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都是啥?
中国人都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是你知道另外两个是啥???
其实这里面有不少冷知识,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不孝有三”是谁说的?
是孟子说的。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来,孟子说这话是有原因的,是解释舜这样的圣明之人为什么会违背礼法,娶老婆时不禀告父母——这个说来话长:舜从小命运不好,父亲瞽叟、继母还有继弟“象”都对他赶尽杀绝,甚至想趁凿井时落井下石砸死他。。。生于逆境的舜顽强又仁德,得到尧的赏识,禅位给他,并将女儿许配给他。但舜在娶妻这件事上,没有提前告知父母。后人对此质疑,于是孟子解释说:
就他那个不着调的父母,都恨不得弄死他,若提前禀告还能让他娶吗?但不娶妻就会“无后”,舜的不告而娶,正是为了成全大孝道而应有的变通——这才是儒家早期尚未沦陷成愚忠愚孝时的本来样子!(敲黑板!希望你耐住性子继续听好另两条“不孝”,可能颠覆你对儒家迂腐的偏见哟!
)
二.“不孝有三”都是啥?
有人把“不孝有三”直接归于孔孟,这是不大对的。首先说古文中的“三”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不一样,好多时候是虚指,极言其多,不一定是3,而是很多的意思。孟子的原意就是说“不孝的表现有很多”,否则绝不会只说有三,不提一二。但是,汉代赵歧所做的《十三经疏》,依据对《四书五经》中孔、孟、曾子等人的系列对白,对孟子的话进行了注释,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也就是今天“不孝有三”终于真正凑成“三”的落锤之音。
三.“不孝有三”的解读
赵歧列举的“三不孝”,虽不是孔、孟直接说的,但很贴合他们的想法,《四书五经》中都有相应的故事来支撑。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意思是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一味顺从,使他们陷于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最佳例证是曾子。曾参因为种瓜误锄被父亲毒打一顿,打到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没有事好开心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想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解释说,对待父亲的责罚应该是小杖受过、大杖则逃——亲爹动手打你,小棍打就挨两下让他出出气,拿大镐把来了你还不快跑?要不然气头上打坏亲儿子,事后他也心疼呀!曾参这种愚孝,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家里穷,长辈老无所养,你还不出去当官挣俸禄养家,这是第二种不孝。后人常认为儒家淡泊超隐,这不对,跟道家弄混了。儒家固然也有颜回这种“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还不改其乐的苦行大神,也有子路、子贡这种出来当官、经商赚钱的。孔孟也一向因材施教,对各类型都给予认可的。在古时,儒生们出来做官挣工资,是最现实的养家本事,如果非要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己挨饿倒罢了,挣不到饭给父母吃怎么能算孝呢?所以说这第二不孝,仍然不脱离孔子本意。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个不需解释,就是“无后为大”的细化。最好的例证还是前面讲的大舜。形式上的听父母话固然重要,但断灭种姓才是最大的不义,所以舜非常现实地分清大小对错,得到孔孟嘉许,也正因有如此襟怀,才成就了他这个千古圣中至圣。(舜的过人之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以后无影江湖会再讲到他)
当然,学界还有“不孝有三”的其它版本,甚至还有对“无后”的不同理解,认为“无后”未必是不生子嗣,而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所尊重和效法......无影以为,这些统通不足与论,也经不起《四书五经》的体系解释。况且,《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无子嗣”的观点。(再次敲黑板
)——关于儒家训诂学,大家要知道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权威意义——如果没有十二分确凿的反证,《四书集注》就是法。
说起儒家,一直让我们觉得糟粕蛮多的,恐怕是因为儒家这个大酱缸传了几千年,后人各种添加剂造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如此“封建”的东西,其实也有它站得住的道理,弄明白了也觉得很亲切。无影江湖从这个点讲起,还有另一重用意——那就是我们要共同寻找早期儒家真实的人文关切和入世成仁之法,不要被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御用的掉书袋文人蒙骗,同时也不要被一贯造反的愣头青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