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夜输掉100套房子,晚年饿死在家门口
盛恩颐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这话虽不尽然,但也蕴含着一番道理,自古以来,原始财富的积累都是靠劳动打拼所获,不劳而获的财富很难守住。
如今的“富二代”们,虽然依旧是奢华无度,纸醉金迷,但大多都接受过严苛的教育,除了在世界名校镀金外,事业上也多有自己的作为。
然而在民国时期,富豪之家却不一定有这般未雨绸缪的眼光,尤其当家族继承人只有唯一的人选时,宠溺往往代替了教育。
在当时,有一位顶级“富二代”,不仅因赌博一夜间输掉了100套房产,晚年更是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他就是民国第一败家子盛恩颐。
盛恩颐与妻子孙用慧
说起盛恩颐,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到他的父亲盛宣怀,相信熟悉近代史的人都会知道,他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清朝末年,工业发展迅速,诞生了中国两大超级富商,一位是有着“红顶商人”之称是胡雪岩,另一位则是“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
这两大家族几乎把控了整个国家的财富命脉,然而竞争无处不在,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最终挤垮胡雪岩,成为了“官办商人”。
此后,一家独大的盛宣怀在清末已无对手,经商之路一帆风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家族财富,更是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李鸿章
毫不夸张地说,彼时的盛宣怀就是清末时期的中国首富,鼎盛时期的盛家,光佣人就达200人之多,生活之奢华令人咋舌。
不仅如此,包括张学良的岳母吕葆贞,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都曾在盛家做过帮工,让人不得不惊叹这是一个多么卓越的名门望族。
1892年,盛恩颐就出生于这个超级豪门,可以说是天生攥着一把金钥匙,就连盛恩颐的名字,也是慈禧太后御赐,可见盛家地位之显赫。
按说,这样的超级家族应该人丁兴旺,但是在“传宗接代”方面,盛家却并不像事业上一般左右逢源,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慈禧太后
盛宣怀一生娶过三位夫人,原配夫人为其生下三儿三女,但是三个儿子都在幼时夭折;二夫人在生下一个女儿后,便撒手人寰。
只有三夫人庄氏,为盛家生下两儿一女,虽有一子也因病夭折,但是另一个儿子却平安长大,这个唯一活下来的独子,就是盛恩颐。
不难想象,对于盛家这唯一的男丁继承人,必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以至于盛恩颐自小就不知“钱”为何物,只要他想要,家里都会满足。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的苏州留园,就是盛宣怀留给盛恩颐的私人宅院,可见当时对于这个儿子,盛宣怀是多么喜爱。
盛宣怀
在商海打拼多年的盛宣怀怎会不知“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道理,对于这个日后接管盛家商业帝国的继承人,他更是悉心培养。
民国初年,为了让盛恩颐得到最好的教育,开拓眼界,盛宣怀将他安排到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所名校读书。
不得不说,在当时社会混乱、战乱不止的局面下,盛宣怀还是很有眼光的,虽不知国家的未来如何,但学习西方知识总比私塾要实用得多。
然而,这世上的事,却未必事事都能遂了心意。
虽然在国内,盛恩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是来到国外后,一切都变得新鲜有趣,从小被宠溺惯了的他,此时怎会甘愿塌下心来读书?
盛宣怀
令盛宣怀始料不及的是,儿子在国外不仅没有将书读好,还染上了很多坏习气,吃喝玩乐不说,更是学会了赌博,俨然一副败家子的模样。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盛恩颐的不学无术、恣意享乐,莫不是盛家一手培养出来的,古人说“德才兼备”,总是将“德”放在“才”之前。
然而,在德育方面,作为父亲的盛宣怀却从未对这唯一的儿子下过“狠心”,生怕委屈了盛家的这根“独苗”。
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性,即便满腹经纶,也终会被其所害,况且盛恩颐根本就不想读书。
在他看来,人生有限,财富却永远也花不完,又怎会将时间“浪费”在读书上呢?所以,日后发生的事,也只能是盛家咎由自取。
盛宣怀
1916年,盛宣怀在上海病逝,按照其生前遗嘱,将一半财富作为慈善基金回馈社会,另一半则留给家人。
也许有人认为减半的财产似乎没有多少,实则不然,留在盛家的财产依旧是富可敌国,况且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公司,都在盛家人手上。
虽然彼时,掌管盛家的是三夫人庄氏,但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又是盛家独子,盛恩颐无疑是这份家产的最终受益者。
对于即将接替自己管理庞大商业帝国的盛恩颐,父亲盛宣怀在临终前将他叫到身边,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将家业传承发扬,切不可败光家财。
盛家上海旧宅
知子莫若父,躺在病床上的盛宣怀又怎会不知盛恩颐根本不足以撑起这份家业,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儿子未来能够发愤图强。
对儿子教育的忽视,盛宣怀有没有后悔过,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若知道盛恩颐未来的所作所为,想必一定会心如刀割。
盛宣怀去世后,年仅24岁的盛恩颐接掌了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这是一家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组成的超级联合商业体。
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盛恩颐本应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刚刚上任的他却忙于流连风月场所,对公司的事完全不放在心上。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
尽管在母亲庄夫人的严词喝令下,盛恩颐开始处理公司事务,但他并非老实坐在办公室里,而是躺在烟榻上,边抽大烟边看文件。
对他来说,批阅文件是应付母亲的督促,享受奢华自在的人生才是他应该过的生活,在奢靡无度这一点上,盛恩颐在上海是出了名的。
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盛恩颐购买了当时上海第一辆奔驰汽车,后来还是觉得过于低调,又将汽车全身镀上一层纯银。
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盛恩颐特意将车牌号定为“4444”,这样所有看到车牌号的人都会知道,是盛家四爷来了。
此外,作为盛家独子,虽然父亲生前已为盛恩颐定了亲,并迎娶了北洋政府总理孙宝琦的千金,但他却不以为然,又在外养了多房姨太太。
孙宝琦
而他对每个姨太太出手也很阔绰,除了每人配一套花园洋房和进口轿车外,司机、厨师、佣人更是应有尽有。
由于盛恩颐每晚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白天常常要睡到日上三竿才会起床。
当时,刚刚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宋子文,经人介绍成为了盛恩颐的英文秘书,有时为了找盛恩颐签署文件,他不得不在盛家一等就是半天。
对于盛恩颐奢靡无度的生活,很多人坚持以批判的角度去审视这样一个“败家子”,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盛恩颐的做法无可厚非。
宋子文
诚然,这世上并非只有一种价值观,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不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自己的财富自己挥霍,他又没有影响到别人,快乐就好。
是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生活态度一定是对的,这世上的事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从小被众星捧月、奢靡惯了的盛恩颐,他的快乐,似乎来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对于物质上“见多识广”的他,越来越难以通过物质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不得不承认,他的每一次快乐都很难再被超越。
于是,他开始寻找更刺激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快乐的需求,那便是赌博,要知道赌博并非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而是无止境的“感官刺激”。
上海民国时期的赌场
在盛恩颐眼中,自己生在盛家,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完全是自己应得的,而赌博这种事,亦是全凭“运气”,定要赢得个“盆满钵满”。
相较于在赌场的“大手笔”,盛恩颐在物质上的奢华都是小巫见大巫,这种盲目自信的“冒险”方式,成为了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如果说物质上的开销对盛家来说不曾伤筋动骨的话,那么赌博则正式拉开了盛家没落的序幕。
据赌场上的朋友回忆:“盛恩颐白天睡觉,每天要睡到下午四五点才会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点当天的赌资,然后直奔赌场。”
盛恩颐
在当时,赌场的赌注一般都是现钱交换,可是盛恩颐家中的现金并不多,所以常常派人先去银行取钱,可等他起床时,银行基本都下班了。
不得不说,盛恩颐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只是没有用到对的地方,看到银行取不出钱,他竟想出了一个“迂回战术”。
在当时,当铺的行当基本是24小时营业,盛恩颐便派人拿着家中的古董,先去当铺换成钱,转天待银行开业后,再取钱将古董赎回来。
要知道,这一当一赎之间,当铺往往会赚取不菲的差价,但是盛恩颐又怎么会在乎这点钱。
因家中的古董堆积如山,盛恩颐从不在意当金的多少,一件不够当就多拿几件,反正转天都会再赎回来,简直把当铺当做了自己的“银行”。
上海民国时期的当铺
对一个赌徒来说,如果没有现实的打击,是不能指望他改邪归正的,反而会越赌越大,以此来满足自己日渐贪婪的心。
于盛恩颐来说,就更是如此,输钱并不会带给他痛苦,但是赢钱却能带给他快乐,而且赢得越多,快乐越大。
如果说这世上有最难以打破的纪录,那一定是在赌场上,然而在盛恩颐眼中,只要有人愿意下注,就没有他不敢接地盘。
于是,上海滩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赌局就此上演。
自古以来,中国就从不缺少富豪之家,而富豪之家也从不缺少“败家子”,盛恩颐遇到的对手,就是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
卢永祥
在一次狐朋狗友的聚会中,盛恩颐与卢小嘉偶遇,双方都是有名的富家子弟,请客的手笔更是一个比一个大。
在上海,盛恩颐怎么允许有人的手笔比自己还要大,那样莫不是在朋友中丢了面子。
所以,卢小嘉开一瓶洋酒,盛恩颐就要开十瓶,卢小嘉给舞女一千元小费,盛恩颐就要给一万元。
作为军阀的儿子,卢小嘉自然是不甘示弱,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不服谁,卢小嘉更是嘲笑盛恩颐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花钱的草包。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也都是事实,盛恩颐可不就是这样一个“草包”,可他又怎能咽下这口气,双方的争执越来越大。
卢小嘉
最后,卢小嘉提议,有本事就赌一把大的,如果不敢赌,就算是输了,对于这种挑衅,盛恩颐又怎会示弱,相反,他也正有此意。
为了彰显气魄,两个人将大把的家业都放到了赌桌上,与普通的赌资不同,他们令赌场老板拿出两份地图,二人圈地而赌,场面令人咋舌。
卢小嘉将江浙一带大片良田房产圈在一起,盛恩颐更是将位于上海北京路、黄河路一带的一百多套洋房圈作赌注。
这样的赌注于一般人而言,别说有没有胆量,恐怕是连想都想不到的。
世人都说赌博会倾家荡产,就是这个道理,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赌徒会将什么放在赌桌上,即使家财万贯,挥霍掉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卢小嘉
十赌九输并不是一句空话,盛恩颐一举输掉了这100多套繁华地段的房产,再荒唐的人也知道这些房产的价值。
转天,回过神的盛恩颐虽然后悔不已,但已不能反悔,愿赌服输,若不将这些房产过户给对方,日后还怎么在上海滩立足?
就这样,盛恩颐只得咽下这口“窝囊气”,然而输得越多,他就越想赢回来,此时的他,全然不知公司的状况已经每况愈下。
可以想象,按照盛恩颐这样的“作”法,再多家产也会很快挥霍一空,抗战爆发后,工厂关门,物价飞涨,而盛恩颐只关注赌桌上的输赢。
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
于是,在抗战结束之前,盛家的产业已经几乎被盛恩颐“败”得所剩无几,曾经如众星捧月般的狐朋狗友,也都不见了踪迹。
没有了赌资和存款,他只得依靠变卖家中古董,勉强维持生活,曾经的全国首富、上海最大的资本家族,如今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唏嘘。
解放后,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私有房产要缴纳高额的地价税,而就连手中仅剩的几套房产,盛恩颐都交不起税费,不得不抵价卖给了国家。
若不是因苏州留园中设有盛家的祠堂,政府暂时没有收走的话,盛恩颐恐怕就要流落街头了。
民国时期的苏州留园
后来,盛恩颐终于不再踏进赌场,并不是因为他浪子回头,而是囊中羞涩,再也拿不出一分钱了。
妻子早已离他而去,朋友更是视他为瘟神一般,不,这样的说法也许并不严谨,他又何曾有过真正的朋友。
如果说还有人愿意与他交往,恐怕也就只有李鸿章的孙子李厚甫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厚甫也是一个出了名的没落的败家子。
有一天,盛恩颐与李厚甫在街上闲逛,走到公园门口,想进去坐坐,而两个人身上的钱加在一起,却连一张门票都买不起。
谁能想到,曾经的政坛大鳄与全国首富的后代,如今竟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云泥之别的背后,仅仅是几十年的光景。
李鸿章
1958年,一不会劳作,二没有金钱的盛恩颐,竟饿死在了留园的门房中,终是以悲惨的结局走完了自己66年的荒唐人生。
或许在离世前,盛恩颐对自己的一生有过反思,抑或是没有,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时光迟暮,到头来,除了悲凉,究竟是什么也没有留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各有志,我们不想在此说教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但至少应该让后人看到这些前车之鉴,以便思考自己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