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春秋】纪念我的父亲母亲 | 散文 顾淑琴

1919年,我的母亲出生在邳州市八路镇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子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花巷子。它位于距山的山后,村庄不大,非常僻静,村内有很多柿子树。到了秋天,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煞是好看。

那时正是军阀混乱战火纷飞的年代。花巷子离县城较远,比较偏僻,民风淳朴,也没有太受到战火的影响。可是不能摆脱贫穷。山地都是盐碱地,天灾人祸连年灾荒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花巷子,顾名思义,村民基本上都姓花,母亲姓王,属外来户,只能住在村里最边缘的地方。母亲五岁那年,又是一个灾荒年,本来家里的地少,收不到粮食,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外祖父就决定带着一家人出去逃荒。母亲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老大,大母亲十二岁,六七岁的时候裹了小脚,外祖父觉得带着出去不太方便,就把她送到了村里的一户大户人家当童养媳,然后一家人踏上了逃荒之路。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其中的艰苦的生活就不多叙了,那个年代可想而知了!这时候大舅已经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了,母亲也十五六岁了,出落成一个好看的姑娘,是该回家了,外祖父带着一家人返回了家乡。

回到家乡,大舅去大姨公公家做长工,母亲跟着父母在地里劳作。好在大姨的公公虽然是地主,对母亲一家还是很照顾的,在他的帮衬下,一家人总算是能安稳的度日子。

母亲已经十六岁了,越发好看,浓眉大眼,一头乌发,性格温顺乖巧。马上就有媒婆上门提亲。

媒婆提亲的这一家就是我父亲家,住距山山前的许党子村,村里人基本上姓许,父亲一家也是外来户,姓顾。媒婆说父亲家里在村子里过的属比较好的。家门前有一条官路,(就是跑马车的土路)开了一个大挡铺,来来往往的赶车人在里面歇脚住宿。父亲弟兄五人,一个大姐已经出嫁。父亲排行老三,当年二十岁,比母亲大四岁。父亲是高小毕业,在当时农村算是有文化的人了。父亲长得很好,性格开朗。听媒婆这么一说,母亲家人都很满意,亲事就定了下来。后来媒婆告诉母亲家人,父亲听说母亲长得漂亮,特地拖她给作媒的。

转眼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是父母大喜之日。虽然母亲家很穷,还是备了一点儿嫁妆(不然婆家会看不起新媳妇的)在鞭炮声和送亲的喇叭声中,母亲坐着轿子被抬到了许党子父亲的家中。(母亲年老的时候,曾经多次对我们说,以前女人一生要听两次喇叭声,一次结婚时的喇叭声,一次是去世以后送葬的喇叭声。)母亲去世后,我们满足了母亲的需求。

父亲母亲开始了他们婚后生活,小两口恩恩爱爱。当年母亲才十七岁,稚气未脱,父亲百般呵护。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在煤油下,父亲教母亲认字或读书。他们跟村里老人学会了做豆腐,每天天不亮起身磨豆腐,然后父亲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小日子过得很滋润。第二年,母亲生下了一个儿子,全家人都很欢喜。

三十年代末正是抗战伊始,整个中国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人民饱受战乱摧残,饥荒不断,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父母生活的小山村不是世外桃源,也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中。父亲小学的时候,(30年)经历过共产党领导的古坯暴动,曾经帮助革命党人发过传单,思想一直很进步。

这时,村里有一位共产党人许文藻,经常回村里开展革命工作。他在和父亲的交谈中,发现父亲是一个有文化,有抱负的爱国青年,就启发父亲,经常给他一些进步书籍看,讲共产党抗日的意义……南京大屠杀前一年,因为生活所迫,父亲经人介绍,曾去南京国民党的军队一段时间,可是他看不惯国民党的腐败作风,更忍受不了他们欺压人的残酷行径,呆了三个多月就跑回来了。现在父亲听许文藻所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父亲决定参加革命队伍,去打小鬼子!

父亲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并说:只有打败日本人才能有好日子过。可是父母才结婚不到两年,孩子一岁多,母亲怎能舍得父亲的离去!她千不舍万不愿,就是不想父亲走!父亲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加入共产党打日本鬼子!

父亲这一走,就是十余年,十年生死两茫茫……

附记:母亲已经逝世二十周年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以父亲为荣。父亲一生为党和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而忽视了父亲身边的母亲。正是有了母亲在他身后默默的守护着,奉献着,才有了父亲的一生成就。
母亲出生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旧社会,童年就随外祖父逃荒,童年备受煎熬。她十七岁与父亲结婚,父亲投身于革命时母亲才二十岁,和父亲一别就是十余年。这期间,年轻的母亲经历了国家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品尝到丧失小儿的痛苦和思念父亲的漫漫长夜……夜难眠,人相思,苦难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和父亲团聚的时候要等到何时!
父亲1939参加革命离家,1950年才把母亲接到部队,并参加了解放军,成为光荣的解放军一员。
1939年至1950年,十年间,母亲从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媳妇熬成了满脸病容的农妇,才三十岁就像四五十岁的老太婆。
人非草木,难以想象母亲十余年是怎样撑过来的。是一份强大的意念支撑了她。是那个年代不愿表露出来的真情,是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好像你一直就在我身边一样。
今天怀念父亲的丰功伟绩时不应该忽视母亲的奉献。回望母亲那十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岁月,心中充满感慨,写下了此文,纪念逝去的父母……
(0)

相关推荐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世界妆扮得玉雕粉琢.院内的腊梅花儿迎着凛冽的寒风怒放,一阵阵清香扑鼻而 ...

  • 祖父和外祖父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祖父和外祖父在我们村里的口碑都很好,但这两位老人性格却不太一样--虽然他们对外人都很大方,人缘都很好. 祖父很豪爽,为了朋友或相交不错的人花钱.出力,从不吝啬. ...

  • 【孝善情怀】回忆我的父亲、母亲——文聚彬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缅怀母亲(回忆录) | 作者 王守安

    缅怀母亲(回忆录) 王守安 2020年6月2日是母亲逝世15周年纪念日,写一篇迟到的纪念文章,献给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 樊华魁女士. 母亲只是一位十分普通的劳动妇女,但她的身上凝聚了许多中华女性的传统美 ...

  • 【转】民间故事黄花闺女被老汉糟蹋,不堪重辱上吊自尽,结局大快人心

    唐朝永昌年间,辽远县的郑桥村有一位叫做刘永富的人,可是他的前半生却和名字截然相反,不但不富裕反而特别贫穷凄惨! 母亲生他时不幸身亡,父亲本是当地一个商人又被好朋友合伙骗走家产,最后郁郁而终.刚满5岁的 ...

  • 宁眸:纸上老家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宁眸 纸上老家 回老家做一栋房子吧!我和姐姐说.其实,多年不曾回故乡,我们也只是从故乡亲朋的微信圈里,隐隐感知了故乡的变化.在那些小小的图片里,我们不约而同地将故乡的过去和现在一一对照,试图融合.恨不 ...

  • 【实力出场】| 惠锋作品:灵魂深处的对接

    Number3 灵魂深处的对接 我背负着不孝的骂名,试图用自己浅薄的文字,斗胆惊醒沉睡好久的祖先们的灵魂,胆战心惊的跟祖先们灵魂对接. 我是一个心存孝心,自认为还知道报恩的人.岁月无情,我从一个无知者 ...

  • 一轮明月(四)

    [接上回] 由于昨晚在岗上喝酒,回来已是半夜时分,所以一早阿勇迟迟起不来.都已经半上午了,阿勇的母亲还没看见阿勇的身影,就过来喊阿勇. 阿勇的父亲去世较早,是母亲含辛茹苦独自将阿勇抚养长大.阿勇的母亲 ...

  • 抱愧母亲(散文) 赵利民

    今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我们敬爱的母亲逝世二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母亲生前的举止身影,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想到母亲生前对我的宠爱,而今无力回报,"子欲孝而亲不待", ...

  • 纪念我的父亲母亲

    纪念我的父亲母亲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珍惜好当下,而是对过去耿耿于怀. 父亲的离开有21年了,母亲永远离开我也整整三年有余. 昨天我特意去了寺庙里,为父母亲烧了纸钱. 对于父母,我只能在梦里和他们相见了 ...

  • 家事春秋:相亲到永远(散文 伊国华)

    八十年代末的最后两年,那时的<四川农村报>(今更名为<四川农村日报>)开办了"农村青年自学成才"系列报道的一个栏目,我也以"自学是通向成功的新起点 ...

  • 【家事春秋】我的父亲——一位普通老兵的故事 | 张文滨

    解放战争时期,我的父亲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轻机枪射手.父亲长着瓜子脸,浓眉大眼,笔挺的鼻梁像雕刻似的,个子高挑,手指纤细. 小时候,邻居刘奶奶对我说:"看!你爸长得多帅."爸爸还天生 ...

  • 【人间章回】母亲的十年艰苦战火岁月 | 回忆录 顾淑琴

    (1) 1939年的秋天,天气渐渐凉爽,树上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路边的野菊花随风摇摆.一天傍晚,父亲在母亲和爷爷奶奶的拥簇下,来到村口 .爷爷奶奶抹着眼泪千叮咛万嘱咐:"枪子儿不长眼,你一定要 ...

  • 散文《回忆我的父亲母亲》孙述考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今年的母亲节又快到了,这些日子,我经常回忆起我的母亲和父亲. 母亲和父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当我长成一个少年 ...

  • 北城记忆 || 村子系列散文之九:父亲母亲/轩诚清读(第529期A)

    轩诚浅语: 走出尤家庄的张妥在校园里又遭遇了当年恐怖的出血热,鬼门关上的经历更让母亲心痛不已.随着大形势的好转,张妥一家也开始了不断的盖新屋的新生活,然而多年的劳作和苦难,母亲逐渐失去了健康,64岁时 ...

  • 李冬侠 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的结合,代表了五十年代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特殊婚姻.母亲是富农,父亲却是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在那个年代,尽管母亲长的既漂亮又有文化,却依然没人敢娶.父亲家很穷,大概只有母亲这样身份的才肯嫁给他.奶 ...

  • 家事春秋:母亲的红布条(作者 楼阁茉莉)

    回想母亲在世时的一些往事,一股温馨的暖流涌上心头. 我怀孕的后几个月,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和越来越粗的腰,那种就要当妈妈的幸福,时刻荡漾在脸上,行动逐渐不方便,总觉得裤腰瘦,腰带短且硬,扎在身上不舒服, ...

  • 【望安山文学】兰天宇||大山里的父亲母亲(散文)

    大山里的父亲母亲 作者:兰天宇     主编:非    鱼 二十岁的某一天晚上,做了这样的一个梦.梦见被弟弟的鼾声吵醒,厨房里妈妈在做早饭,锅碗瓢盆碰在一起发出细微的小声音,爸爸在屋前劈柴,与来往的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