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这个昔日脏乱差的傣寨变成日游客量3000人次的网红村?
坐落于腾冲市五合乡北面、龙川江畔的帕连村,是五合乡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个仅有119户的傣寨,过去环境污染严重,留守儿童与老人众多,日常娱乐活动匮乏。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腾冲市,这里曾是“无特色、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
2019年11月,由艺术家信王军,隐形翅膀创始人谢文超,筑梦装饰设计师革定恩,艺术家李维胜,筑梦传媒纪录片拍摄团队蔡川、贺友承,云南先生书院尹加领,艺术家尹大桥,五合文化站站长陈以晓,艺术家杨文举等组成的艺术家团队,在这里启动了“艺术改变乡村”。
这是他们艺术改变乡村的第5站,用艺术的方式带动一个地区的旅游和经济,带动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态发展,是他们的理想。发起人信王军说,进入一个乡村,首先评估这个乡村有什么、需要什么,“就像给乡村把脉一样”。住进帕连村,发现傍晚走在乡村的时候有一些昏暗,于是,“打造云南最诗意的灯光乡村”的想法油然而生。
结合民俗和现代工艺,艺术家团队留下30幅灯光诗歌、6幅绘画创作、2件立体装置作品,将空置的地、破败的墙、损坏的瓦等看似无用的资源,改造成了一件件创意十足的精美艺术品,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焕然一新。
当朝阳越过高黎贡山头顶时
龙川江水上早已结下了薄雾
铁索桥上的傣家阿妈背上背箩快步走向村边的田间劳作
远望村寨
袅袅炊烟缓缓升起
偶尔几声狗吠响彻村落
连帕村新的一天开始了
— 嘿,你是谁 —
走近村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名叫《爱照相的小女孩》的巨大墙绘,画中的主角是帕连村土生土长的傣族姑娘杨自煊,她正通过镜头记录下村里的点滴变化和进步。
当你站在相机前
这幅画作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
他叫二猛
骑车飞奔而过时
被艺术家们留在了墙上
//
水泥柱子的电线杆
变成了史上最大的“2b铅笔”
//
这面五彩斑斓的墙窗
每到傍晚8点亮起时
就会组成英文“l love you”
这是艺术家们心中连帕村的灯火
这也是大千世界下的万家灯火
//
曾经破败的餐厅
陈旧斑驳的外墙
变成了一辆红白色的酷酷餐车
//
牛棚顶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
住下了个小月亮
//
//
圈里探出脑袋张望的二师兄
变成了“飞屋环游猪”
//
这是一个只能横走一人的小巷子
挂了很多现代艺术的画框
取名“不穷”
似乎想要告诉人们
深处荆棘丛时,也不要忘记内心世界的富足
在这里,一辆废弃的手拖车可以变成一张个性十足的桌子;
一个缺口的土碗可以成为一个迷你小花园;
一辆废旧自行车也能变成炫彩的花车,散发出重生的精彩。
— 当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
在帕连村1号
一台旧电视机被改造成一件灯光作品
挂在门口
上面写着“你们的美术馆”
每天晚上,电视机都会亮起
这是一户被闲置的村宅,宅子的主人长期在外经商,通过帕连村自管组与户主协商,户主自愿将这间老宅子转交给自管组为村庄建设使用。在信王军的带领下,这里成了一间汇集当地民族特色的公共美术馆。
图为艺术范十足的涂鸦瓦片
信王军这样解释美术馆:“‘你们的’概念就是大家的,我希望把艺术的权利交给人民。来到这里人人都可以进行绘画和艺术创作,每周都有很多人过来参与乡村材料瓦片的绘画。同时我们又把普通人、工人、农民、孩子们画的瓦片长期悬挂在乡村街道上展示,逐渐的形成了一条用瓦片艺术组成的街道。”
用500本旧书组成的书柱,像是搭起了一座通往书海的天梯
彩色的书壳又像是一道彩虹,连接了人间与天堂
昔日的连帕村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经过改造的帕连村,已成为“美丽村庄”示范点。人们用最文艺的方式保护小镇文化,振兴这个被遗忘的傣族古村落。
五合乡党委副书记张占菊告诉洋芋君,改造后村子每日的客游量可达3000余人次,近日雨季来临,每日也有200多人次的客游量。随着帕连村在社交媒体上被越来越多人评价为“腾冲新晋的旅游打卡点”,不少投资人来到村里做调研,寻找投资机会。
对于未来的规划,信王军这样说道:“我们将把农副产品进行艺术化的概念,一幅画,一个艺术包装,多个乡村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荐到全国。同时引进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有才能的人进驻乡村,为这里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来源:拾云南
作者:十一 黄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