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唐代彩粉天王俑镇墓兽

2009年4月下旬,在梁原乡傅家沟村一农田改土工地上暴露的一座唐代砖室墓中,出土了铜、瓷、陶文物52件,其中各类彩陶俑计26件之多,有天王俑、牵夫俑、女侍俑、操碓俑、镇墓兽及马、驼、猪等。其中出土的唐代粉彩天王俑及镇墓兽各两尊,现藏于灵台县博物馆。

  踏羊彩绘天王俑

踏牛彩绘天王俑

两尊天王俑,一为踏羊天王,一为踏牛天王,均红陶质,通高108厘米,贴金彩绘。

踏羊天王,头戴翻翅盔,护额高翘,盔顶竖叶形高缨。方脸怒相,竖眉瞋目,阔鼻闭口,八字须上翘,下有小髭。露颈,护颈偏低,肩覆护膊,其缘三角形向上翻翘。身着铠甲,内衬战裙,甲带纵束结扣胸前又横带至后背。胸甲左右各置一圆护。腰带扎于腹部,带上露半圆形内裳。两股披甲裳,甲下垂膝裙。左手屈臂握空拳,右手叉腰按胯。腿缚护腿,足蹬尖头靴,左腿曲膝踩踏于羊首面部,右腿微摆胯直立踩于羊尾骨处。羊跪卧于地,昂首瞪视前方,尾巴翘起,做撑力状。通体彩绘,用红、黑、白、蓝、紫色饰衣带、盔甲等花纹及面部,甲泡、盔翅及带间则贴饰金箔。

踏牛天王与踏羊天王在五官、装束、彩绘方面基本相同,唯面朝右侧,胸无左右圆护,而腹部腰带处呈圆形甲护,左手半握上举,右手按于腰胯之际,左腿屈膝踩踏于牛首面部,右腿直立踩于牛尾骨以上。牛跪卧状,挺胸抬头,圆眼突目瞪视前方,尾巴却乖顺摆放于后腿部。

人面镇墓兽

  狮面镇墓兽

两尊镇墓兽,一为狮面,通高62厘米,一为人面,通高65.7厘米,均红陶质,兽身蹲踞姿势,通体彩绘。狮面镇墓兽,面若雄狮,向右怒视,龇牙咧嘴,面目狰狞。前额为两贯耳,额顶及颈两侧各竖一尖角,头顶及两侧有7束蛇予形又火焰状鬃毛冲起,嘴下为倒“山”形胡须,前甲各有一缕鬃毛漩涡形竖起。

人面镇墓兽则为金刚面相,烈眉怒目,耸耳阔鼻,双唇紧合,逼视左前,八字须上翘,下有一撮圆髭。额顶束发呈圆锥形竖起,头顶高耸螺旋形角,两侧分列各三束蛇予状又火焰形毛发,颈两侧各竖一尖角,前甲鬃毛如蜗牛形呈两束冲起。两尊镇墓兽均挺胸收腹,前肢直立,兽爪三趾分张抓地,身躯后蹲,后肢屈膝置臀两侧。通体以红、黑、白三色绘饰五官及胸、腹、腿等身体细部须毛。

唐代墓葬随葬品以大量陶俑为其鲜明特点,原来镇守墓门的武士俑,受佛教文化影响演变为脚踏伏兽或鬼魅的天王俑,镇墓兽往往以人面和兽面配对,头生角肩附翼,形象极尽狰狞怪异,威慑力十分张扬。天王源于佛教护法神,佛教汉化后,唐人便将镇墓武士演变成降魔伏妖、神力无限的天王形象。镇墓兽是古代人们专为死者及其亡魂设置的驱鬼辟邪、使之免遭侵扰的镇墓之物,是保证死者灵魂安宁的保护神。文献中通常将成对出现的天王俑和镇墓兽合称为“四神”或“四大天王”。由于人们赋予其独特的功用,因此在塑造时,造像体量高大,造型威猛,表情狞厉,将其性格尽量外化于形象,透露出慑魂破胆之威风来,加之精工细雕,不惜贴金重彩,更使其放射出至珍至宝的艺术光彩。灵台县博物馆藏的这四件天王俑及镇墓兽,就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大唐艺术精品,唐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在这组文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灵台县博物馆:王忠学)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0)

相关推荐

  • 小雁塔“身旁”的西安博物院

    驺人- 秦代为长官驾驭车马的人(秦代) 西安博物院的陶瓷收藏本人特别喜爱,也是我驻足最久的,尤其为陶俑部分,每个朝代的陶俑都很直观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汉俑的纤瘦,唐俑的丰满,表现出朝代审美的 ...

  • 陕西发现600多座古墓,全分布在这所高校,国宝级文物大量出土

    许浩,西安邮电大学2001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在校期间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员:2005年在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9年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任职:2013年在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陕 ...

  • 造型精美的唐代粉彩天王俑

    人们对于天王的形象并不陌生,汉代时,天王形象随着佛教传入中土,逐步被汉化.在唐代,随着厚葬之风兴起,以往用于陪葬的武士俑逐渐为佛教中的天王形象所取代.在我国,镇墓文化源远流长,镇墓神物的种类也纷繁多样 ...

  • 彩绘人面兽身镇墓兽

    彩绘人面兽身镇墓兽 唐代 甘肃宁县征集 高44厘米.底21厘米 现藏庆阳市博物馆

  • 彩绘人面镇墓兽

    彩绘人面镇墓兽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 陶 高37cm 1977年汉中市崔家营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崔家营西魏古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武侯乡崔家营村,1979年发现,是西魏(535-556年)时 ...

  • 《彩绘漆鹿角镇墓兽》战国(中国)- 雕塑作品欣赏(一百零三)

         每天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战国时期文物,<彩绘漆鹿角镇墓兽>,通高110厘米,兽头高69厘米,底座32-19厘米.      每天两分钟     此镇墓兽出土于 ...

  • 发现 | 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元年”贾宝墓,首次发现北魏木质武士俑、镇墓兽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2017年5-6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处北魏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西邻恒源路,北邻南环东路(图一).本次发掘共清理北魏墓 ...

  • 山西首次发现北魏木质武士俑、镇墓兽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8月2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成果.山西大同考古人员在一座墓葬中首次发现北魏木质武士俑.镇墓兽. 武士俑头戴兜鏊,粗眉弯曲,双目圆睁,尖鼻高耸,嘴角宽厚.镇墓兽人 ...

  • 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元年”贾宝墓首次发现木质武士俑、镇墓兽 _光明网

    山西大同北魏"太和元年"贾宝墓首次发现木质武士俑.镇墓兽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8-27 09:47 M13墓室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中新网太原8月26日电 (高雨晴胡健)记者 ...

  • 胡人 天王 镇墓兽:上博陶瓷造像中篇

    上博陶瓷造型艺术欣赏中篇 陶器为全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早期手制陶器.此后,各地陶器的制作日益精美.到了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

  • 成都修机场挖出镇墓兽“狮王”,外形可爱有喜感,网友:卖萌网红

    我们知道,一座城市必然少不了基础性设施,在2015年,四川成都打算修建一座新的机场,方便百姓的出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却有了意外的发现,机场地块上发现了118处文物,其中,有一个巨 ...

  • 中国古人的脑洞体现在——萌怪丑凶的镇墓兽们

    一直想八一八镇墓兽,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好笑,感觉古人对付盗墓者的初衷一开始是想把他们吓回去,到后来修改了思路--把盗墓者当场活活笑死最省事! 唐代镇墓兽 杜撰对话: "哥儿,我今这儿又灭了一个 ...

  • 甘肃文化丨奇特的镇墓兽

    原标题:奇特的镇墓兽 秦安出土的镇墓兽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几天,不少人家都在忙碌着扫墓,祭拜逝者.祭扫缅怀祖先,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忘却的,但也不能奢靡,能表达我们的心愿就行了. 尤其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