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中国的“犹太民族“有什么遗憾?
从贵州返汉这一天,正是世界读书日。刷手机,满屏皆是“阅读”。其中,“犹太人读书”话题,让我想起刚刚作别的西江千户苗寨,那纯朴热情、可亲可敬的苗民。
在中国,有一个民族与犹太民族的命运十分相似,那就是苗族。她的先祖蚩尤,曾经与炎帝和黄帝,带领各自部落,在中原形成鼎立之势。以当时的生产生活文明水平,在很多方面,蚩尤一部并不逊色于炎黄。比如苗医苗药,就比汉民族的李时珍早得多。苗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也比汉民族早得多。蚩尤带领的部落曾经打败过炎帝,据说就是因为当时他们的冶炼技术领先,拥有更好的兵器。
苗族无愧于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历经战乱,饱经沧桑,特别是那场载入中国史册的涿鹿大战,改变了这个民族的命运。从那时起,在数千年历史中,苗民被迫五次大迁徙,散居中国西南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其中最大的民族集居地在贵州。
可是,苗族居住最为集中的贵州地区,多数是深度贫困地区。令人欣慰的是,苗民地区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比起有些少数民族,这里人民幸福感明显提升,社会长期稳定和谐,苗民很感激中央政府。
我是在黔东南凯里参观完“苗妹非遗博物馆”时,偶然把苗族与那个世界上有名的犹太民族联系起来的。当我向当地导游小余谈出这个感受时,他立马告诉我,这正是一位澳洲学者研究的结果,这位学者说,苗族就是中国的犹太民族。
可是,苗民族却沒有产生像犹太民族那样多的世界级人杰。虽然百度说,屈原可能是苗族,沈从文是苗族,在我的印象中,歌唱家宋祖英应该是苗族,但总体上,在中国或世界文明进步中,苗族远没有犹太民族那样显著的地位与影响。
这次贵州行,大概是唯一没有进寺庙礼拜佛祖的一次。原来,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们始终信奉始祖蚩尤。一路下来,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民族的文字,我有些诧异。导游说,有关方面正在帮助苗族创造苗文,试图推广,以帮苗族发掘保存并发扬光大苗族文化。
由此得知,这个历史悠久,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的民族一直没有自已成熟的文字,她的文化和风俗,只能靠代代口口相传,还有以银为代表的载体进行传承。这个民族以银为贵、以银为美、以银为灵。央视上那个“多彩贵州”的广告上,那位美丽苗妹头上身上华贵的银饰,就是苗族的民族标志。
是否可以说,与犹太民族走过相似历史道路的苗族,如果早年也有个仓颉造字,相信会改变这个民族的命运。也许,久远以前的那场涿鹿大战,其结局将被改写,那如今栖息在西南山区的,就不会是苗民,而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或者说,如果这个民族早有文字,那场战争是不是也可能避免呢?
作为汉民族的我,当然不希望当年涿鹿大战的战争结局被颠覆,让中国远古有另外一个开端,只是想说,作为一个民族,没有文字,就没有书籍的文化积累;没有书籍阅读,就难有深层次思考,更不要说一个民族的终极思考了。
就像当下的贵州苗寨,新一轮的旅游热,固然给这里带来了经济发展,但过重的人流承载,过度的商业开发,会不会让这片净土重复被破坏被污染的故事?
不是有句名言,“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如果说,犹太民族是个正面例证,那么,历史上的苗族或许就是一个反面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