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西格尔:心智的本质 2024-04-28 05:53:30 我是谁?心智的本质是什么?是躯体内的生物电化学反应?还是突触放电或者能量传递?01从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现代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心理学家们团结在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线性因果关系周围,以心理物理学、行为实验、计算机和脑成像技术为工具,不断尝试将整体的人还原为一个个不能再拆分的、0 与 1 代表的基本计算,将我们生而为人的功能逐个定位到具体的脑区甚至回路。这些尝试到目前为止可以说都失败了,或者说,已经被当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推翻,只存在于伪科学和畅销书里:课程销售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孩子过了“语言发展关键期”,存储语言知识的“布罗卡区”就会关闭。然而,任何知识或者“记忆”都不是像硬盘一样存在大脑的某个部位的,而是储存在一个又一个的神经回路里。培训讲师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对你说,情绪和欲望是由“古皮质”“爬行动物脑”控制的,是低级功能,应当为主管理性的“新皮质”控制。然而,负责识别、理解情绪的一个重要中枢恰恰在“新皮质”区域里最核心的前额叶部分。你翻开一本畅销书,第100次读到“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做了一个测试,发现自己可能是“左脑型”,渴望“开发右脑”。然而,大脑的功能并不按左右半球划分,你的大脑里也没有什么“没被利用的地方”。你只是读书不够多,知识学太少。来自现代科学的证据和理论常常让“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变得更加困惑、迷茫,而不是更清晰。普罗大众在世俗的压力中挣扎,渴望一个确定的答案,希冀有人告诉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科学家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所言,问题常常多过答案。如果没有确定的答案,是否有可能有一个相对坚实可靠的视角,让人们多具一双慧眼、望穿镜花水月?与此同时,我们做教育、做咨询、做治疗……每天和人打交道,总是把“健全的人格”作为工作目标。人心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也是从事工作的主体。但西格尔在多年前的一系列调查中发现,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心”的定义其实并不存在。这就好像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对手在哪,工作起来就必然是迷迷糊糊、不明所以。02从第一位先哲第一次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议题以来,我们仍然走在无止境地认识自身的旅途中,而且暂时还看不到这条路的终点在何方。但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别无选择。上帝已死。上帝不在已知的宇宙内。我们要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终其一生不断自我认识,要么抛弃作为智能体的身份、在浑浑噩噩中走向灭亡。于是西格尔写了这样一本名为《心智的本质》的书,尝试着为心智做一个定义,建立一套相对统一的理论,便于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展开工作,也便于读者擦亮双眼、稍稍做到明心见性。本书的主标题是“Mind”。这个词在汉语有时译为“心理”,有时译为“精神”,在这本书里我译为“心智”。西格尔借用最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将“心智”定义为:自发涌现出的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质是能量和信息流,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部,也像一种“场域”般存在于人际之间。西格尔区分了心智的四个组成部分:信息加工 主观体验 意识 自组织自组织这个概念来自对“复杂性”的研究。如同高级生命体或者高级的人工智能,心智不是单一线性的因果模型,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从基本的生化反应中自发地“涌现”出来,在此之后就不能还原为单个的生化反应,也不再局限于这些反应。西格尔在阐述心智的定义和组成时不是纯粹基于哲学思辨,更没有搬弄玄学。他告诉我们,心智中的能量和信息流并不会超脱于基本的自然法则,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心智活动不可简单地还原为具体的能量和信息流,二者之间没有单向的“决定”关系。与人们朴素的“大脑活动导致心智产生”的因果期望完全不同,西格尔指出,心智运用大脑创设了其自身。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正念。正念是一种对当下保持着好奇、开放、接纳和爱的状态,用普通心理学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对“注意”的引导和保持。通过注意的导向,我们生理层面上的能量(电化学反应)就作用于特定的方向,进而激活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包括神经元新增、突触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化,也包括表观遗传调控。这些机制都有切实的解剖学基础和分子层面的证据。它们改变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活动模式,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人的思考和反应方式。除了这些具有客观物质基础的心智活动和结果,心智中也有暂时不能被“人眼”观察到的主观体验。心智中的自组织同时包含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对不同要素进行区分,令这些元素彼此独立、可见;另一种是将不同的元素联系起来。区分和联系共同存在、相互作用,就是“整合”:整合能量,整合信息,实现系统的最大复杂度。整合失败意味着过度的、不恰当的区分(切断了应该联系起来的要素),或者联系(把应当分开的要素强行粘在一起),前者称之为“僵化”,后者称之为“混乱”。在严重创伤的个体中我们还会看到两者兼具。好的心理治疗要深入个体内部,找到整合失败的地方,促成恰当的区分或联系,帮助个体创造出内在和谐一致的体验,仿佛合唱团或交响乐团的表演,每个个体的声音以合理的音程相互区分,又因共同的节奏联系在一起。整合就是心智的目标,也是心智健康的表现。这个理论已经在当代的一些前沿研究中找到了证据。西格尔在书中区分出了9个不同的整合领域,包括对自己各种内外感官体验的整合,不同思维方式/信息加工风格的整合,“脑”与“心”的整合,“过去”与“现在”的整合……直到最后,实现“我”与“世界”的整合。为了“看”到并促成心智中的主观一面,西格尔要求我们开启一些全新的、不同于物理感官的感觉通道,他称之为“第七感”。第七感的原文 Mindsight 直译就是所谓“心眼”,它要求人们以洞察深入本质,以共情与他人实现沟通,并用整合的态度促进善意和慈悲。在此基础上,人还能发展出“第八感”,即对“我与他者”“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感觉。这种始于察觉自我、终于与世界合一的“觉知环”训练,就是促进整合的一种修行方式。03虽然与宗教体验、冥想甚至神秘学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西格尔的核心立场无疑是科学家的,而非传教士或冥想修行者的。丹尼尔·西格尔在探讨心智中的信息加工时,西格尔借用认知心理学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提出“导管”和“建构器”两套不同的内在加工机制。这两套机制恰好对应于大脑中两套不同的、在解剖意义上可以明确区分出来的回路,后者的名字“默认模式网络”已是当代神经科学中的显学。在讨论“心智位于何处”时,西格尔从医学、解剖学一直谈到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肯定了我们普遍认可的“心智位于个体内部”。他同时也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存在一种超越个体的、存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间性”心智。这种间性至少部分地符合我们在心理治疗、人际沟通和宗教活动中的体验:当我们对内在和外在的经验保持开放,当我们“感受到自己被感受到”,“让能量充分流动起来”,疗愈往往就在那一刻发生。在讨论“心智中的时间”时,西格尔回到物理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时间并不存在,变化的只是事物发生的概率,宏观世界中的时间本质上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的方向。与之相对,心智的基本要素——能量和信息流——则是无限小的,可以像微观世界一样可逆,因而心智的体验可以超越一分一秒的客观时间,可以在一瞬间高度集中于某个概率极高的“现实性高峰”,也可以在下一个瞬间回到概率的零点、归于当下的“开放的可能性平面”。我在此试举几例,无非是想指出,西格尔在写作本书时揣着认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抱有海纳百川的谦卑态度。他并没有力主要以科学驳倒或者消灭“玄学”,而是以六经注我的心态,审慎地筛选科学边界之外的现象、理论和证据,尝试着将它们整合到对心智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去。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或会品出卡尔·罗杰斯的在场和积极关注,读出罗洛·梅的“爱”与“意志”,发现拉康的“主体间性”,联想到盖尔曼的“复杂适应系统”,找到基思·斯坦诺维奇与丹尼尔·卡内曼“系统 1”和“系统 2”的影子,嗅出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味道……直到最后,感受到所有古老宗教和智慧中都蕴含的“宁静”与“慈悲”。或许这正是作者高屋建瓴、匠心独具的体现:以整合为目标,以整合为手段,吸纳古今众多先贤的思索与心血,最终教导我们去实现一个整合的目标。世人常言大智若愚,但更常见的是大愚若智。坊间流传着各种有关人性、宇宙、世界的“终极理论”,其间夹杂着对“肠道菌群”“量子力学”之类科学前沿的一知半解,也不乏对“宇宙能量”“意识状态”之流说不清、道不明之概念的诉诸,似乎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尽在于此,都可以归结为一个“42”(注:“42”出自《银河漫游指南》——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就是42)。这类作品在明眼人看来当然不忍卒读,但经过夹带私货和精心伪装,一些“42”理论常常藏身于培训课堂或畅销书。读者稍不小心,就会被收割“智商税”。在这种背景下,读一本讲述过程为主、没有100%确定的答案、甚至提出更多问题的著作,恐怕不足以为读者解决一切困惑。然而,若读者能从本书中的理论和观点出发,回溯到作者旁征博引的各种前沿科学和证据,再以此推演、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议题,至少有助于“群邪辟易”,离“诸毒不侵”更近一些。如作者所言,知道心智的本质是什么、健康的心智是什么样子,接下来就能更好地武装自己,为自己和他人培育真正健康的心智。正气存于内,则外邪不可干。愿这本书助各位走上正途。 赞 (0) 相关推荐 宇宙的本质论 宇宙这个词,无边无限.对于宇宙,有多少认知,有多少猜测,就会发现,随着我们知道的越多,就会发信还有更多的秘密. 关于宇宙的本质,有无数的先辈和现在的精英,都在不断的进行研究.宇宙是什么?宇宙来自哪里? ... 黑洞连恒星都能吞噬,那些被黑洞“吃掉”的物质去了哪里? 这浩瀚的星河,里面有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天体,如果要给已知的这些天体进行一个神秘程度排名,那么黑洞认第一,没有别的星体敢认第二. 黑洞作为宇宙中最恐怖的天体,科学家们对他的理解还非常的片面.根据现有的理论 ...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塑造开放式大脑,孩子的幸福魔法 自从有了孩子,围着孩子转,仿佛成了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从婴儿期的亲子陪伴到学龄儿童的陪写作业,再到毕业班孩子的陪读现象,都有父母深入参与的场景.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错觉,仿佛离开了父母,孩子就不会主动自觉了 ... 杰瑞米·西格尔教授旷世巨作:1802至今的美股表现 作者:谢翔宇 来源:点拾投资(ID:deepinsightapp) 导读:杰瑞米·西格尔教授的<Stock for the long run>(中文翻译叫:股市长线法宝),被看做金融历史上 ... 汉娜西格尔访谈:从符号等式到符号表象 从符号等式到符号表象 被访谈者:Hanna Segal (英国克莱因派代表) 访谈者:Jean-MichelQuinodoz(法国分析家) 象征主义的创新思想 1957年,西格尔(Segal)发表了开 ... 南昌西格尔107Z系列窗纱一体平开窗封窗图片 西格尔门窗是佛山市门窗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产品有五大系列:89平开系列窗纱一体:107平开系列窗纱一体(另外分为:107平开62扇和107B80扇两种):108Z平开窗纱一体:111平开窗纱一体:121 ... 投资大师系列:马尔基尔、西格尔、马克斯、达利欧、斯文森经典书籍整理|斯文森|西格尔|霍华德·马克斯|... [配置指数平衡]:读书(二十一)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正好把近期读的一些投资大师的经典书籍做个整理,选择了马尔基尔.西格尔.达利欧.马克斯.斯文森五位, 凑巧的是:这五位的经典书籍正好是每人两 ... 小鸟的理想,就是飞越囚笼,奔向自由|伊迪丝·西格尔:诗塾课(303)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美国]伊迪丝·西格尔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我将不愿囚居在 小鸟笼里, 因为那里太不自由. 我要舒展双翼 展翅高 ... 熙熙读诗:另一种话|西格尔:诗塾课(95)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 另一种话 [美国] 西格尔 我遇见一个小女孩, 她来自别的国家, 我不会说 ... 19世纪俄罗斯绘画大师 西格尔· 马克西姆 素描精品 西格尔·马克西姆·伊里奇(Сегаль, Максим Ильич 1860年-1923年之后), 1885年毕业于彼得堡皇家艺术学院(今列宾美术学院),获得艺术家头衔(相当于硕士学位).他是19世纪 ... 《维纳传:信息时代的隐秘英雄》(吉姆·西格尔曼,弗洛·康韦)【摘要 书评 试读】 六 一门科学的诞生 天才每个时代都有,但是这些天才总是处于麻木状态,直到发生异常事件,天才才会被激发并勇敢向前. --德尼·狄德罗 1940年夏,和以前很多个夏天一样,维纳在新罕布什尔州乡下农舍附近的 ... 【心理学科】心智的特征——读丹尼尔·韦格纳等《人心的本质》一书有感 [心理学科] 心智的特征 --读丹尼尔·韦格纳等<人心的本质>一书有感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丹尼尔·韦格纳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开创的"谷歌效应""白熊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