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哈佛路揭秘:如何靠不出彩的标化成绩逆袭哈佛
中国人对于“状元”有长达千年的情节,“金榜题名时”更是无数人和家庭梦寐以求的幸福时刻。毫无疑问拿到哈佛的offer是现下的“金榜题名”,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2015年RD阶段被哈佛录取的Frank,为我们分享他阶段性成功背后的故事---初到美国连pizza都不会定的无助,10门课程6门拿B的沮丧、参加辩论赛时被嘲笑英文能力时的难过,以及连续数年为议员做助理的坚持、亲历加州通过同性恋法案时的民众浪潮、还有主导制作视频呼吁亚裔投票并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时的春风得意......
和我们的传统印象不同,Frank并非“学霸”---虽然手握托福107和SAT2150,但这样的分数远不足以支撑哈佛的光环,而戏剧性的是,在Frank申请的七所藤校中,也只有哈佛伸出了橄榄枝,其他六所都发出了拒信。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事---一个被清北录取的学生却被人大复旦等拒掉在我们的认知体系里是有些不合逻辑的。
我们在本文无意探讨名校独特的申请口味,只希望传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做你自己。怎样才是“做你自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Frank都做了些什么。
Frank高中就读于美国一所很一般的学校,在这所不大的学校里,600左右的在校生中竟然有100多的中国学生。初到美国时,对于连pizza都不会订的Frank来讲和中国人打成一片显然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主动和老师讨论问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舞会、甚至参加辩论赛。
你能想象一个中文都说不利索的老外和中国人同台竞技,非常吃力的试图在辩论赛中说服对方吗?结果一定非常惨烈,而这正是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当初经历的。
“在辩论赛临近结束的时候,裁判员直接告诉我说‘请说慢点,事实上我完全没有听懂你在说什么’”Frank笑着告诉我们,表情轻松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事情有了转机是在Frank敲开了华人议员赵美心的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为她做助理的机会,从此以后Frank便每天下课后驱车1小时到议员办公室实习--处理的无非是诸如接打电话这样的琐事,可就是这份对琐碎的坚持帮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州政府的运转,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对于政治的热情。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奥巴马的支持同性恋法案,但早些时候加州通过类似法案的时候我就处在舆论漩涡,大量对此法案不满的民众打电话到议员办公室要求其做出解释,而我作为炮灰总是要被推出去挡枪的”,Frank笑着聊到。
在积累了一些政治常识和自信以后,Frank联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制作了一个叫 “Hand of Power”的视频,内容是呼吁亚裔积极行使投票权,而不仅仅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关心闷头做自己的事情。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了13W的点击,并吸引了包括NBC在内的主流媒体的关注,Frank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不再略显沉闷,转而有些兴奋,这大概是他高中生活中最绚烂的一笔。
当Frank在议员办公室耐心接听每一个抱怨的电话的时候,当他在熬夜和团队修改视频的时候,他大概没有意识到所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已经在帮他铺砌通向哈佛的道路。
申请季来临,Frank已经准备好了托福107和SAT2150的标化分数,虽然这样的分数和顶级大学的门槛相比还略显苍白,但他还是精心准备了文书并投了所有的藤校。
一开始迎接他的并不是惊喜,而是失望:满怀希望的打开电子邮箱却收到一封封藤校的拒信,对一个18岁的少年来讲并不容易承受。直到那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打开邮箱的时候一封来自哈佛的面试邀请静静地躺在那里,他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经过一段如履薄冰的准备,哈佛的面试如约而来。Frank回忆说,哈佛的招生官盯着他的文书沉默片刻,便围绕着他在文书中着力描述的“政治经历”展开提问。一个个问题都非常宏大甚至尖锐,日报君(ID:testdaily)随手记了几个如下:
试评价一下中国的政治体制?
请对比美国政治体系和中国政治体系?
什么是民主?
中方和东方民主的区别在哪里?
政府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政府存在?
这些问题扔给中国学生的话其实并不难,因为中学的政治课本里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孩子们不需要思考,背下来就可以应付考试了,相信每个参加过会考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当这样的问题由一个坐在你对面的哈佛招生官提出并盯着你等待答案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极富有挑战性。
“我从一开始就处在有政府的情境下,就好像我们生来就被空气包围一样,从来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政府会是怎样”Frank对这些问题评价到。
除此以外,他并没有多谈自己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但我们认为,哈佛在乎的并不是回答本身,因为这样的问题宏大到根本不是一个高中生的认知体系可以承受的,哈佛在乎的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展现出来的思考力,是不是符合他们想找到的人。
最后的结果当然如你所知,Frank成为了哈佛2015年录取的不到10个中国人中的一员。
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并不能停下。
Frank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最大的亮点是他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学霸”。如你所知,大陆考生中2300+却在藤校申请中颗粒未收的并不鲜见,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哈佛会青睐这样一个标化成绩并没有优势的孩子。
听完故事后我们大概已经有了答案:所谓活动只是表象,哈佛真正在寻找的是活动背后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思考力,以及不惧困难等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活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活动是你热爱过、思考过、真实过。
如果对课外活动一定要有一些选择的倾向呢?Think Tank Learning的首席学术专家,也是Frank长达三年的顾问老师张歆博士认为,在以兴趣为导向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选择那些有机会影响更多人的活动。同时她表示,千万不要把申请成功当成终点,从塑造更好的自己、影响更多人的高度来准备大学申请,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这不也正是有益于长远发展的吗?
从事情的另外一方面看问题,我们发现Frank的成功申请并非偶然。
在一所中国学生多达六分之一的小型高中里,和中国学生扎堆做事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而主动和native打成一片却需要足够多的勇气。Frank选择了后者。不管是艰难的学习订pizza,还是辩论赛上被公开鄙视,亦或是买着蹩脚的舞步参加学校的舞会,每一件小事对于一个初来乍到英语不强的少年来讲都不是容易的选择。
事情虽小,但其中折射出来的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相信带着这样的品质Frank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迈出更优雅的舞步。事实上,当初嘲笑Frank的那些中国同学们,大多数都去了社区学校,进入名校的寥寥。
如果你只听故事的前半段:初到美国因为语言不会订pizza、10门课程6门拿B、SAT并不一骑绝尘,相信绝大部分人不会认为Frank会有一天走进哈佛---哈佛得是多牛的大神才能进的啊,况且听说哈佛是分数控哟,2300+以下根本没戏哟...... 这是我们通常对哈佛的印象,事实上你也时时刻刻被各种各样这样的“印象”所束缚,束缚你飞向更远的天际、更高的天空。
刚刚过世的诗人汪国真有一句著名的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事情发生前,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事实会是怎样,你需要做的不是猜测、担忧、揣度或者自信满满,而是以谦卑的姿态做好每一件事,打磨每一个细节。如此,美好的事情终会发生。
以及,名校的录取口味究竟是怎样的?被哈佛录取却被其他所有藤校拒掉,并不符合我们惯常的逻辑。这恐怕就不是Frank的个例所能解答的了,从他的故事里我们所能确定的,就是 to be true with yourself.
少年得意是福也是祸,祝愿Frank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本色,继续做真实的自己。
以上是小编对讲座的总结与思考,认知所限有不准确不恰当的地方请包涵,欢迎更多讨论以及向我们分享更多故事。
本次活动由睿途教育联合Think Tank Learning联合举办,ThinkTank Learning是来自美国本土的著名升学辅导机构,Frank同学本人也长期由其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