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命运都渴望向上的人生

这是我从去年12月以来第5次参加大象点映活动。昨天上午,我在城南参加一个少儿演讲比赛活动,担任评委。简单吃过午饭,就斜穿整个杭城,到登云路上的金象影城,观看大象点映的纪录片《出·路》。

曾经3次高考失败、如今已经48岁的郑琼导演始终痴迷于纪录电影,从2009年到2015年,她连续6年跟踪拍摄了3个孩子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甘肃大山深处的小女孩马百娟,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去只有5个学生的小学念书;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徐佳,背负着家庭的希望备战他的第三次高考;北京女孩袁晗寒,有才华,会画画、写诗,却整日觉得无聊。6年的时间里,他们长大成人,寻找各自的出路。

郑琼导演

马百娟

徐佳

袁晗寒

随着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展映和大象点映的介入,《出·路》受到了很多电影爱好者的欢迎。在大象点映上看到,仅仅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这部纪录片已经点映了59场,正在点映的还有111场,口碑非常不错。

今天我不想评论这部电影的得失,而只想说“点映”方式的兴起带来的文化娱乐理念的改变。早在读大学时,我就非常痴迷电影。那个时候,看不到电影史上的名片,只好通过读电影剧本来解渴。什么“新浪潮”“新现实主义”“左岸派”,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毕业时,同为影迷的同学给我的留言是“同速 24格/秒”。这个留言只有影迷才看得懂。

虽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观看电影的便利,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只在书本上读到过的片子,以及那些院线老板不愿意排片的艺术电影和先锋电影,但也仅限于个人在电脑上的浏览,缺少大银幕观影的独特乐趣。直到一年多以前,大象点映的出现,终于让观众拥有了更多的观影权利,让那些有别于娱乐电影的艺术片登上了大银幕。昨天的观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因为怕观众不多,点映《出·路》开始选择的是金象影城的50座小厅。不料报名马上就满了,于是紧急“升厅”,先后升到100多座、200多座的中厅、大厅,还是不够,最后干脆升到金象影城最大的334座的IMAX巨幕厅,放映时居然基本满座。在巨幕厅看纪录片,实在是难得的享受,非小小电脑屏幕可比。

更难得的是,大象点映和金象影城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昨天观看电影后,影友们竟然在这个IMAX巨幕厅讨论了40多分钟!发言者争先恐后,非常热烈。如果不是因为后面还有电影排片,这个讨论绝对还要延续下去。这个场面,令我感动不已,走出影院后依旧浮想联翩。

我们一直在高喊“提高观众素质”“反对低俗趣味”,但是电影市场上依旧充斥着大量平庸、无聊的电影作品。大象点映不仅给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观影的选择,而且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这不恰恰就是提高电影观众素质的一种好方法吗?我想,长此以往,杭州城里真正热爱电影、懂得电影的观众会越来越多,观赏电影的水平会越来越高,优秀的艺术电影会越来越有市场。

正如观影之前大银幕上那句广告语说的,“每一种命运都渴望向上的人生”,每一种不同的观影体验,也会给我们不同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升华。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出·路》所阐发的不同阶层人生的不同选择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电影类型和爱好也没有高低之别。人生有无数种可能,电影也该有无数种形态,这才是这个纷繁复杂世界该有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