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个天井地名之谜

四十八个天井地名之谜

前些日子,致力于威远穹窿地理文化探寻的吴岳辉先生又拍回了一组照片,其中有四十八个天井的石刻人物照片。在交流照片的同时,岳辉还向我讲述了在四十八个天井那里所留下的关于五代时期后汉皇帝、沙陀人刘暠(刘知远)和李三娘的历史传说,即在四十八个天井周围的碗厂、小河、越溪三镇民间,《白兔记》、《李三娘挨(推)磨》的戏曲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四十八个天井的地名和位置,也标注在了卫星地图上。

2015年11月4日,笔者与吴岳辉、徐超、李八忠一行四人,对四十八个天井古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听说我们要到碗厂镇,镇领导宋书记和杨镇长十分热情和支持,并且委派还在休假的镇党委委员老肖陪同走访。四十八个天井的地名位置,位于威远县碗厂镇涌溪村8组,坐落于威远穹窿(铁山)越溪河流域左岸的穹窿山肩台地上,其地背靠青山,视野开阔,风水很好。在清朝康乾时期,杨氏先辈迁徙在这里造屋耕田,今年68岁的杨思汉老人夫妇至今仍居住在四十八个天井残存的祖屋里,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见到我们来了,杨思汉老人夫妇很是热情,带着我们去看遗留的古石刻、古井和残留的祖屋,并且给我们讲述了四十八个天井地名的来历,以及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汝岱同志也出生在距离杨家祖屋300米的房子里的故事等等。

一、四十八个天井地名的来历

在川南地区民居中,天井是由四面房屋、或三面房屋另一面围墙、或两面房屋另两面围墙围成的一个中间露天空地,其地面地板往往由石板铺成,具有采光分雨排水等功能,有一个天井就有一个四方闭合的院落,天井是四合院或四方闭合院落民居的代名词。据杨思汉老人讲:在清朝康乾时期,杨氏先辈迁徙在此定居时,在植被茂密、杂草丛生的山肩台地上发现了大片房屋地基遗址,遗址中有四十八个天井,因此就把这个地名叫做四十八个天井。杨氏先辈将遗址地基石料清理出来建造了杨家祖屋,同时也开垦出了大片良田,这些良田至今仍然被称为“天井田”。

二、四十八个天井遗址古遗存

经过实地考察,四十八个天井遗址在两个时期(朝代)留有古遗存:

1、清朝康乾时期古遗存,主要为残留的杨家祖屋(祠堂)。杨家祖屋大部分已毁。杨思汉老夫妇居住的右厢房木结构保存较好,木雕窗花残留,繁缛浮雕风格的木雕花板床也具有清中期的工艺特征。左厢房不存。正堂屋仅残留数十米长的背墙和屋前台阶石梯,背墙由硬度较大的块石干打垒而砌成,厚度约50厘米,背墙内壁糊泥抹灰痕迹可见。在正堂屋背后数十米,是杨家祖坟地。

2、北宋元祐时期古遗存,以有纪年的石窟祭祀人物石刻为主。在杨家祖坟地背山山脚下,有远古时期崩塌的巨石,其石质坚硬。宋时先民在此巨石下部顺石纹开凿一石窟,石窟壁上高浮雕坐姿人物三尊,男像两尊女像一尊均身着中原服饰,两尊男像身着官服官帽,应是先民祭祀的祖宗人物像,在石窟右侧上部题刻有纪年:元祐三年(1088)八月。在石窟巨石右侧紧邻的另一巨石下部,有一坚硬石块突出,石窟人物石刻正好面对它,且相距只有两米左右,宋人在这一石块上雕刻了一只较大的兔形动物,陪伴守护石窟。除北宋石刻遗存外,在四十八个天井遗址上,还发现古井一口,石质柱础两只。这两只柱础呈顶圆、腰三层八棱夹两层八边圆弧、底四方形简意雕刻,与杨家祖屋屋基条石素纹打刻风格一致,但与清中期柱础繁缛浮雕风格不同。对四十八个天井遗址北宋时期古遗存,笔者有以下思考:一是,元祐三年石窟人物石刻服饰具有汉服特征,石刻应为中原氏族先民凿刻,不是铁山獠人所为。二是,两尊男像官帽石刻纹具有唐朝特征,即帽翅短(宋代则长),但其官帽官服纹饰尚需权威专家判定。三是,三尊人物石刻与兔形石刻蕴含着密切的联系和故事。四是,石质柱础雕刻纹饰蕴含着朴素的天圆地方、太极八卦的道家思想。五是,北宋元祐三年石窟石刻,具有丰富的唐宋文化内涵,县内稀见,建议县政府将其纳入文物保护点。

三、四十八个天井地名之谜

四十八个天井地名所蕴藏的最大的谜团,就在于这里及毗邻乡村广泛流传着后汉皇帝刘暠(刘知远)和李三娘的历史传说(《白兔记》)。四十八个天井古遗址是刘暠及其家族后人居住过的地方吗?“传说真时真亦假”。光阴荏苒,从清中期到现在250多年过去了,这个传说的谜底究竟是真还是假?经过对遗址的实地考察结合对相关史料的查阅分析,笔者试图拨开迷雾。

(一)、唐末五代时期有沙陀族人定居于威远穹窿(铁山)低山区

唐朝末年是军阀割据时期,沙陀人骁勇善战逐渐成为了军阀割据的主要力量。据《新唐书·沙陀传》、《新五代史》等记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沙陀酋长朱邪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率领部落三万户东迁归唐,吐蕃派出大军前后围追堵截,沙陀部众且战且走,由洮河进至石门关,前后数百战,杀吐蕃军无数,朱邪尽忠战死,余部万余人由朱邪执宜率领进入山西代北地区,得到唐朝灵盐节度使范希朝的收留,屯守神武川之黄花堆,部落改号为“阴山北沙陀”。唐宪宗元和五年,讨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朱邪执宜奉命以骑兵七百为前锋,所向有功,战事平定后,因功迁蔚州刺史。元和九年至十二年,唐朝发动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战役,长庆元年再次讨伐成德节度使,朱邪执宜均率所部参加,立有大功,此后入朝留任宿卫,被拜金吾将军。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柳公绰上奏授朱邪执宜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此后,朱邪执宜之子朱邪赤心,承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唐懿宗咸通十年(869),朱邪赤心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官拜单于大都督、振武军节度使、徐州观察使,赐名李国昌(?-887)。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李国昌之子李克用出兵镇压黄巢起义军,收复长安,军功居首,升李克用为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等,任命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同年十月,李国昌去世。乾宁二年(895),长安危急,李克用击败王行瑜,唐昭宗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唐末另一军阀朱全忠被封为梁王。天复四年(904),梁王朱全忠迫使唐朝廷迁都洛阳,改年号为天祐,李克用认为梁王挟天子迁都改元,不予认可,而继续使用年号天复。晋梁割据,对峙乱战。

五代是军阀武将称帝时期,沙陀人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先后在中原称帝。天祐四年(907),朱全忠灭唐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907-923),改年号为开平元年。李克用则将天复七年改称为唐天祐四年。天祐五年(908),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885-926)继位。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称帝灭后梁,改国号为“唐”,史称后唐(923-936),定都洛阳。天福元年(936),石敬瑭(892-942)在契丹军援下称帝灭后唐,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936-947),先后定都洛阳和开封。石敬瑭早年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后跟随岳父李嗣源转战各地,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在后唐灭后梁之战和后唐庄宗李存勖统一北方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帮助岳父李嗣源(后唐明宗)夺下皇位。石敬瑭借契丹之力问鼎中原的代价,是以割让中原幽云十六州国土、每年进贡布帛30万匹、并且俯首称臣做交换的,石敬瑭因甘当“儿皇帝”而遗臭后世。后晋开运四年(947),契丹破开封,虏走少帝石重贵,后晋灭亡。刘知远(895-948)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先延用石敬瑭年号,将开运四年改称为天福十二年,定都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947-950),改名为暠,后改天福十三年(948)为乾佑元年。刘知远早年追随石敬瑭,在后唐明宗李嗣源部下作战,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获石重用。后唐清泰三年(936),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称帝建国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后汉王朝掌控中原仅四年。虽然刘知远称帝在位仅两年,但是因为他驱逐契丹稳固中原而受到后世崇敬。刘暠皇后李氏(李三娘、913-954),才德兼备,助刘知远建国称帝,刘暠死后,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太后。郭威(904-954),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是后汉开国功臣,出任枢密副使、检校司徒,官至宰相。刘暠病逝,郭威和苏逢吉成为顾命大臣,辅佐隐帝,郭威出任枢密使,掌管兵权,为后汉的稳定立下了大功。隐帝与宠臣郭允明等密谋诛杀郭威,李太后阻止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隐帝不听,由于密谋败露,迫使郭威反汉,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被宠臣郭允明所杀。郭威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随后郭威北上出征契丹,途径澶州,士兵兵变黄袍加身,郭威返回汴梁,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夺得国政。翌年(951)正月丁卯,郭威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951-960),定都开封,改年号为广顺。郭威尊李太后为母,太后诰曰:“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剪除祸乱,安定邦家,讴歌有归,历数攸属,所以军民推戴,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载省来笺,如母见待,感认深意,涕泗横流。”刘暠的女儿(永宁公主),是宋太祖赵匡胤皇后宋氏之母。

戍边荣州威远的唐朝威远军,在唐末时有沙陀族兵将进驻,并定居于威远穹窿(铁山)低山区。《唐会要》在剑南道荣州条目下记载:“威远军,贞观六年(632)六月置。”。《新唐书》在荣州条目下记载:“有威远军”。唐朝置荣州和威远军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掌控铁山盐铁战略资源,屯兵戍边镇抚铁山夷獠。据《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嗣本条目下记载:“嗣本本姓张氏,雁门人也,世为铜冶镇将。嗣本少事太祖(即唐末将领、后唐太祖李克用),太祖爱之,赐以姓名养为子。从击居庸关,以功迁义儿军使。从破王行瑜,迁威远军使。从攻罗弘信,以先锋兵破汤阴。从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破潞州夾城……”。据王行瑜史料记载:李嗣本“从破王行瑜”事件,发生在唐昭宗(李晔)乾宁二年(895),王行瑜联合李茂贞等攻入长安,谋废昭宗,李克用率军南下勤王,破王行瑜。李嗣本从讨王行瑜有功,而“迁威远军使”。由于罗弘信卒于昭宗光华元年(898),因此李嗣本 “从攻罗弘信”事件,应发生在乾宁三或四年(896-897),此时李嗣本应为威远军使。至于李嗣本“从庄宗破潞州夾城”事件,据史料记载发生于唐亡之后,即唐昭宗天佑五年(908,后唐初仍然使用天佑年号)。据此可知,在唐昭宗乾宁时期(894-898),威远军建置仍然存在。由于禁军威远营军使职位等级较高,且禁军不能擅自离开京城对外作战,加上李嗣本“世为铜冶镇将”的身世背景,因此笔者认为:李嗣本任军使的这支威远军,极有可能是戍边铁山的唐朝威远军,即李嗣本这时仅为“铁冶镇将”。戍边的唐朝威远军,亦很可能消亡在唐末残酷的征战中。(请参阅笔者《唐朝威远军简介》一文)。据史料记载,李嗣本战殁于后梁贞明二年(916)。笔者亦认为:李嗣本可能是戍边荣州的唐朝威远军的最后一任军使,跟随李嗣本进驻威远军戍边的兵将中,肯定不乏沙陀族人。也是李嗣本将威远军主力带离铁山,参与保卫唐王朝的战斗。虽然唐朝威远军主力在唐末征战中消亡了,但其留守的残部及其家属中的沙陀族人在铁山定居下来,在战乱动荡的五代和长期和平的宋朝时期生存繁衍。

(二)、四十八个天井遗址在晚唐五代两宋时期可能是沙陀族人的聚居地

元祐是北宋哲宗(赵煦)皇帝的第一个年号,元祐三年(1088)距离宋朝建国(960)不足130年,距离五代后汉建国(947)也仅140余年。如果按照20年一代人算,从元祐三年起往上推7至8代人,那么这些人的生活年代大致在五代时期。深入分析研究四十八个天井遗址石刻,以及细品《白兔记》剧情人物故事后,笔者认为:①北宋元祐三年石窟石刻表明,定居在遗址上的宋人,在这里生存繁衍,延续了较多的世代,其凿刻祭祀的先辈(上推7-8辈),很可能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并具有高贵的身份地位。②北宋元祐三年石窟石刻人物和兔形动物,与《白兔记》中出现的人物动物十分相似。在石刻人物中,位居中间的(父亲)似乎是刘知远,其右侧(母亲)似乎是李三娘,其左侧(儿子)似乎是咬脐郎(隠帝),人物石刻面对的是兔形动物石刻,三尊石刻人物似乎是因石刻兔形动物而相会。刘知远由平民到皇帝,他和李三娘传奇的爱情故事,经过后汉后周和两宋长达300多年的社会发酵,在宋末元初由刘唐卿改编成《刘知远白兔记》南戏,进而衍生出剧情相同的京剧和川滇湘豫等地方剧种和剧目,从而使李三娘这一坚韧不屈、苦尽甘来、悲喜交加的妇女典型,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需要指出的是,北宋元祐三年石窟石刻比南戏《白兔记》早近200年,清中期杨氏先辈定居四十八个天井遗址时,正是发现石刻与《白兔记》的相似,才认为刘知远和李三娘曾经生活在这里,从而有这一传说至今流传。③四十八个天井遗址在晚唐五代两宋时期可能是沙陀族人的聚居地。刘知远是沙陀族人的英雄典型,可能是居住在四十八个天井遗址上的沙陀人或刘知远刘氏宗亲,在北宋元祐三年凿刻了先辈人物造像以供奉祭祀。④四十八个天井(晚唐五代两宋时期)宋人聚落,可能焚毁于元军屠蜀的南宋末年。

陈廷德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附录:

昆曲名段《白兔记》

五代时,沛县沙陀村人刘知远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将继父家业花费至尽,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而李三娘的哥哥李洪一及其妻子却嫌贫爱富,坚决反对招赘刘知远。李大公不听,还是招赘了刘知远。不久李大公夫妻相继去世,李洪一夫妻便百般虐待刘知远及李三娘。两人设计,令知远去看瓜园,让瓜园中的瓜精害死知远。而知远战胜了瓜精,并得到了兵书和宝剑。知远知道家中已呆不下去了,便告别了三娘,去分州投军。初在岳节使麾下做一更夫,后岳节使也看出知远有帝王之相,便招赘知远为婿。后刘知远屡立战功,加官进职,一直做到九州安抚。而三娘在家受哥嫂折磨,白天到进边汲水,晚上在磨房挨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只好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兄嫂欲害死咬脐郎,将咬脐郎抛入荷池中,幸被家人窦公救起。三娘为了逃避哥嫂的迫害,便托窦公将咬脐郎送到知远处抚养。十五年后,咬脐郎长大成人,刘知远命咬脐郎率兵回沙陀村探望生母。咬脐郎屯兵开元寺,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李三娘相遇。咬脐郎知道李三娘便是自已的生母后,便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遂带领兵马回到沙陀村,与三娘团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