪的样子,有的是从《六朝别字记》里专摘别字写出,有的是抄碑刻里特别不美观的那个异体,有的甚至因为那个异体有别的意项,而伤害到诗句的意思。这就是猎奇心理在作怪,鄙以为大可不必。须知,优秀的书法作品,不是靠写几个异体字就能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