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的告别仪式:军区司令的花圈挤不进大厅,一条挽联上30个人名

01

 告别仪式选址

据说,按照南京军区不成文的规定,凡大军区副职以上的领导逝世,其告别仪式一般就会选在华山饭店举行,大军区副职以下的领导逝世,其告别仪式则会被选在石子岗殡仪馆。

以许世友的身份和职位,按理他的告别仪式也该在华山饭店进行,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选在华山饭店不妥,因为它无法突出许世友的身份。最后大家把告别仪式的地点定到了南京军区机关大礼堂

南京军区机关大礼堂,原为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在南京是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当年就是在这里,冈村宁次向何应钦献上了自己的军刀,并在投降文件上签了字。

后来,此地又成了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的礼堂,《亮剑》里的李云龙、丁伟当年就是在这里上的学。据记载,朱德、刘伯承、陈毅、叶剑英等元帅都在这个礼堂里讲过话。当然,许世友也来过。

为了能在此地举行许世友的告别仪式,治丧办公室决定将这里好好改造一番,大厅里原本有无数用螺丝固定的座椅,它们全部被拆下来了,很多地方重新做了装饰和修改,工程量并不小。最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宽阔平整的大厅。

02

 最后的送别

选择这么一个便利宽敞的地方,显然是因为大家预计到了前来参加此次告别仪式的人会非常多,而且他们的身份肯定都不会低。

这一点,仅从告别仪式当天那些密集的花圈就能看出来,他们高低相间重重叠叠,从大厅中心一直蔓延到门外。根据南京军区秘书王宣回忆,当时送花圈的人实在太多,以至于治丧办公室不得不规定,除了正副国级的领导可以单独送花圈外,其余领导均采取合送的办法,所以,在其中一条挽联上,竟然密集地写了30个人的名字。

工作人员又想了几个办法,比如把花圈往墙上挂;加长花圈撑杆,让他们高低错开,节省空间……尽管采取了这些办法,地方还是不够,那么多现任、退休的领导,那么多显赫的开国将军,那么多的战友同事……

花圈数量实在太多,以至于“东道主”——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和政委的向守志、傅奎清——所送的花圈都挤不进吊唁大厅,只能被摆放在礼堂的门厅里。

告别仪式从下午三点开始进行,人们早早地就到了大礼堂门外的广场和大道上排队,人群一波又一波的进进出出,秩序井然,但即使如此,告别仪式还是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办完。之前规定说要把人数控制在3000以内,但来者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

他们的汽车在军区大门外排成了一条长龙,东到中山门,西到鸡鸣寺,粗略估计一下的话,应该在千辆左右,令南京市民叹为观止。

就在告别仪式进行后不久,原本晴朗的南京突然下起了雨,不少排队的人都被淋湿了,这又为现场气氛增添了几份庄重和肃穆……

03

 仪式的规格

其实,在许世友病重的时候,相关的负责同志就已经开始悄悄地筹备起了许世友的后事。许世友逝世后,军区首长立刻就向中央发去了电报,请示具体的筹备规格。

中央的批示有几点,比如不开追悼会,只开告别仪式,且“规格同萧华”。追悼会和告别仪式的区别在于,前者会宣读逝者生平的各种功绩和经历,以表彰为主;后者突出亲属同志的追忆和悲痛。治丧工作由南京军区主办,江苏地方协办,军委也来了人。

从这些批示中我们不难看出,组织的意思还是尽量保持低调,一切从简。

告别仪式结束后是入殓仪式,大家在许世友的灵柩内摆放了收音机、手表、猎枪、茅台酒、一百块钱,都是许世友生前常用之物。随后许世友的灵柩被送到了华山饭店停放。

11月8日零点,护送灵柩的车队一路开回了许世友的老家河南新县,许世友如其所愿,葬在了母亲的身旁。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