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片、转片哪个软件好?
最近群里很多人都在问下载 captureone ,还有很多卖这软件的,更有很多所谓的“老师”讲 这是最专业的导片软件。
造成很多“大师” 认为 captureone 是最专业的导片软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数码后背相机都用的它,买数码后背相机一般都带苹果笔记本,大部分里面会有 captureone 与 苹果的Aperture ,很多大师都用数码后背喜欢联机拍摄,网络有很多大师拍摄花絮,大部分人可能在花絮视频里看到的是captureone 或Aperture。

1. 导片用什么软件全凭自己喜好,他们的区别用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不同照片放进不同软件会有差别,因为他们有一点侧重的设置,比方说:照片放进 camera raw 会稍微的加点锐化。
2. 如果一定要最好的,建议什么相机用什么相机的软件,佳能从5d2开始他们的DPP联机拍摄、遥控效果做的已经很好了。

其实这些导片软件像商品一样,只不过换了包装,抢占市场,至于计算方式多么高级,肉眼也很难分辨出效果。
至于讲哪个导片软件多么优秀的“老师”,他们可能只是靠百度活着。
以下内容来自歪博士
进入21世纪之后,RAW开始流行起来,不少数码相机厂商相继推出了支持RAW格式的高端机型,同时配套推出了相应的RAW处理软件,这无疑是摄影领域的一场革命。但是,由于各相机厂商采用的RAW格式各异,相应的配套软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基于RAW的摄影基本上呈现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
面对RAW这块不算小的蛋糕,ADOBE这个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霸主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据说,早在2002年,ADOBE便决定开发一套专门处理RAW图像功能,代号为“Shadowland”,这套功能开发出来以后,ADOBE并没有以一个专门的软件推向市场,而是作为PS的一个插件出现在2004年发布的CS版本中,这就是ACR。ADOBE的这种策略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以一个单独的软件推出的话,可能会使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渐渐摆脱对PS的依赖,同时有弱化PS图像处理功能的危险,将ACR以一个插件的形式与PS捆绑在一起的策略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既实现了对RAW的支持,又扩展了PS的功能,进一步巩固了PS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霸主地位。加之配套了不断升级改进的BR,完全满足了专业摄影师对RAW图像处理的要求。
在图像处理领域一直享有盛誉的苹果自然也不甘寂寞,经过精心研发,于2005年11月发布了面向专业摄影师的RAW图像处理软件——Aperture 。苹果的这一举动打碎了ADOBE当初的美梦。Aperture作为一个独立的处理RAW图像的软件,相比ADOBE的BR--ACR--PS链条来讲,更为简洁,更为专业,得到了许多专业摄影师的认可,构成了对ADOBE的很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争夺专业摄影这块市场,ADOBE不得不冒着其麾下各软件之间功能重叠、相互倾轧的风险,将ACR与BR的基本功能予以整合,换了一个马甲—— Lightroom来迎合专业摄影师的胃口 ,该软件于2006年1月率先在MAC系统推出测试版,7月又推出于WINDOS系统的测试版,2007年2月,正式版开始发售。
有两个细节我们应该感受到ADOBE与APPLE这两大对头之间背后的博弈:ADOBE为何首先在MAC系统推出LR的测试版?毫无疑问,明显是冲着MAC系统既有的Aperture;2008年2月,正值LR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APPLE推出了Aperture的升级版本,更为戏剧性的是,升级后的Aperture降阶为199美元,而LR当时的公开售价则为299美元,刚好相差整整100美元,这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