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透中医,只需一图。

原创 余浩 郑黎

如果说,中医分析人体、疾病及遣方用药只需一张图,你相信吗?

任之堂主人余浩独创“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作为医学指南针,将理、方、法、药囊括无余,围绕这一图可以谈中药、谈组方、谈病机、谈治法、谈医理、谈临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这张神奇的图~

●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

来源:《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第二版)》

肾阴为一身之阴,肾阴就是肾水,肾水在肝的下方,能够滋养肝木,这样肝木才能条达,又不会过亢。

肝藏血,没有肾阴的充养,肝藏血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人体肾阴为肝阴之来源。

肾水借肝气升发,上达于心,其中精微物质能够借心火化赤生血,同时肾之阴寒也能救济心火之亢盛,使之不过亢。

心火能够下移于胃,为胃的腐熟功能提供热量,有了心火的照耀,胃的腐熟功能才能旺盛。

胃气以降为和,胃气下降的同时,胃中阴分为肾阴提供补给,同时心火也会随胃气下降,来温暖肾水,使肾水不至于过寒。

肾阳立根于下焦,肾阳能够温暖脾阳,有了肾阳对脾的温煦作用,有了心火对胃的热量补给,人体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健全,中焦如沤才能得以体现。

脾之功能健全,才能将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上输到肺,为肺提供营养,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功能,将营养物质中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人体的皮肤和毛发,浊的部分向下敛降,滋养五脏六腑。

肺敛降浊性物质的同时,人体上焦的水气也被敛降,化为水液进入三焦,经三焦入膀胱而成小便。

膀胱为三焦水液所归,是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水液由此排出体外。其中一部分被再次吸收,入肾补养肾水。

从图中可以看出,心火的下移除了借助胃气的下降之外,还要靠肺气的收敛作用;肾阳除了温养脾阳之外,还能温暖肾阴(肾水)。

“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反映的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间的关系,所以定名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图来谈中药、谈组方、谈病机、谈治法、谈医理、谈临床,如果要强调其重要性,这张图将是我们学习中医之旅的指南针!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个案例。

一位网友发现母亲不断地用手擦眼睛,询问后得知,母亲最近出现溢泪症状(就是老百姓俗称的 “风流眼”),到户外尤为明显。初步查看后,泪小点贴附良好,泪道未见明显阻碍。征求我的治疗意见,我说了一个处方:

生牡蛎30g,枸杞子25g,白蒺藜20g,车前子15g。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内服,患者按此方用了7天后,症状好了一半。

随后处方调整为:

生牡蛎30g,枸杞子25g,白蒺藜20g,车前子12g,菊花15g,酸枣仁15g。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内服,又用了7天。患者室内室外都不流眼泪了,而且觉得眼睛看东西比以前还要清楚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治病的效果是很神奇的,并非所说的中医慢,辨证准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这几味药治疗 “风流眼” 会起效,他们是如何在人体产生作用的?想通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了!

回忆一下我们前面章节讲的内容:

1.肝气从人体左侧上升。

2.肝开窍于目。

3.肝藏血。

这三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下面我们结合指南针看看:

肾水随着肝气的升腾,进入肝脏,滋养肝阴,补充肝血;随肝气上升入心,既能济心火,同时也能补充心阴;随肝气上达于目,则双目湿润。肾水在肝气升发之力作用下产生的这些运动变化,是正向作用。另肾主封藏,能够收摄肾水,这样不至于因肝气升发,肾水升腾太过,这是反向作用。一正一反,平衡协调,人体心、肝阴分才能保持平衡,双目才能感觉正常,既不会干涩,也不会溢泪。这是人体的生理过程,是生理之道。

如果肾虚,封藏力不够,升发显得太过,则水湿升腾,肝经被肾水所浸泡,只好借其所开之窍排泄,就会出现溢泪!

第一次处方:生牡蛎、枸杞子、白蒺藜、车前子。

生牡蛎咸寒入肾,其性收敛,增强肾的封藏之力,从下焦入手。针对溢泪为治标,针对肾虚为治本;枸杞子补养肾精,针对肾虚为治本;车前子清利肝经水湿。这三药相合,一收、一养、一利,则病情可以控制。用白蒺藜,因为没有看到患者本人,老年患者,推测可能夹有肝风,所以加一味祛风的药,这样至稳至妥。如果临证四诊时无风证,可以不用此药,上三味药即可。

患者服用7 天后,病情只好了一半,按照常理,7 天应该治愈,只好一半,说明除了肾虚之外,确有肝风,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所以第二次处方加菊花,轻清之品,清利头目之风。很多人对加酸枣仁不理解,这是因为车前子服用7 天后,肝经水湿被清利的同时,容易出现清利太过,导致肝血生发不足,连带心血也会不足(肝不生心),用酸枣仁的目的,就是养心肝之阴,防止车前子用药过久出现伤心肝之阴的副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