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懒散散的人究竟怎样才能变得奋发图强?行为心理学是这样解释的

【音源:一思:为什么你明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20181219~1】

【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jiaoyu/360476/146088065】

最好的陪伴

很多人明明知道怎么做,却又做不到,这就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对我们的心理摧毁影响非常大。

你的不自信,你的不快乐,都跟这个有关。

导致快乐产生的多巴胺、肾上腺素是做成一件事情,获得好的结果反馈,才会分泌的。但是如果长期做不到,身体就会分泌抑郁因子,产生负面情绪。

1

你有没有这样的苦恼

你明明知道,想减肥,就要注意饮食,加强运动,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

你明明知道,想认真学习,就要努力,但仍然控制不住打游戏、开小差、抱着书意淫。

你明明知道,性格懦弱,就要坚强、要勇敢、要尝试,好不容易鼓起了十二万分的勇气,临阵打起了退堂鼓。

你明明知道,跟他(她)在一起是错的,是不可能的,但仍然抵抗不住依赖和眷恋的诱惑。一次一次自我催眠,“他是爱我的”,“还需要时间相处”,“再给一次机会”。

我们对对方的依赖,不仅仅是情感,更是习惯。不在乎还爱不爱,只是感觉一旦脱离了习惯,世界崩塌,缺少了心灵上的依靠。当然,除此之外,还包括沉默成本,舍不得。但是投入越多,错就越多,纠结就越多,伤害就越多。

你明明知道,想理财,就要学会储蓄,但仍然花钱无度,月月光。太远了打个车,吃饭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的。

人生是需要享受,但是不能乱花钱,在不是很富裕的时候,就要省着点用,做一些必要的储蓄。

你明明知道,想增进社交,就要与人好好相处,但仍然控制不住情绪,与人发脾气、吵架、打架。

在每一个你明知道后还要去做,在每一个你明知道后去错,在你明知道应该怎么做,还一头扎进去,最终得到的一定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为什么越来越没有行动力?为什么越来越没信心?为什么越来越让人看不起?

想改变,想努力,想上进,鸡汤过后,热血过后,却是一地鸡毛,继续沉沦,继续丧。

再一次挑战,试都不敢试。总是觉得自己不行。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那么害怕?

因为自信心被摧毁了,一次又一次的放弃,让自己绝望。你失去了挑战的兴奋,失去了挑战的欲望。

是什么让我们原地徘徊?

是什么让我们毫无长进?

2

行为驱使力

为什么很难改变,什么驱使我们去做这些事?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词:人的行为驱动力。

这些事是谁做的?是不是自己?这些是你自己做的,但是又不喜欢。行为是通过大脑来指挥的,但是大脑又不喜欢。按理来说,不喜欢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但是我们却偏偏要去做,这不是有病么?

怎么回事呢?

行为心理学里有一个巴普洛夫条件作用,是生物奖励机制的基础。行为的产生,来源于生物行为能力的刺激。

刚生下来的你,世界里是没有冰淇淋,但为什么后来会喜欢呢?

当你看见别人在吃冰淇淋,他津津有味的样子便对你产生了投射作用,对你形成一种正向的激励,你就会说你要吃。

当你第一次吃了之后,“哇——”,你就产生了生物记忆,这是甜的,你很喜欢。接下来,第二次,第三次……你都想要,不给你就会哭、会闹。这就形成了生物奖励机制的习惯。

人对于事务思维的理解,是通过生物行为的刺激来获得的。喜欢甜的这个习惯一定是后天行为加强了驱动力。

你看到别人吃得津津有味,单靠思维,告诉你冰淇淋不好吃,你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盯着别人的冰淇淋看。

单纯依靠思维,并不具备行为驱动力。你想改变,却根本无法做出改变。

什么情况下你会对冰淇淋不感兴趣呢?

不喜欢么?不是。如果吃完一次就再也不吃,那才是不喜欢。

所有人都能接受甜,但为什么会有人后来不喜欢甜了呢?

心理作用。吃冰淇淋挨过打,所以就不喜欢了,有没有?

人的行为驱动力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包括心理投射效应,生物奖励机制,巴普洛夫条件作用,习惯、性格、价值观等等综合机制的作用。

要让自己的行为驱动变成简单的机器,不是加个马达直接前进那么简单,需要在每个链条上去解决问题。

行为驱动里,包含了这么多思维机制,最重要的习惯。生物奖励机制也是巴普洛夫条件形成的就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

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根本原因是,根本就没做。根本没有做的意思是,没有把它作为行为习惯、行为标准来做。

有人说,我有啊,我做了啊,只是没有坚持而已,不能说我没做。也有人说,我想做,我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有人说我每天都有做,但是做了结果不好。还有人,我因为……我因为……我因为……很多原因。

冷静下来,扪心自问,你,做了没?不问理由,不问原因,做了没?

没有!

行为驱动力的过程一定是思维习惯的养成。明知道做不了,真正的困境是思维没条理,行动没目的。

思维没条理,行动里就弱,无所事事,这是懒的根本。一旦思维清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不懒了。

回家不想动是不是?那就做一个小实验,一边想一边写,衣服应该放在哪,书本怎么放,具体位置要规划好,不过半个小时,你就会要行动。

3

行为习惯的建立

天天喊“我要努力”, “我要改变”是没用的。行为习惯是具体的动作,从微习惯建立开始。

拿起书,看到第几页,关上就忘了看到哪里了。那就放一个书签,看完书就放回书柜原处。挤牙膏,从底部开始挤。

越来越多的微习惯的建立,聚集到一起,就形成大习惯,最后形成行为驱动力的改变。

1、行动时,开始就想象奖励,想象这个房间收拾完之后多漂亮,干净的白衬衣。

2、不要在意坏习惯的建立。做的时候会有坏习惯,做着、做着觉得太难了,没意思,没结果,不要管,不要停,继续做,这些坏习惯就会消失。

3、用新的舒适来替代难受。比如想偷懒,一干就觉得累,看看收拾好的这一块,好看,好舒适,好干净。

4、行动上要给自己明确的点。花多少时间,做多少,做到什么地步。

明确的点才能建立生物奖励机制。没有明确的点,那做到了没有,做好了没有,你就不清楚,光付出努力,但得到的奖励和回报机制不够。即便你真的做得好,也要有一个参数值。

行为来源于习惯,包含性格、脾气、教育背景……发现一个人行为轨迹可寻,都是说的习惯。

除了行为习惯,还有思维习惯的建立,如何想问题,通过什么方式思考,切入角度是什么?做事最重要的一点,思维方式是根据行为方式调整的。

比如给你一个目标,前方100m有个灯塔,你能不能走到?

蒙上你的眼睛,还能不能?

当你没有明确目标时,你根本就没有行动力。好好学习,加油努力,这些不是明确的目标,是口号,是意淫。考多少分,拿多少工资,这才是目标。

有思维、有目标,找到明确的定位,才能思考中间逻辑点的建立,抓住事情的关键点,准确地沟通表达,才能实现与人的交流。

人的行为驱动力,思维驱动力,都是行为习惯的建立。为什么困在中间走不出来,因为没有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没有条理,行为没有目的。

改变不是喊口号,是要靠思维引导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习惯。

《立体思维法》教你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建立思维方式,这是能力课程。

《结构化社交》教你礼仪教养,沟通情商和为人处事,这是社交课程。

《恋爱心态》教你突破心魔,获取异性的青睐。

职场课程,如何应对工作,提升能力和人际关系。

我们的课程都是以行为驱动力为关键的实际训练的课程,欢迎大家报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