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输英雄李望禹的生命搏击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第146篇文章

20世纪 70 年代,邮电部的微波、载波大通路干线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骨干线路设备的监控系统采用了国产集成电路设计成套设备,李望禹是其中一名带头人,他短暂的生命虽然只有 40 年,但却无愧于中国数字化建设的尖兵。

廊坊市万庄微波站

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多年的“政治运动”,经济建设重新提上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通信网络的建设。此时,中国的电信装备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外,主管人员出国看到的数字通信设备附带有先进的自动控制功能,每50公里设立的微波中继站都是无人值守,可是国外设备需要高昂的花费,要想普遍引进和使用肯定是没有可能的。

从邮电部领导到各地电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希望早日改变这种局面,那只能依靠自力更生。1975年,邮电部7426国家通信工程启动,以北京—天津的微波干线为中间试验工程段,中继站“无人值守”就一个重点,以图成功之后向全国推广。

电信传输研究所技术员在微波机房进行中间试验例行测试。

在北京长话大楼安装控制机柜,实现对廊坊、杨村微波中继站设备的管理、监控。全国电信会议代表从微波机房主控机柜上看到远程微波站 24 个机柜的详细工作状况,还有紧急启动发电机、塔灯自动开关、故障自动替换等演示,惊讶不已。当时,这里的微波中继站有20余人,如果在山区生活条件更为困难,那怕将维护人员撤到山下,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这套监控系统源自邮电部西安503厂技术员李望禹的努力,他第一个在国家骨干通信网络中实现了数字化的系统监控,在国内的各种数字监控系统中也是领先者。

李望禹(中)在辅导天津电信局的技术人员

1975年,李望禹在国家京津试验工程万庄微波站机房讲课,京津线路上的万庄、杨村微波站的全部设备运作都可在北京长话大楼遥信、遥控,双向的12个波道还有自动故障的转换功能。

“文革”结束,下放农村两年的李望禹返回工厂,1974 年,参加了国家“7426 微波工程”。从机电式控制设备,越过晶体管,李望禹完成了集成电路远程监控设备的跨越。虽然那时候除去两弹一星工程和重点科研项目,使用集成电路的单位屈指可数,工厂的技术人员本来就不多,研制组中只有他一人,而他却主动挑起这副重担。从测试器件、试用电路,逻辑设计到器件检测,电路板绘图,电路组装到调试,一个人要独当多面,白天黑夜随时随地都在思考,电路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每天争分夺秒地工作十几个小时,从规划、设计、生产,到现场安装、调试,仅用两年,实现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并达到机柜定型标准生产的标准。

工作与生活融合在车间,夫妻都在项目上,孩子交给北京的母亲,自已家中只有春节供应还舍不得吃的黄花、木耳和几个鸡蛋。西安副食供应紧缺,每天供应品种和数量要看运气,有时一天商店就收到一卡车茄子,家属和偷偷出来的职工兴高采烈的排上队,等候售货员腾出空来开卖。排队多时买到几个茄子也是不错的收获,可是出门到街头买菜对李望禹夫妻来说真是一种奢望。

1977年,监控系统Ⅰ型设备在北京——天津线路上使用,李望禹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胃切除后越来越衰弱,到食堂打饭,一只手已经取不出口袋里的餐券。工作时用红外灯烤疼痛的左臂,右手还在画图。他忍着病痛坚持在现场实验测试和接待来访,实在坚持不住,就躺在从幼儿园借来的儿童床上休息一下。

李望禹在工厂和同事们讨论

那时,没有定期体检的安排,他一直以为是胳膊扭伤,医院也是这样治疗的。李望禹完成京津试验工程任务后,又接连完成了工程技术规范。

1978年 1 月 5 日,在北京举行的电信规划会议期间,他的病情恶化,从会场直接送到北住院。医生发现他的癌症已到晚期,左臂早已骨折,右肱骨和一根右肋骨两处骨质破坏,肺癌转移骨癌晚期。

他还在病床上口述多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交代工作,临终前三天还在指点技术关键。在没有工程师职称、没有奖金、没有科学奖励、没有单元住宅的时期,有的只是对人民的忠诚,对通信事业的激情,和电信建设前进中的一个阶梯,这就是新中国的电信科技人员李望禹。

1976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追悼会的现场彩色电视信号经过这条电路传送到天津市。

李望禹,1937 年 12月 16 日生于北京,1955 年毕业于北京二中,1960年北京邮电大学首届毕业生,随后到西安邮电学院任教,1971年 10 月,从“五七干校”返回到西安邮电503 厂工作。他第一个使用集成电路构成微波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在北京—天津国家通信工程中成功使用,1978年 4 月 30 日病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