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三个“本质”,你的成长会走上质变之路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松浦弥太郎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分享关于成长的三个认知,分别是:烦恼的本质、对话的本质和成长的本质。
遇到开心的事,你就开怀大笑,满心欢喜;遇到平淡的事,你就郁郁寡欢,毫无激情;遇到烦恼的事,你就态度消极,满脸沮丧。
看到没?
境遇不同,我们的心情就会随之改变。
但还有一些人恰恰相反。他们不太把别人的称赞当回事,对于任何好结果也不太留恋;他们也不把别人的诋毁当回事,对于不好的结果也欣然接受。
所以,情绪的好坏,只在于你对事物的看法。
一个好心态,足以解决人生80%以上的烦恼。
所以我们要努力期待一切、享受一切,让自己朝着充满期待的方向前行。
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比如,今天点的外卖很不可口,你要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食物?
是一边想着“难吃,真难吃”一边往下咽,还是带着“味道很奇特”的想法去品尝,又或是边吃边研究:为什么会是这种口味?为什么它跟你以往习惯的口味非常不同?
换句话说,你带着不同的“思想前提”,你对外界的感知,完全不同。
烦恼的本质是你的态度,解决烦恼的根本方法是注意你的态度,而不是注意环境的变化。
②
都知道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对话中,都在自说自话。
想要成为一个优质的对话高手,你必须了解对方看重的、担心的事。与对方价值观匹配的谈话,才能叫做“交流”。
比如,你的上司对文件的要求是:遣词造句。那么你在上报材料或者汇报工作时,就得注意这一点,尽量使用有逻辑、严谨的措辞。
你的客户心思细腻、常常对某些事项感到忧心。那么你商谈的重点就不是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什么功能和优势,而是针对对方的忧虑,给出明确的方案和建议。
再比如,有的人注重仪表、有的人非常守时、有的人对金钱计算很严格,你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看重的部分给予回应。如果你跟注重仪表的人算钱、跟守时的人谈着装、跟算钱的人说时间,那么等待你的结果可想而知。
了解别人重视的、担心的事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然后迅速确定自己能以何种方式进行应对,做到这些你才算一个成熟的沟通者。
偏执就能成功吗?
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
类似“这个人不怎么样”“他的想法有点偏激。”“我不喜欢那个工作。”这种观点,作者很少在成功人士身上看到。
真正的成功人士很少用偏见、否定的眼光去筛选、过滤人和事,而是以谦逊的态度不断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满意?”他们会优先考虑对方、公司和社会的需求,以此作为行动目标,开心地做一枚“世界机器”的齿轮。
前日本国家足球队金牌教练奥西姆说过:“球队需要多样化的球员。”这句话的意思是:球队需要的不是擅长射门、善于防守的“专家”,而是在球队有需求时能胜任任何位置的多面手。
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后,作者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拥有多样能力的人。
人脉、工作方法、生活方式,都被他们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不会意气用事地想“那种做事方式不是我的风格”,也不会傲慢地说“那种无聊的工作我可不干”。被多种工作打磨后,他们的能力矩阵也越来越丰富。这让他们能够承载更大的成功。
总结一下,标签化的思考是思想的大敌,它会让我们很难全面地看待事物。成长就是要站在底层逻辑往上看,不断尝试和磨练,最终修炼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