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斜桥总会,今日广电大厦
上海电视台共有三个门,一在威海路,一在青海路,一在南京西路。一般的说法,威海路叫“上视大楼”,南京西路叫“广电”,青海路那个门,人可以进出,车子是只出不进,一般叫“边门”。我第一次走进南京西路651号的广电大厦是1997年上海举办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当时大楼由上海有线电视台使用,是全运会广播电视中心所在地。当时我负责编辑一档由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部联合制作的全运新闻,演播区就在广电大厦七楼。那时南京西路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广电大厦也是新的,一天工作之后,到吴江路、凤阳路吃点东西,或到石门一路、大田路等淘淘CD、VCD(当时还没有DVD),都十分惬意。2001年10月8日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成立,我到广电大厦上班,至今已有19年。前两天在一个群里,有两位老师晒出几张旧照,问这是什么地方。我一看就脱口而出:这是英国人的斜桥总会。是的,我工作的广电大厦,原是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也曾是上海体工队的办公楼,这段历史,说来话长。凑巧我手头有一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李玲老师写的《铅华洗尽后的真相:近代上海外侨俱乐部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到斜桥总会的历史,其中一些图片非常珍贵。我扫描了其中一部分,和读者朋友分享,一起来看一看这座大楼从1879年至今的变迁。
1879年开业的斜桥总会会所历史场景
广电大厦这幢楼的历史,确实可以回溯到1879年(清光绪五年)。彼时有三位英国侨民英侨福布斯(F.B.Forbes)、格罗姆(F.A. Groom)和凯尔(C.D. Kerr),在今南京西路青海路处购置十一亩土地,当年4月开始建造俱乐部楼,三个月后建成开放。当时的南京西路(静安寺路)还是一片田园风光,总会西面有一条斜着通向张园的小路,并有一座小桥连接,桥名斜桥,路名斜桥街,英国佬给这条路起了个美丽的名字:Love Lane,就是今天的吴江路。因有斜桥和斜桥街,所以国人把英国人的乡村俱乐部称为“斜桥总会”,又叫“英国乡下总会”。该处最早的地址是静安寺路120号,现在是南京西路651号。斜桥总会刚建成时,吸引了90名会员参加,但因建筑较狭窄且娱乐设施没有特色,一年后有21人退出。为使总会更受欢迎,委员会一方面千方百计举办各种音乐戏剧表演,另一方面在1882年增购40亩土地,建成舞厅、羽毛球馆等,到1906年,斜桥总会会员人数达到200人。1929年,斜桥总会庆祝成立50周年,会所内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字林西报》进行详细报道,当时的主席科尔顿(W.A.Kearton)自豪地宣称:“这些场地在上海乃至远东地区都是最优秀的”。
1929年7月3日的《字林西报》
斜桥总会成立50周年的报道
1929年7月3日《字林西报》关于斜桥总会成立50周年的报道中,有四位外侨的漫画像,左起第一位是当时总会的主席科尔顿(W.A.Kearton),第二位是最老的会员Brodie A. Clarke,当时翻译成格洛克,曾经担任法租界市政委员会主席,现在的柳林路曾以他的名字命名,称格江迭路(Rue Brodie A. Clarke)。左起第三位是第二老的会员A.W.Burkill,现在叫艾尔伯特·威廉·博基尔,当时翻译成白克,曾经担任过公共租界工部局副总董和电气委员会主席,凤阳路原名白克路(Burkill Road),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最后一位,则是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总董安诺德(H.E.Arnhold)。
斜桥总会1906年时的场景
池塘应在今广电大厦后门处
1906年时的斜桥总会网球场
斜桥总会舞厅历史场景(1906年)
斜桥总会会客厅历史场景(1906年)
斜桥总会弹子房历史场景(1906年)
1928年斜桥总会建成游泳池
当时《字林西报》的报道
1928年斜桥总会北部入口
(位置相当于今广电大厦南京西路大门)
斜桥总会的历史到抗战发生转折,1943年1月19日《申报》报道:“驻华日派遣军之上海办事处已从狄思威路旧址迁入静安寺路六五一号前斜桥总会”,这里成了日军的情报机构。抗战结束,总会被美国驻军使用,称“美国斜桥俱乐部”(Country Club Office)。解放后这里曾是华东工会干部学校、上海市体委体工队,1974年上海电视台迁到这里,210米高的上海电视塔当年12月建成使用。1994年原斜桥总会建筑拆除,建成现在的广电大厦。
明信片上的斜桥总会
斜桥总会雪景
四十年代末的美国斜桥俱乐部
八十年代上海电视台
如今的广电大厦
最近我还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