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有三子,长子周胜之、次子周亚夫、三子...
周勃有三子,长子周胜之、次子周亚夫、三子周坚。周亚夫最出名,平七国之乱,出将入相。其余二子默默无闻,一生平淡。但是,周亚夫的下场也很悲剧,公元前143年,也就是汉武帝即位的两年前,因“到地下谋逆”被定罪。周亚夫遂以绝食抗议,不日呕血而死。
周亚夫虽将门之后,但年轻时也经历了无所事事的煎熬,以至于他竟然想到让相士来预测一生的荣枯。恰逢汉初有一位叫许负的女相士,眼力过人,闻名遐迩,炙手可热。
一日,周亚夫慕名请许负到府中指点迷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负坦言,周亚夫富贵荣华即在眼前,三年之内封侯,再过八年入相,而为相九年之后终被饿死。
周亚夫没有理由相信,认定许负不过浪得虚名。因为一来父亲的爵位早落在了大哥头上,即便下传,也是传子不传弟;二来既然贵为丞相还愁口食物吗?如若饿死,岂不荒唐!许负看到周亚夫满脸的不信,于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角,示意周亚夫原由在嘴角一道深纹,然后起身告辞。
三年后,周胜之杀人获罪,爵位被除。汉文帝考虑再三,认为这个爵位不能中断,毕竟周勃乃开国功臣,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荫庇子孙当之无愧,于是将周亚夫封侯。
公元前158年,匈奴犯边,周亚夫以河内太守的身份驻军细柳营。由于治军森严有方,得到汉文帝的赞许。公元前154年,汉景帝继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率军平定。两年之后,周亚夫升为丞相,而父亲周勃的成就也不过如此。
然而,表面上看,周亚夫春秋得意,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出将入相正是他人生顶点的转身。因为后来接连发生了几件事,直接将他推入谷底。
一、汉景帝想给大舅哥王信封侯,周亚夫不同意,说有违高祖“非功不能封侯”的盟约。
二、匈奴几个王来投降,汉景帝想赐他们侯爵,以吸引更多匈奴头领来降。周亚夫不同意,说此举助力大臣们的邪念之风。
三、汉景帝宴请周亚夫,但不设筷子,冷眼旁观认他耐性。周亚夫恼怒,同汉景帝三言两语,悻悻而去。
后来,有人举报说周亚夫私藏甲胄,蓄意谋反。廷尉拿周亚夫问罪。周亚夫承认买了甲胄,但不过是儿子给他备的丧葬物。廷尉说,那你是要到地下反!周亚夫无言以对,从此不进食物,不作辩解,五日后去世。
有人疑惑,为何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而放弃了周亚夫?实际上是周亚夫放弃了自己,因为他是一个在核心圈子里不受欢迎的人。
首先,平七国之乱,实际上是用梁国做了诱耳。因为正是梁国正面钳制住了吴楚联军,周亚夫才能从蓝田、武关、雒阳一路绕到叛军的大后方昌邑。然后切断叛军粮道,扰乱对方军心,瓦解叛军斗志,最终一举击灭之。但是梁国被困三个月所受苦难打击必然会被梁王刘武算在周亚夫的头上,因为他频繁求救,周亚夫始终置之不理。
其次,王皇后王娡出身平民,家人因她而贵情理之中,特别是窦老太后也首肯,而汉景帝只不过是让周亚夫树个梯子,但周亚夫却不解风情。再说封匈奴降王不过权宜之计,如果能不费刀兵瓦解对方,区区一侯爵有何不可,但周亚夫看不透汉景帝的用意。
再则,不久的将来,继位的汉武帝刘彻,周亚夫仍旧桀骜不驯,怎么能不让还未成年的汉武帝忧虑!所以,刘彻才会对汉景帝说:“父亲面前此人尚且嚣张,将来谁能制服!”再说,当初汉景帝要废刘荣立刘彻时,周亚夫明确反对。所以汉景帝只能在有生之年给儿子“挑刺儿”了。
总之,处于核心圈中的人,汉景帝刘启、刘武、王皇后、窦老太后、皇太子刘彻都同周亚夫有过不愉快,自然周亚夫就没有了容身之地。所以,许负的预测还算准确,只是没有破解之道,毕竟路在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