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压全唐:除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五位诗人作品同样流芳百世

2021-10-23 20:14

来源: 高考学习网

唐朝时期的中国,不仅经济上富庶繁华,而且在文化领域也及其繁荣,而作为唐朝代表的诗歌更是因此发展到了封建时期的巅峰,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朝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在唐朝289年里,有名气的诗人数量就高达2300多位,创作出的诗歌就超5万多首,这已经是西周到南北朝1600多年遗留诗歌总数的两到三倍!

在如此海量的诗人和诗歌中,要想脱颖而出并青史留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仍有寥寥数位诗人,虽然一生都默默无闻,却能以一首诗流芳百世,其中最典型的诗人就是张若虚,而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更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事实上,除了张若虚外,唐朝还有五位孤篇诗人,他们虽然一生默默无名,却仍有一诗流芳百世。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关于这首诗,还有一则让人痛心疾首的故事。

当年少的刘希夷写出这首《代悲白头翁》后,满怀欣喜地将其拿给其舅父宋之问品鉴后,没曾想却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要知道唐朝是诗人的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一首诗不能解决的,包括仕途。

为了帮助自己顺利踏入仕途,宋之问对这首《代悲白头翁》起了贪意,他想要将其占为己有,结果刘希夷没有答应。宋之问一怒之下,竟对自己的外甥起了杀意。

就这样,刘希夷被五花大绑,被沙土填塞口鼻,还被装满黄沙的麻袋压住胸口,无奈且不甘地死去。

人悄无声息地死去了,可他的这首《代悲白头翁》却流芳百世,而他的舅父宋之问也因其卑劣的人格,被玄宗皇帝下令诛杀,丢了性命!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常年来往于吴楚之间,为江南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吴中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最著名的一首。

生性不温不火,王湾并没有刻意追求着什么,他自进士及第后,平静坦然地在自己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守护一方平安。他虽不是王维那样的天才,但是他走得很踏实,一切水到渠成后,写出了《次北固山下》。

接着,此诗传遍大唐,当时的宰相张说还将这首诗悬挂在政事堂上,成为文人学士学习的典范。同时诗中表达的那种壮阔景象更影响了盛唐诗坛,因此唐末诗人郑谷曾这样感叹:“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据两唐书本传,王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即便是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这样豪放不羁的性格,注定了王翰仕途的不得意。虽然仕途不顺,但王翰在诗歌上却颇有造诣。

他的诗歌奔放华丽,为人所爱,当时杜华学土的母亲崔氏更是这样说:“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由此可见王翰当时的才名,可惜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却不传。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博览有识,在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后来回归故乡。唐代宗时期,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就此弃笔从戎。在任期间,张继清廉正直,后来病逝于任上。

张继的诗,不但有道者风范,而且颇具禅意,同时张继虽为官僚,但却并没有任何官僚习气,他不逢迎权贵,因此“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在唐代诗人中,张继称不上大家,但也算不上名家,如果不是因为《枫桥夜泊》的流传,可能我们至今也不会记住他的名字。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生卒不详,身世无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这首诗就如同晴空惊雷,在盛唐的天地间乍响。这首五绝诗虽然短小,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惊艳的评价,神圣工巧。

人虽无名,但诗却流芳百世,其中蕴含的诗的精神和气魄,更是对后世的文化影响深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