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AAOS骨科术后康复指南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发病分布呈双峰趋势:男性,以青年为主,常因如机动车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女性,以老年为主,常因平地跌伤等高或低能量损伤所致。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每年 195.2 人 /10 万。患者可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腕部畸形,甚至导致正中神经失用症(伤后麻木感逐渐缓解或消失)或急性腕管综合征(伤后麻痹加重和剧烈疼痛)等。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恢复到基本功能状态。

手术治疗

掌侧钢板固定

在准备和悬垂手臂后,肢体驱血,充气加压止血带。取掌侧切口,沿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 radialis,FCR)方向纵向切开皮肤,对皮下出血进行电凝止血。打开 FCR 腱鞘膜,注意避开鞘内正中神经的掌侧皮支。分开鞘膜,经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FPL)桡侧进入。显露旋前方肌并向桡侧远端牵开。为了便于纵向复位和桡侧倾斜,将肱桡肌腱纤维从桡骨茎突上做必要的剥离。手法复位骨折,再将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掌侧接近关节面处。我们倾向于第 1 枚螺钉经靠近骨折的椭圆形螺钉孔,固定钢板。椭圆形螺钉孔可轴向滑动,便于调整钢板的位置。克氏针通过位于钢板远端的针孔,临时固定。通过透视检查骨折的复位和钢板的位置情况。必要时,重新复位骨折,通过第 2 和第 3 枚螺钉将钢板固定于桡骨骨干。对于所有干骺端骨折,我们都采用单皮质螺钉固定干骺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伸肌腱断裂的可能性。除非背侧骨折伴有腕关节半脱位,否则所有其他的背侧骨片都不需特别处理。在固定后,我们再次检查桡骨远端骨折的对位对线和远端桡尺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的稳定性,并评估前臂旋前、旋后功能,以及腕部的屈伸活动情况。若有骨擦音,则提示可能有固定物侵入关节内。最后再透视,检查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物的位置情况。在关闭皮肤之前取下止血带以确认止血。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常规进行腕关节掌侧短臂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切口(A)、显露骨折(B)、钢板固定(C)

背侧钢板固定

在准备和悬垂手臂后,肢体驱血,充气加压止血带。取腕关节背侧做纵向切口,切开皮肤至伸肌支持带。折行切开伸肌支持带,以便能够暴露背侧钢板。找到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EPL)腱并向桡侧牵开。将(第 2 和第 4隔间)指伸肌鞘从桡骨远端骨面及关节囊上剥离并牵开。在桡骨远端横向切开腕关节囊,可显露舟骨和月骨软骨面及其关节囊附着。纵向切开关节囊,可将关节囊从腕骨上剥离,以便在需要时给予更多的暴露。检查舟骨和月骨有无相应的软骨损伤及舟月韧带损伤。直接显露关节内骨折,直视下复位。将分离或台阶样移位的骨折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在直视及透视下,检测骨折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在桡骨远端背侧,跨越骨折线放置钢板。通常,第 1 枚螺钉穿过靠近骨折的椭圆形钉孔,将钢板固定在骨干上。调整钢板的位置,避免骨折碎片进入远端桡尺关节。在远折端骨片内置入螺钉固定,以及在近折端置入双皮质螺钉固定。最后,在直视及透视下,再次检查骨折的对位对线、前臂和腕部的活动性、远端桡尺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内固定物的位置(有无过度的突出)情况。修复伸肌支持带,使拇长伸肌腱回复到皮下组织。在关闭皮肤之前取下止血带以确认止血。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常规进行腕关节掌侧短臂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背侧入路切口(A)、关节内骨折复位后钢板固定(B)

术后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后的康复可以分为 3 个功能性阶段:保护阶段(0~5 周)、动员阶段(6~8 周)和负重阶段(9~12 周)。

闭合复位术和石膏固定 : 非手术治疗

保护阶段

● 根据骨折的粉碎程度和骨质的情况,石膏固定4~8 周。

● 检查石膏的松紧合适度和其他相关症状(如桡神经浅支或正中神经激惹征)。

● 评估残疾和修订计划,调节上肢固定和限制负重,确保患者能够从事日常生活活动。

● 消肿止痛治疗。

● 手指的主动活动或肌腱滑动,所有靠近前臂的上肢关节的 AROM。

动员阶段

● 有必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督促治疗,疼痛、肌力减弱及固定都会妨碍患肢的日常功能。通常从动员阶段开始,需每周进行跟踪,随访 6~8 周,此过程需重视家庭康复训练。

● 开始腕关节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 ROM 训练。

● 若 ROM 恢复不完全时,治疗师应根据对齐情况进行干预,予以补偿训练等。

外固定和经皮针固定术闭合复位

保护阶段

● 遵从上述的非手术治疗的要点。

● 针道护理培训。

● 评估固定针道感染的症状或体征。

● 采用夹板或支具保护腕关节,直到支架或固定针被拆除。

● 在对骨折部进行加压保护下,主动辅助旋转前臂。

● 强调早期的手指主动和被动 ROM 训练。

● 进行握拳或拇指对掌、屈曲、内收和外展多种复合活动,防止屈肌腱、拇长伸肌或指长伸肌腱僵硬挛缩。

握拳(A)、拇指内收(B)、拇指外展(C)、主动屈曲(D)

动员和负重阶段

● 6 周后,拆除固定针或支架,腕关节进行初步的 AROM 和轻柔的 PROM 训练。

● 在每个康复环节中,针对瘢痕按摩应该先于AROM /PROM 训练,并且细化到家庭康复训练中去。

● 调整松紧度,一般第 8 周后逐步松开腕关节支具。

● 腕部静态渐进性矫形器对于腕部僵硬,恢复腕部 PROM 十分必要。

● 8 周后,骨折完全愈合或基本愈合时,进行更进一步的腕关节被动 ROM 训练。通常也可以开始进行渐进性阻抗训练(progressive resistive exercises,PREs)。家庭康复训练应包括被动牵伸和 PREs。

● 通常情况下,10~12 周后不再限制活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采用掌侧或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良好的非粉碎性骨折,可以早期进行功能训练。是否开始早期功能训练取决于骨折固定程度、有无伴随损伤或影响骨折愈合的内科疾病,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训练患者的功能恢复进展更快,从而可以较早地结束康复训练。除了闭合复位非手术治疗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外,ORIF 后的早期功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保护阶段(0~4 周)

● 在不训练时,佩戴环形护腕支具。通常在 4~6 周拆除。

环臂型静态固定的腕部支具。A. 背侧面;B. 掌侧面

● 术后 3~5 天,主动进行手腕、前臂活动训练。

● 术后 3~5 天,早期开始腕关节屈伸使 FPL 和手指屈肌腱滑动,以防止肌腱粘连。

● 拆线后,瘢痕管理包括对瘢痕进行按摩,以软化瘢痕组织,减少皮肤与肌腱的粘连。

沿拇长屈肌按摩瘢痕

● 硅凝胶瘢痕贴适用于切口瘢痕表面,使瘢痕柔软,促进美容。

● 轻柔的被动活动。

辅助下轻柔地被动腕关节背伸(A)和屈曲(B)

● 在被动活动时,轻柔地牵引桡腕关节,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提高患者的反应度。在对桡骨远端骨折部进行加压保护下,主动辅助旋转前臂,以免增加固定物的应力。

● 术后 2~4 周为早期肌力训练阶段。握力应限制在 3~5 磅(1.4~2.3kg),以免应力过度集中在愈合中的骨折部位。可以使用低弹力海绵治疗绑带。

动员阶段(4~8 周)

● 湿性热敷 / 浸泡,促进消肿。

● 确保 DRUJ 不参与的同时,积极利用毛巾和锤子辅助进行前臂伸展活动。

锤子辅助下加强前臂旋转活动

● 继续主动活动和轻柔的被动活动,屈曲或伸展和桡偏或尺偏腕关节。

● 强调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活动,而不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鼓励患者进行以下活动:在伸展腕关节时屈指握拳,以及屈曲腕关节时完全伸直手指,从而促进形成有效的日常协作活动模式。

腕关节主动屈曲伸展活动,以避免非典型的活动模式。A. 屈指伸腕;B. 伸指屈腕

● 有愈合迹象时,实施中等阻力和等张活动训练。进一步加强的等张活动训练在术后 4 周内就可以开始,持续 6~8 周。

负重阶段(6~12 周)

● 在 6~8 周,恢复到能负重的 ADLs。

● 根据耐受力增加提举力。通常肌力和功能都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

● 通常情况下,10~12 周后不再限制活动。

● 准备结束正式的治疗(如注重家庭康复训练和症状管理的独立性)。

参考书籍:
王雪强,王于领. AAOS骨科术后康复[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11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恒仁路188号
电话:021-65507552   1820187720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