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庐与十八栋

提起武汉大学,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除了它是中国著名大学外,恐怕就是它的樱花了。每年初春,赏樱胜地名气最大的非武大莫属。实际上武大深厚的人文底蕴才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武大校内,风景宜人,名胜遍布,要说起故事来还真不少。但是因为大学校园非旅游景点,没有对外宣传,故很多人不太清楚。武汉大学校园内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非常突出的两处是半山庐和十八栋。

半山庐,又称单身教授宿舍,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北麓山腰。1932年开工,1933年竣工,建筑面积507平方米。半山庐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小巧玲珑、环境幽雅。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屋檐毫无装饰讲究,整栋小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及显质朴,与武大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浑然一体。半山庐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1933年至1937年期间,来武汉大学任教的知名单身教授即居住于此。

1937年至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珞珈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蒋介石亲任团长,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以及国民政府的政要当时在此下榻。

1938年,武汉成为全国的抗战中心,蒋介石在半山庐调度指挥全国战场,操控内迁,规划后方大西南的交通建设。那时候,幽静的半山庐人来车往,岗哨林立,灯火通宵达旦。蒋介石居住半山庐期间,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亮点。半山庐成为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总指挥部。

半山庐现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易中天题字

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校长、老师和学生都积极投入抗日宣传行动之中。1938年夏,数千武汉大学毕业班的学生、借读生和当时在珞珈山军官训练团的学员们,在大操场聆听周恩来先生的抗战演讲。周恩来先生一连讲了两个晚上,阐述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的军事思想,号召青年学生行动起来,投身抗日战争,夺取抗战的胜利。笔者祖父1938年正好毕业于武汉大学,我小的时候经常听他和我讲起他在武大的故事,我想祖父当年一定聆听过周恩来的那次演讲。

听祖父说,1938年夏的一日,他和同学们从宿舍出来,在校园内张贴、书写反日标语。正巧蒋介石先生从半山庐出来散步,见到这群抗日情绪激昂的年轻人,便与学生们交谈起来,期望大家踊跃投入到抗日洪流中去。离别前,蒋介石先生提醒这些学生们,如果毕业后报国无门,可以去重庆找侍从室的某某官员,他会给你们这些热血青年安排工作的。之后,这一群学生中只有祖父一人去了重庆寻求帮助。因此得以有比较好的发展,直至解放战争期间,祖父以民国政府经济部司级官员身份投诚新中国。因对武汉大学的深厚感情,解放后祖父重返武汉大学教书。

图中橙色路径为祖父可能与蒋介石先生相遇的地点

半山庐远眺老斋舍(1938年武大男生宿舍)

行政楼

老斋舍门口的道路(今称樱花大道)

老斋舍(1938年武大男生宿舍)

沿着半山庐边幽静的环山公路往东,前行数百米,就是著名的武大十八栋。

十八栋,是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十八栋始建于1930年11月,1931年9月完工。最初总共有8幢单栋和10幢双栋,建筑风格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别墅风格,但每一栋建筑又各有特点。后增建的3单1双4幢建筑(第1、2、3和15栋),成为22栋。抗战日本占领武汉大学期间拆除了一栋,只剩下21栋。其中15栋后来损毁坍塌,也没有修复,目前存20栋。虽然建筑数量早已不是18,但“十八栋”已然成为这一建筑群的代名词,遂成了地名。

十八栋分为上中下三层,坐落在珞珈山南麓,其中1至7栋在下方,8至14栋在中间,16至21栋在最上面。这些建筑中,有两栋楼没有编号,被默认为19号的周恩来故居,位于第18栋和20栋之间。20号毗邻的另一座楼则被认为是21号楼。

当年竣工不久的十八栋

今年入冬,笔者趁着晴朗的日子,仔细地去探访了十八栋。一踏入十八栋区域,一只灰色花纹的猫咪成了热情迎接我们的志愿者。友善好客的猫咪几乎陪着我们走完了全程。

下图是第一栋,也是所有楼群中最为别致的一栋,有点童话故事里的味道。

杨端六(原武大法学院院长)、袁昌英(原武大外文系教授、珞珈三女杰之一)夫妇等在此居住过。

第一栋向东行,曲径通幽处是第二栋(如下图)。

这里曾经住过朱祖晦(原武大统计学教授)、刘廼诚(原武大政治系主任)、陈源(原武大文学院院长)凌叔华(珞珈三女杰之一)夫妇、刘永济(原武大文学院院长)等。

第二栋墙边的一棵老藤虬劲有力,一路蜿蜒盘旋向上。风风雨雨好几十年,物是人非,它依然屹立于此,充满了生命力。

下图为第三栋。

这里曾经住过查谦(原武大理学院院长)和桂质廷(原武大理学院院长)等。

下图为第四栋。

范寿康(原武大哲学系教授)、陶因(原武大教务长、经济系主任)、钟心煊(原武大生物学教授)等人在此居住过。

下图为第五栋。

这里住过郭霖(原武大机械系主任)和蒋思道(原武大法学院教授)等。

下图是第六栋。

这里住过缪恩钊(原武大土木工程系教授)、高翰(原武大教育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

下图为第七栋。

这里住过陶延桥(原武大化学系教授)、李儒勉(原武大外文系教授)等。

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教工子弟

下图中的大树,应该是民国时期所种植的,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成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即使是艳阳高照的日子,这里依然是浓阴一片,只有零星的几点阳光一不小心钻进来。

下图为第八栋。

这里住过王星拱(原武大化学系首任系主任、第二任武汉大学校长)、皮宗石(原武大社会科学院院长、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教务长)、刘正经(原武大理学院教授)等。

下图为第九栋。

这里住过查谦(原武大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余炽昌(原武大工程院院长、教务长)、席鲁思(原武大中文系五老之一)等。

下图为第十栋。

这里住过汤佩松(原武大生物学教授)、方重(原武大外文系主任)、吴于廑(原武大副校长、历史系主任)、刘秉麟(原武大法学院院长)、查谦(原武大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

下图为十一栋。

这里住过周鲠生(原武大政治系和法律系主任、第三任校长)、刘秉麟(原武大法学院院长)等。

下图为第十二栋。

这里住过徐天闵(原武大中文系五老之一)、张有桐(原武大政治学系教授)、方壮猷(原武大历史系教授)、郭沫若等。

下图为第十三栋。

这里住过叶雅各等(原武大农学院院长)。

下图为第十四栋。

这里住过邵逸周(原武大工学院院长)等。后来改为学校招待所。

第十五栋坍塌未复原,曾住过高尚荫(原武大生物学教授、副校长)等。

下图为十六栋。

这里住过皮宗石(原武大教务长兼图书馆馆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葛杨焕(原武大法学院教授)等。

下图为第十七栋。

这里住过陈华葵(原武大生物系教授)、周如松(原武大物理系教授)夫妇等。

下图为第十八栋。

这里住过武汉大学的前三任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和周鲠生。

下图为第十九栋。

这里住过汤藻真(原武大数学教授)、刘永济(原武大文学院院长、武大中文系五老之首)、周恩来等。

1938年周恩来郭沫若等在十九栋前合影

下图为第二十栋。

这里住过黄叔寅(原武大化学系主任)、高尚荫(原武大生物学教授、副校长)等。

第二十栋和第二十一栋之间,原有一栋,在日军占领武汉大学后拆毁。

下图为第二十一栋。

这里住过许崇岳(原武大物理系教授)等。

下图照片中是当年生活在十八栋的儿童,有现在著名的中科院院士、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教授;资深记者皮公亮先生;中科院院士杨弘远教授;零四年“感动中国”的防艾专家桂希恩教授以及解放前即获得博士学位的周如松女士、著名学者陈小滢女士等人。

查全性教授是查谦先生之子;皮公亮先生是皮宗石先生之子;杨弘远教授是杨端六先生之子;桂希恩教授是桂质廷先生之子;周如松女士是周鲠生先生之女、陈小滢女士是陈源先生之女。看看这文字,不得不感慨家学的渊博,传承的有序!

记得,曾经来过武汉大学的胡适先生有句名言:“大学不是大房子,而是大师。”说得真好!

半山庐与十八栋,应该说是武汉大学重要的名胜和历史记忆,这里曾是大师云集的地方,是珞珈山上智慧的渊薮。所以,当我们再提起武汉大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该是樱花,而是这些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的名胜,它不仅仅只是建筑,而是镌刻于其中的大师文化,它们是武汉大学的根和生命。

参考阅读:

美丽乡村黄麻坳 · 陶家山上

氧气之旅 · 繁花中的接天山

鸟鸣涧 · 秋天里的春天

竹里溪

择水 · 竹里溪

寻梦桃花源 · 落英山

落英山 · 春天里

落英山 · 萌发

落英山 · 味道

择蜜 · 花过蜂闲蜜满房

菖蒲露

海棠花

闲情偶寄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鉴斋微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