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那一年大会战丨陈玉洲

那一年大会战

作者:陈玉洲

我的家乡地处潴龙河畔,古老的河流,西出太行,在数百里大平原奔流了上千年,大约在七十年代我上小学时终于沉寂下去,绚烂后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符号。

潴龙河断流、干涸后露出了她独有的身姿一一千亩白雪般的沙滩,为了让潴龙河白沙沙的肚皮披上绿衣,迁庄村党支部决定开展潴龙河滩大会战。于是,潴龙河滩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便拉开了序幕。

要把方圆千亩面积的河滩挖平,的确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因为,农民们使用的工具全是原始的,如铁锹、铁铲、独轮车、扁担、柳筐、小拉车……

七十年代,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冬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那个年代的惯例。因为农民只有冬天才稍微有些空闲。从春耕春种到秋收秋播,农民一年四季都在田地里忙活。潴龙河滩大会战的工程是分到每个生产大队的,而每个生产大队又把工程细分到每个生产小队。实际上整个大会战是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的,而我村共有18个生产队。

冬天,我的家乡经常冰天雪地,然而,1974年冬天潴龙河滩上却热火朝天,人山人海,千亩面积的河滩上,无数红旗在刺骨的寒风中飘扬,整个河滩上人像蚂蚁一样黑压压一片,他们不停地挖着土,不停地搬运着土。参加潴龙河滩大会战的,都是农民。他们衣衫褴褛,穿得很单薄。很多农民赤足拼搏在冰天雪地的工地上。这一幕幕“人定胜天、战天斗地”的景象,给我少年时代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我的父亲和母亲整天在河滩工地上劳动。多少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母亲举动锄头不停的挖着土,装满两只柳条筐以后,父亲就把它挑走了,挑到远处低洼的地方倒掉,以便把那些低洼的地方慢慢填平。等到父亲回来时,母亲挖的土又将两只柳条筐装满了,父亲接着又将两只柳条筐里的沙土挑走。父母饿着肚子,与工地上所有的民工一样,不停地挖着土,挑着土,不断重复着这一简单的重体力劳动。工地上大家轮流着挖沙土挑沙土。有一些生产队自制了独轮车、木板滑车运土。这两种车运土量大,又省力。没有多久,很多生产队都使用独轮鸡公车、木板滑车运土了。很多时候,父母亲的衣服被冻成了冰块,头发上也结着冰,身体在刺骨的寒风中早已麻木。但只要任务没有完成,哪怕北风越吹越大,哪怕雪花越下越大,哪怕生病了,只要没有病倒,就继续在工地上干活,直到把当天的任务完成为止。

由于天气寒冷,雪下不停,工程进度较慢。大会战工地指挥部的广播整天不停的催着进度,还时常表扬那些工程进度快的先进单位。但不管指挥部怎样催进度,工程进度还是快不起来。于是,指挥部号召所有的民工夜战沙滩,提前完成大会战任务。

那时没有电灯,指挥部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许多烧煤油的气灯。于是,无数的气灯便照亮了潴龙河滩的夜空,无数的红旗便在刺骨的寒风中迎风飘扬,无数的民工便在指挥部的指挥下挑灯夜战。上千亩面积的大沙滩便在夜间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灯火通明、红旗招展。

正由于当年的大会战,平整河滩,科学种植,才创造了今日人间奇迹,让潴龙河堤内一往无际雪白的河滩变成了千亩良田。来到潴龙河千里堤迁庄段,只见河堤内整齐划一的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玉米像一排排严阵以待的士兵,挺拔站立,仿佛为千亩良田站岗、放哨。还有田野里的麻山药,更金贵的党参、天麻等药材,可以自豪地说,潴龙河千亩良田比有水时候的古河更体现了它的价值,它白沙沙的肚皮终于披上了绿衣裳。

陈玉洲: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河北博野县人。1983年10月应征到广西边防法卡山部队服役,战地记者,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二等功一次,1989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县广播局、政府办、组织部、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转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博野县志(1993至2010)续志》记载了他军旅文学小说创作成果,现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两部,并多次获奖。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征稿
尘世走笔

尘世走笔,记录丰富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刻画四季变化,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勾勒南北西东,乐山乐水乐人生。一支秀笔写尽生命之重,时光之轻。

(0)

相关推荐

  • 六子

    六  子 虞长顺 六子其实是独子,他只有一个姐姐,而且嫁到了别的地方.只有他的母亲和他一块儿生活. 他叫六子是因为他在族里的堂兄弟中排行第六.叫六子也有留子的意思. 他大名叫志斌.不过这个名字除了村里 ...

  • 「长篇小说·连载」陈英俊 李克聪|击水(五)

    作家新 干线 击水(五) 第五章 二十三  排演节目 1977年1月,正是寒冬腊月时节,陈泽黎高中毕业了.他留恋高中的生活,留恋培育过自己的老师,也留恋日夜相处的同学们,当然,也包括他喜欢的.人家也喜 ...

  • 沸腾的南工地(牛应芝)||《济源文学》2021(095)

    "A 沸腾的南工地 南工地,济源钢铁公司年长的工人无人不知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南工地的精神.济源钢铁公司的创业史也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缩影.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举国掀起工业学 ...

  • 好大的庞然大物,千亩杏果就靠它

    好大的庞然大物,千亩杏果就靠它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大明白泉连激战华县桥峪水库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白泉连激战桥峪水库 作者 尚思贤       1969年10月16日,白泉大队部的会议室里,各生产队的负责人侧耳静听着大队革委会主任杨彩霞传达华县 ...

  • 华州记忆:桥峪水库的点滴回忆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桥峪水库的点滴回忆 作者    闫广勤 桥峪水库,对我们这些参加过水库建设的一代人来说, ...

  • 五千绥宁男儿参加过的湘黔铁路大会战(下):湘黔铁路工地上的往事|黄生东

    本期作者    黄生东 湘黔铁路工地上的往事 黄生东 当年,我们湘黔铁路建设民兵大军进驻新晃县波州人民公社后,绥宁县指挥机构设置为团部,也称湘黔铁路九二六0工程指挥部,机关就设在红岩公路边.绥宁县抽调 ...

  • 『尘世走笔』 遥望“春联”挂边关丨陈玉洲

    遥 望 "春 联" 挂 边 关闹心的庚子鼠年走了,伴随着牛年咚咚脚步声,乡愁与年味交织的浓浓的情感在我胸中升腾,战地欢度春节画卷映入眼帘,我仿佛变成一只战地百灵鸟儿,穿越历史的时空 ...

  • 『尘世走笔』那 年 端 午丨陈玉洲

    那  年  端  午 又逢端午节,在梦里,又回到了法卡山.30多年前,我参军来到了广西边防前线,恰巧赶上连队正在开展"给新兵送温暖活动",连队干部对我们这些新兵可以说做到了无微不至 ...

  • 『尘世走笔』荷花飘香古莲池​丨陈玉洲

    荷花飘香古莲池 当我置身于保定古莲花池的时候,正是荷叶繁茂,莲花飘香的季节.我凭借参战军人优待证,测体温后,免费进园.此刻,我的心情如山涧的小溪,是那样的欢快,那样的愉悦,无以言说. 保定古城是一座享 ...

  • 『尘世走笔』拜谒神秘的贺兰山​丨陈玉洲

    拜谒神秘的贺兰山 作者:陈玉洲 初伏时节,我们全家一行4人游览了宁夏神秘的贺兰山. 北方的天格外的高,格外的蓝,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阳光艳丽的让人想去拥抱,贺兰山仿佛就矗立在跟前,连绵的群山如屏障,大 ...

  • 『尘世走笔』满架秋风扁豆花丨陈玉洲

    满架秋风扁豆花 作者:陈玉洲 自古就有悲秋之说,而我却讲,秋天里只要有扁豆花."紫月亮",秋就不会太凄清和悲凉. 扁豆花开,红白紫灿烂一片,但人们绝不会感到艳丽,即便是那红色,也仿 ...

  • 『尘世走笔』砚楷论画丨碗底山川一卷诗

    碗底山川一卷诗[砚楷论画] 文/砚楷 心舒画阔,造化方得心画,心局佳作不得出,"始于律,精于慧,证于源,妙于悟,至其极也,非口手可传焉."会心者,神会也. 心与物合,笔与神会.感汇 ...

  • 『尘世走笔』 浪漫 从五月启程丨作者/诵读 :王玉川

    百 年 好 合 献给步入婚姻殿堂的妹妹 作者:王玉川/主播 :王玉川 五月,妹妹结婚了. 婚车彩饰,鞭炮爆响,唢呐欢唱:亲朋满座,笑语喧哗,觥筹交错--.妹妹在五月的吉日里由貌美女子蜕变为婀娜新娘,开 ...

  • 『尘世走笔』喜 鹊 搬 家丨作者:孙晓平

    ◆ ◆ ◆ 喜 鹊 搬 家 作者:孙晓平 春分时节,丈夫从老家发来一张图片:绿意尚浅的杨树上,突显着有些凌乱的鸟巢. 不解其意间,忽记起微信上有人这样形容鸟巢:一居室,小高层,自建房,上风上水,独栋, ...

  • 『尘世走笔』见证家的变化丨 王素娟

     见证家的变化 王素娟 社会在变,我的家乡在变,我的家也在变. 我的家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农村. 上世纪60年代,父母结婚时,房子是土坯房,屋里没有什么家具.父亲的新裤子是借的,母亲陪送的大镜子也是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