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文征明(二)
文征明(1470一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传世画作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云壑观泉图
嘉靖辛卯(1531年)作。钤印:文徵明印、衡山、停云。题识:嘉靖辛卯夏四月,写云壑观泉图。征明。签条:宣统辛亥十月上虞罗振玉审定真迹。钤印:振玉之印。鉴藏印:戴培之鉴藏书画印、角茶轩收藏书画之印。
山水图
江南春倡和图 手卷 纸本 23*235cm
青绿山水
沈周作水不作鱼鳞细皴,勾线曲折而婉转如意。文氏此图写流瀑奔泻急湍之妙,兼赵伯驹赤壁图之诀要与沈氏用笔之长。全图由溪流分隔为四层,近处二层作树均巨大,墨色浓重,且枝叶前后相连,是为近景,则观赏时由近而远,自然层次分明。
近处山道长松杂树旁四位高士,分成二组,作且行且语情状。山爆由远处山谷分三处奔泻,逐渐汇聚而倾注于上游源头。溪流正中,有巨岩矗立,使溪流一截为二,再成急瀑,与右侧另一瀑布齐注于中溪,溪中散石点落,则见波澜湍流,四散奔逸。中景溪岸又窄,水流奔流于石罅间,岩岸上或倚或立,众木成林。此时水流写法更为细腻,多随流向,萦回流转,各尽其态,最见构思不易。流至近处渐成壮阔,仍见洋洋浩渺,令人目眩神移。
停云馆言别图
王宠常随征明游,互作酬唱,此作为其将赴南雍,言别时作赠者,“履仁”,宠字。时为辛卯五月,文征明六十二岁,王宠三十八岁,另本署年为四月。
图中柏槐三株,枝枒虹结,皮老苍藓,右后为古松一株,高耸入云。树枝的伸展与相互穿插,树节的夸大明晰,为文氏晚年画法的一大特色。二高士踞坐左侧石岩上,一人端穆,另一人则旷达萧散,即征明与王宠的写照、二童捧物,隐立于树后。设色不多,以浅锋为主,树皮、人面、土坡悉用赭石染,赭墨分,仅一人衣略作朱色。诗云:春来日日雨兼风,雨过春归绿更秾,白首已无朝市梦,苍苔时有故人踪。意中乐事樽前鸟,天际修眉郭外峰,可是别离能作态,尚堪老眼送飞鸿。
楼居图
图作于嘉靖癸卯秋七月,文氏七十四岁,全图笔笔用心,允为晚年得意之作。
门前一湾流水,前有垂杨,过木桥即为园门,园由砖墙围成。四周林木茂密,间见荆棘,树叶或圈或点,浓淡相互掩映,极富变化。中有小道,可通楼居。楼头二高上对坐,四面开窗,可赏览景色。一童捧茶来,方欲品茗清淡,写文人高逸情景,尽在其中。用色不多,以浅锋为主,以草绿点叶或偶染山石,用笔挺健而不夸张,在苍劲中得醇厚之趣。近山清淡远山浓郁也为沈周习用方法。题诗曰:“仙客远来好图居,窗开八面眼眉舒,上方台殿隆隆起,下界云雷隐隐虚。隐几便能窥日木,凭栏真可见扶余;总然世事多翻覆,中有高人只晏如。”是为南坦刘先生谢政赋归,征明写此为赠,贺其高卧田园。
江南春图
这是文征明晚年工笔中的精品,用笔细而醇雅,洵文人画之极意。款署嘉靖丁未,征明七十八岁。
倪瓒作江南春词,倪为吴人,故吴中人士和者极多,为一时风尚。近处坡岸作树三株,一直一斜,右旁并立一树,与左侧二树遥为呼应。树头新绿初成,花尚未发,一高士鼓桴湖中,正领略春天景色。中景在杂树中,一楼耸立,楼头桥旁,垂杨低桠。远景为一抹远山,山下谷口,洲堵相连。用色类小青绿,坡岸用赭石染,上罩石绿,新叶也以花青点成,柳枝等虽未点叶,用色渍染,均富春意。
听泉图
款未署年月,除征明诗外,尚有王守王宠兄弟和诗,文征明于四十九岁二月,曾与王守、王宠等游惠山,于二泉亭下品茗,作有惠山茶会图,此图可能也作于五十岁前后。
画一高士着朱衣,坐于流泉旁,树以细笔点写,或胡椒、或芥字、或平头,有苍茫朦胧意。远树以云烟烘断,尢能得飘渺之意。近树先以淡墨点叶及画干,以焦墨覆盖,更显浓郁深秀。远景不作繁琐,仅见清泉从山口入,两岸水边微见萋草,山石皴笔不多,用墨多次渍染,得其坚实厚重,深具王蒙笔意。石桥架于两岸,小溪则曲折而下,水流至此方始湍急,高士侧耳凝神,与泉声相应。树干用赭墨,山石在赭石上以草绿螺青分染,凝重之气,直透眉宇。征明诗为:空山日落雨初收,烟树沉沉水乱流,独有幽人心不竞,坐听寒玉意迟留。
雨余春树图
款署丁卯十一月七日,文征明年三十八岁,署名文璧。时为濑石所写并补诗。
近处有山路,坡陀叠起,古松三四,错落箫疏。茅亭前两高士策杖闲话,另一人则倚坐桥上,桥下流水淙淙,正在“耳中流水眼中山”赏心悦目的景色之中。中景平岸参差,坡脚间以巨石。岩际谷间,木桥相连,松林深处,水榭草屋六七间,游人点缀其间。远处一山崇起,顶平壁峭,皴笔不多,略见矾头,以苔点簇成小树,与山腰密林相连,山脚远处的松林淡淡化去,尽在烟中,是雨后的写景手法。全图师沈周青绿山水法,以赭石染平台山坡,以赭墨分面,再以青绿分染,使层次分明。人物林木用笔尚稚拙,为初期作品面貌。诗为:雨余春树绿阴成,最爱西山向晚明,应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遥见白烟生。
晚春高树
古树五株立于堂前,树皆枝干粗壮,叶作夹叶或以苦绿点成。石绿染成之平台二高人寂然对坐,流水从身后石桥下流出,在山岩脚处得见波光粼粼。近处坡岸依小山有小迳可达草堂,堂后山谷洼处,一道清瀑分三段流下,时见遮断,且夹巨石以增险峻。对岸林木茂密,一小童行于山径间,山路行回曲折,穿林而过可达山之颠处。山中腰有茅亭,亭后林木矗立,由山腰直连峰顶,将峰头自然间隔,使成变化。远山不着色,淡墨渍成,别见雅韵。
全图皴笔不多,苍劲有力,用青绿重色,然石脚用赭,石面以石绿由上下染,破以石青,色彩明丽。石罅均作苔点,浓墨点就后待干再以苦绿或石绿破之,使墨色不致因浓重与全图色调不能协同。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文嘉在跋文中指出;先时吴中有士人家藏有赵伯驹后赤壁图(赵伯驹为南宋青绿山水名家),当道欲献予时宰(时严嵩当权,嵩与其子世蕃好蓄藏,天下名画,均刻意求得,相博王家即以清明上河图弗予而系岳),而主人吝与。征明语之,岂可以此贾祸,吾当为之重写,或能存其仿佛。所以衡翁此卷,乃为友人而仿赵画作成。构图依原卷大要,然用笔的苍劲,赋染的淡雅得宜,不失衡翁的精神。
依款署戊申(一五四八)七月既望,征明应为七十九岁。今另有文征明赤壁赋图,既谓赤壁赋图,应概括前后赤壁二赋,然除卷首有白露横江,鸟鹊南飞之意境外,其他内容,大致相同,仅用色作大青绿略为相异,款年署丙戍,征明五十七岁,按五十七岁那年,征明正自京师南归,是否能作此图,应可存疑。
图为全卷中之四、五、六、七、八诸段。局部1描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雄奇山势,苏子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葺,所芸的“二客不能从焉”,图中可看到苏东坡一人立峭壁上,俯视江水激浪,生壮阔之情,因此“划然长啸,草山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在壁腰以勾云烘断,象征山岩的高壮,岩旁秋树下偃复起,正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景像。
第六段描述“反而登舟,放手中流,……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江前为山岩突起,江树连岸,江中披头巾者为苏东坡,前坐为客。鹤从东而西掠,仿佛在座者方凝目于江中景色,尚不知鹤将飞掠而来然。局部3在松后作草堂,苏子正酣卧其中。左侧亦即原卧的屋舍,以枯树、古松、秋叶等相隔,苏子梦见道士,羽衣翩跹,悟即为飞鹤,著朱衣启门而视者,即骛悟的苏东坡也。长卷作故事性的记述,所以可用重覆的手法处理内容和构图,这是古来相传表达画卷的基本观念。
水浪和卷云,用勾勒法,尤其江面的波纹,作鱼鳞纹细细勾出,都是唐宋以降的传统技法。青绿山水设色既重,山石皴法不宜大繁,从衡翁此卷仅勾大的轮廓而不作细皴,便能了解原意。只是衡翁不欲用色太重,将笔趣掩蔽,想来还求作品能表达出自己的面貌,也许这便是笔墨用色处与原画不同的所在。
清秋访友图
以小青绿法写成,两高士一着红衫,一着赭黄,坐高冈相互清谈。近树二株为夹叶,一为苍老古树,童子一人,携琴立于树下。冈后树也多以夹叶法作成,右侧微见山径小道。高处有一亭,数道瀑布从远山直奔而下,汇成溪流,颇见壮阔,至近处方成湍急,似觉淙淙有声。远山危岭高幛,山脚见松林,山石以细笔擦皴,虽皴笔不多,苍劲醇厚。因为秋景,故山石均用赭染,并点秋叶,山头以绿分,在秋意中又见明净之美。
绝壑高闲图
已卯四月望,文征明五十岁写此图。巨幅,用笔劲朗,为文征明师学沈周粗放一体之典型风格。
高士趺坐山岩平台,神气清远,以头部的比例而言,身形略高,然两袖宽阔,又似正确。旁立一童捧书侍立,岩下石桥前,友人携杖来会,正欲至此林泉胜境,把臂清话。
山瀑见于双壁之隐蔽岩后,前岩壁际,老树或欹或斜,一作夹叶,一作芥字点,枝干挺雄劲拔,右侧也是绿阴浓垂,合成天幕。山石勾成后作横皴,具沈周笔法中披麻兼斧斧之遗意。瀑布冲激有力,回成水纹,水纹流动自然,颇见水势奔腾之妙。用浅锋法,赭石以外偶以草绿染叶,淡雅而不损笔墨韵味。此图不如八十岁所作古木寒泉之简练,用笔之妙,实异曲同工。
赤壁胜游图
文征明七十九岁时曾分作前后赤壁图卷,而另又有赤壁赋图卷,精工之甚。八十六岁时又曾作书画赤壁赋卷二日雨夜,与朱朗赌棋不胜,且书后赤壁赋偿负。可见其一生所作此类书画甚多。
图作苏子与客行舟赤壁之下,石壁峻峭直立,水波萦回岸壁,间有垒石丛树。皴作披麻,石壁以赭石染、以浓赭分,坡岸则略施轻绿,以求变化。远山一抹,烟树凄迷,写出江面之浩瀚广阔。用景不多,布置格局却以清雅取胜。无款,有征仲朱白印各一。
文氏作品中伪作甚多,朱朗仿笔,多托征明之名以售。有客遣童子,拿币子朗求征明膺本,误送文宅。文征明笑而受之,且言“我画真征仲,聊当假子朗。
惠山茶会图 纸本 21.9*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文徵明与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在山下井畔饮茶赋诗的情景。作品运用青绿重色法,构图采用截取法,突出“茶会”场面。树木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并运用主次、呼应、虚实及色调对比等手法,把人物置于高大的松柏环境之中,情与景相交融,鲜明表达了文人的雅兴。笔墨取法古人,又融入自身擅长的书法用笔。画面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插,流畅中间见涩笔,以拙为工。
湘君湘夫人图 纸本淡设色 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湘君与湘夫人,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创作的。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
西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