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

海明威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002年,古巴的一位老人在家中去世,享年104岁,世界各地许多大的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他就是《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原型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富恩特斯在捕鱼时,遭遇了一场风暴,他却因此搭救了遇险的海明威,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人与海》便是根据富恩特斯的亲身经历写成的。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古巴的老渔夫,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鱼,在85天的时候,他决定出海钓条大鱼。结果,遇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长的马林鱼。老人与这条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终于将它制服。然而,在归来的途中却遇上了鲨鱼。为了护住大鱼不被鲨鱼吃掉,老人又开始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但是,等老人战胜鲨鱼归来后,那条马林鱼,只剩下一副被鲨鱼吃剩下的鱼骨架。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海明威离世造成的震惊早已消失,关于“老人与海”的大讨论似乎也渐渐平息。有人说,海明威式的硬汉早就过时了。在这个主张性别平权的时代,不应再用这种“硬汉精神”去要求和标榜男性,女子可以很强势,男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柔弱。

人性杂糅,我们只能从一次次的阅读中,试图多看到一点那“深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山”。《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英雄梦。

生命:可以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莫泊桑曾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或许会脆弱到一句话就能引得泪流满面,也或许会在黎明来临之前,一个人咬牙走了很长的路。

在《老人与海》中,为了捕到这条大鱼,老人圣地亚哥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在忍受孤独的同时,还要忍受被鱼线勒出血痕的痛,以及多日食不果腹的痛苦。在茫茫大海上,他无依无靠,一定要捕到这条鱼,是他作为一个渔夫,赖以为生的使命。纵然,他已不再如往日那般强壮,但他仍要去抗争。

这是他与那条大鱼的搏斗,更是他对自己不再年少,只余一副枯老皮囊时、却不愿服输、与生命赛跑的搏斗。

古往今来,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从不乏像老人这般,拼了命也要去坚持、去抗争的风流人物。因为人,天生就被赋予一种惊人的耐力,在那里,有着科学无法解释、人们无法想象的极限。

即便生命如此沉重,徐福贵也从来想过要放弃生的意念,生存下去,与命运斗争,这样粗粝的画面并不柔软而美好,但这才是生命最真实的体现。一如《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即便在一场搏斗后仍一无所有,但“一个人可以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很多分析《老人与海》的文章中,往往总是会把笔墨着重在“硬汉”的形象上,然而这个像英雄一样的“硬汉”背后,却是孤独。

圣地亚哥,是一个在海边以捕鱼为生的老人。他无依无靠,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一个偶尔来跟他聊天的小男孩。在渺无边际的大海上,在所有漫长的捕鱼过程中,他总是一个人。在大海上漂流的鲁滨逊还有“星期五”来陪伴他,然而圣地亚哥,却只能一个人面对大海,面对各种在捕鱼时遇到的艰难险阻。

所以,他总是自言自语。他对着海说话,他对着海鸟交谈,他和与他抗争大鱼聊天——“鱼啊,我真的很爱你,非常得尊敬你。“我发誓跟你奉陪到底,至死方休”。

人生在世,本就孤独。然而对于年老的人来说,这种离群索居带来的孤独感更加明显。就像圣地亚哥,年轻时,他力大无比,掰手腕能夺得冠军,并且多次捕获比船还长的大鱼。

那时妻子还在,两人相互陪伴,彼此相爱。但在晚年,力量消减、身形衰弱、孑然一身时,陪伴他的,只有汪洋大海,和无数个孤独的日子。

时隔多年,重读《老人与海》,所看的不再单是老人如何勇敢地与大鱼、鲨鱼搏斗,而是洗尽铅华后,对生命更深的感悟。那是老人圣地亚哥对生命的沉淀,更是所有人在历经岁月变迁后,对孤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

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孤独?诚如马尔克斯所言:安然度过生命的秘诀,就是和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接受孤独,并勇敢面对孤独。圣地亚哥没有选择百无聊赖地度过余生,他选择与海上的所有艰险奉陪到底,即使年老,他也仍想做一头勇猛的狮子,英雄永远是英雄,从未被打败。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林清玄散文集》——沁入文字中的高雅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

《百年孤独》:孤独的存在,是提醒我们珍惜眼前

柴静:十年《看见》,人强大了才能变软!

绿子,戳你一筷子痛不痛?

寒武幽兰

充盈着文学理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