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代佛造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头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头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头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头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石雕菩萨头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6到7世纪 彩绘菩萨头像6-7世纪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高37厘米,宽21厘米菩萨发髻为大波浪纹,顶部梳髻。菩萨脸部圆润、面目清秀,双耳饰花式耳环。
中国国家博物馆 6到7世纪 彩绘菩萨头像6-7世纪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高28厘米,宽13厘米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
高28厘米,宽17厘米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
高20厘米,宽12厘米菩萨头束发, 发髻正面饰花。面部略显丰满, 长眉、细眼, 高鼻,小口,五官集中于面部中央,面带微笑。
中国国家博物馆 6到7世纪 彩塑佛立像5-6世纪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高43.5厘米,宽18厘米此尊佛像发髻为大波浪纹,面颊丰颐,曲眉秀目,高鼻、纤口, 双耳长垂。身穿通肩大衣,衣纹简洁流畅,衣质轻薄,有丝绸般质感。佛像身体轮廓清晰,姿态优雅。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比丘法律造泥佛像唐高11.5厘米,宽9.8厘米此像正面为三层宝塔和佛、菩萨、天王像,背面题记为“大堂□永□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保佛□部供养法界众生铭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唐 (618—907年)高9.5厘米,宽6.5厘米此像为上圆下方形,正面有一佛二菩萨。佛像下面有小字:“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从缘灭,大沙门所说。”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普同等共作。”佛像肩部较宽,衣服紧贴身体,衣褶较少,是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风格的体现。有学者认为,这是依照唐代使臣、高僧从印度带回的新模本所造。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地藏菩萨泥佛像唐 (618—907年)高7厘米,宽5.1厘米地藏菩萨半跏趺坐于高莲座上,右手托五道光束,五道光束的另一端由上而下分别为带头光的天人、双手擎日月的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即六道中的五道,表现出地藏菩萨将要度尽六道众生的职能。这类造像多见于初唐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 善业泥佛像唐高14.5厘米,宽10厘米此像正面为一佛二菩萨像,其衣服紧贴身体,仅在衣服边缘刻画衣纹。佛像下方是香炉和两只相向而卧的狮子。背面有题记十二字:“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这类善业泥佛像主要是根据初唐时期玄奘、义净等高僧赴印度所带回的佛像模本制作的。有人认为,这类佛像是唐代僧人圆寂后,将骨灰和泥铸成佛像,藏于塔内,所以称为善业泥。还有人认为,这类佛像是作为“善业”而压制的泥佛像,用其来供养佛塔,可以获得真理和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