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一百〇一(怎样从人的性质体会修养)
一百〇一、怎样从人的性质体会修养
人的性质,一般而言,是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属性)显露出来的各种品质,实际就是人的素质在具体意识、观念、修养、习惯、意志、性格、情绪、情调、好恶等上的倾向性如何。
不该把人理解成是以自然属性存在的,而应该从社会属性把人理解成是以人性存在的,因而才有了人的性质。人性是人的本质,只有人性才是人的定义。人的性质是基于人性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合理特点。这也是把人的性质和人性必须联系在一起,又有必要分开说的理由。
人性首先是社会属性,这是最根本的属性,是人人都本该有的素质和这样的倾向。也是这个原因,要求人首先就是共同生存、生活和劳动的属性。没有这些,当然就连基本人性都没有了,因为完全等于了一般动物。
其次,是阶级属性。这同样是根本属性,而且是人在阶级社会里的必然属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已经走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在世界上基本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
人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说明,人的性质是有进步与落后、合理与不合理、健康与不健康之分的,标志就是进步与否,而进步的标志则是以人类社会发展总方向为目标。
比如,爱好生存、生活和劳动,就属于进步性质,相反则是落后性质。再如,在人的阶级性里,剥削阶级性质就是落后的,而与之相对立的阶级性则是进步的。
即使在同一阶级中,地主阶级比奴隶主阶级进步,因为奴隶主阶级攥着**奴隶,生杀奴隶大权而更残忍,但地主阶级又比资产阶级落后,因为地主阶级等级观念严重,文化狭隘,简单粗暴,仍然制约社会发展,造成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落后。
资产阶级相对于地主阶级则是进步的,主要在于普遍有了人本思想,推崇个人自由,重视科技进步、工具改良和扩大生产力,大大释放了对人性的束缚,也减轻了对劳动者的摧残。
但是,资产阶级因摆脱不了占上风的少数人阶级固有的对社会统治欲望、对人的压迫欲望和自私自利贪婪本性,便不得不以虚伪为外衣,实际裹着的还是剥削阶级的腐朽本质,如残忍的掠夺性、侵略性、夸张性,以及为维护自身利益又害怕失去的彻头彻尾的狡诈性、矛盾性、无能性,逃不出一边假意调和各种矛盾,一边大肆逞本性之能,最终注定要么向更恶的势力妥协,要么气急败坏而孤注一掷,给包括自身在内的周围世界带来难以挽回的破坏性。
相比之下,所有与剥削阶级对立的阶级,因都有注定了的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斗争性,而必然代表了进步性。其中,农民阶级因为从奴隶主的锁链中挣脱了出来,也就进步于奴隶阶级,但相对于无产阶级,因缺乏反抗剥削的组织性、彻底性、前瞻性和革命性,则又是落后的。
单就人的阶级性而言,又有世袭性和流动性两个方面,这让人的阶级性带有了很复杂的结构性质。根据维护阶级性的顽固程度和进行阶级斗争的坚决程度,以及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又分大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和小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中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分城市工人阶级,农民中的贫雇农,城乡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和小商人等。
剥削阶级的世袭性是阶级顽固性的根源,属于剥削阶级的贪婪本质,多由世袭中占有大量劳动资料和巨大既得利益驱使而来,而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的斗争坚决性,是受阶级压迫深重的体现,受阶级压迫越深,越具有阶级斗争的坚决性。
阶级的流动性是围绕占有劳动资料和既得利益上得和失的必然结果,失去劳动资料和既得利益意味坠入贫穷而进入被剥削阶级,相反则意味占上风而进入剥削阶级。
占有劳动资料,如土地、资源、工厂、工具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在生产关系中的有利地位,尤其是掌握着分配权,是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主要特点,也是实施剥削的基础。既得利益是指在直接劳动以外获得的利益。既得利益是获取阶级地位中绝对利益的主要来源。
绝对利益是指既得利益带来的,劳动以外所得无端高于直接劳动所得的利益。直接劳动只能带来人与人相对利益差异,不会带来绝对利益差异,凡绝对利益都是通过占有众多人劳动,形成了既得利益事实才可能发生的结果。
在已经宣布剥削阶级被消灭了的今天,所有人都被纳入了劳动者,若再以阶级对立观点和是否占有劳动资料,来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性质已经不现实,只有从是否有既得利益产生,并占有了绝对利益,来看社会的阶级成分。
不得不承认,既得利益集团从当初政策倾斜“万元户”,就早已现出端倪并产生,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占有绝对利益的少数人托了出来,这让社会尽管不再以剥削和被剥削来论,但存在巨大贫富差距和严重尊严压迫的事实,是否认不了的,由此个中意味已不难探知。
再从今天的人情社会也可以看出更深的秘密。历史荏苒,今天的人情社会并非是旧的人情社会简单延续,而是赤裸裸地变成了公开人情交易社会,非但全面继承了旧有人情矛盾样式,也改变了大多数人之间本来宝贵善良的优秀人情性质。这既不能怨古人传得不好,也不能赖人情社会本身,只能在从物如流的今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今的主要特点是,人情围绕腐败分子擅用起了社会主义公权力,堂而皇之地借为人民服务的面孔,做着跟固有剥削阶级面目毫无二致的勾当,尤其从1990年代初盛行红包交易、地皮交易开始,更彻底抛开了伪装,且愈演愈烈。
正是疏于对这种情况应有的社会主义警惕,造成了人在物质利益面前普遍缺乏稳定性,更乏于在诱惑面前有合理选择和抵御能力,才有了现在比历史人情更有过之的局面。让中国人情社会传统非但没有向好,反而某种程度变得更糟,也大大影响了人们对社会性质稳定性的感受。
恰恰是这样的感受,体现了人的尊严差距,也证明了各种既得利益正在造成各种利益阶层快速且混乱的流动,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而这又无不与投机侥幸密切相关,事实上是与有无剥削密切相关,完全可以用得逞了便“鸡犬升天”,失势了便“猪狗不如”来形容。
这提示了,中国尚处于阶级社会,不可不重视人的性质,也不可仅仅从理论上来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要从实际情形来正视和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性质。
实际是,社会性质是由人的性质反映出来的,人的性质处于什么阶级就有什么阶级的本性,即使本性不明显,也有最终的妥协倾向,不管最终向哪个阶级妥协,都意味是对阶级性的昭示,而且随着中国人的世界性流动,要把这放到全球范围来看。
同理,对人的阶级性不可再固守于以有无财产,是否占有劳动资料来论,关键在于财富的来路和去处,这是最能表现阶级本性之所在,也是观察阶级有无的真实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