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火炉”满月记
点击上面蓝字“品茗”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这原不是今天要写的话题,更不是今天想用的标题。
我讨厌标题党,更不会做标题党。
上午,一个关于暑伏天里看书的文字码了一大半,到了午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话题,也想到了用这个标题。
上个月,我说打算来宁,有朋友说:“你去'火炉’避暑啦?”南京,还有武汉,被人们尊称为“火炉”,是我早就知道的,但没感觉,毕竟,我是这几年才有机会在暑伏天里来南京的,何况如今有电,有空调了,“何热之有”?
7月12日,到今天,恰好是一个月。七月大,八月大嘛。31天。
晨跑过后,朋友圈里发了个消息。有朋友说,“满月,那要请满月酒的哇!”
酒,是朋友的戏言;满月,是真的。
现代化的生活,真好!
不用你自己记着,都能查到过去的生活痕迹。
“ETC”的消费记录告诉我,我去年第一次来到这个曾经的火炉城市是1月21日的14点59分38秒。天哪,精确到秒的。离开老家出发的时间是12点36分40秒。
那个时候,妻已经退休近四年。
那段时间,我还在上班。只有等到放假才能过来和她们母女团聚。
那几天,新闻里已经在密集报道着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了。
那个星期,网上的口罩已经有价格一路上扬,直到有价无货了。
那天,我并不觉得另一个火炉的什么疫情会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那个“年”,那个全国人民的年夜饭——“春节晚会”已经临时增添了一个特别节目了。
疫情,一天天地紧张了起来。
这是电视新闻中看到的。
那时,我还是在职教师。手机短信不断地接到各个方面传来的通知,要求在开学前14天回家,回到学校的所在地,居家隔离。
2月14日,我告别了她们母女,告别了南京。回家。
出小区的时候,突然想到,前一年,2019年,我回家,也是这一天,2月14日。那一天,小区出口处有物业上的美女在送花给我的。这一天,门口只有物业上的小哥戴着口罩给我测量体温。
进入高速,是那天的13时12分29秒。到家里的高速出口时间是15时21分01秒。
那天,我在那条260公里的高速上,遇到的大小车辆肯定不会超过200辆。
那天,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停车特别方便。
那天,服务区几乎难见到人。
那天,下高速的时候,警察认真地查验我的相关证件时,突然看到我车子前窗处放着的进出学校的一个“牌子”,还和我调侃了一句,“这个年龄了,还没退休啊!”
那一回,我一直到了5月28日,才有机会重回南京,并在6月初与妻一同回家。
跑题了。扯远了。
收回来,说这一次到“火炉”来避暑。
半年,各种原因,整整半年没来省城,没到孩子这来了。
7月12日,上午,晨跑之后,我开车上了高速。08:23:23至10:40:00。一路顺畅。平安抵达。
来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许多的计划:办一个老年人的交通卡,办一张老年人的游园卡。这是在半年前就够资格办的。
去看一回荷花,到一个叫“西埂”的地方。这也是在来宁之前就在媒体看到了的消息。
去游一回慢城。也是早就想去的地方。退休的人,不必与在职的年轻人争时间,可以在非周末的时间去玩一回,住一夜。
去游一趟醉翁亭。不远,虽然是出省了,却只是几十公里的路程。查过若干次地图,可以一日游。
……
还有计划的。
计划内的任务,不及计划外的任务实施得有力。
核酸检测,三次,全员的。这肯定是我这个目前户口不在南京的退休人员享受的特别待遇。
全是在7月:21日、25日、29日,各一次,免费。
幸亏是在江北,无需后续的检测。要不然,我们又得让省城破费了。
在检测核酸的那些日子里,恰好有一个台风到来。
网上有人调侃,这个时候,除了台风,谁还会来啊?
我倒是想到了钱钟书的一句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是。围城。
我曾经想回去一次的。
一是第一届的一位学生有个小聚会,在中旬的周末;一是一朋友的孩子,也是我学生的婚宴。
我,还认真地和家人商量过,周末开车回去,下一周之初再过来。
突然,火炉的形势紧张起来了。出现疫情了。
我主动提出,不参加了,免得有什么不好。
那个时候,官方并没对离开省城的人有什么限制和要求。
庆幸!
我没回去。
这一个月,有台风,有奥运会。还有能看4K高清节目的电视机。
我不是体育迷。看不懂,也不认识那些可爱的运动员。
在离家之前,就曾因为俊江兄的推荐,想看一部电视剧的。在家,那个临时租住的房子里,电视是“莱卡顿”的,看得人着急;到了南京,电视是流畅的,可那剧情编得让人受不了。
看了几个纪录片。
《一级响应》,看得认真,看得难受,值得认真看。
这是记录去年武汉疫情的。
今年三月,曾有一次武汉之行。最后一天,才知道“家家”是“外婆”。
下面的这个视频,请你认真看,认真!
疫情,让各地都紧张起来了。
卡口,多了。
回家,竟突然成为一件艰难而奢侈的事了。
幸好,我会用手机,会用智能手机,会将发下来的工资从看不到的卡里,显示在看得出来的屏幕上,不愁“囊中羞涩”。
幸好,目前居住的地方不是中高风险区,除了进出小区要出示绿码并测量体温,并没有与平时的生活有不一样的地方。
幸好,这里的供应一切正常。
幸好,我会在厨房里忙着,能做自己想吃的菜。
幸好,这里40兆的网速比我家里那个200兆的网速要快得多,看纪录片不怎么卡。
在这避暑满月的前一天,有一大开心,同时是一小遗憾。
邻居、同事俊江兄的一篇“小作”——真的只能算是他的小作——在报纸上整片推出,却没能有机会去敲他一杯酒。虽说是可以秋后算帐的,那要多让俊江兄付出利息,又有些不好意思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