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敬东:血流动力学平衡才是血运重建的关键



汤敬东教授:在我国,糖尿病是引起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其特点是从远端小血管开始,逐步蔓延到近端大血管。临床中,常可以看到患者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良好,但足趾坏死。而在国外,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上游血管堵塞,导致下游小血管缺血。所以,对于这类情况,不能一味地参照国外的指南,仅打通主干血管是不够的,要精确到对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这就不仅仅是开通膝下病变的单纯技术问题,而是需要对整个血流系统和供养系统的理解,理解整个膝下血管,包括足部的血流分布。现在临床多使用Angiosome理论,但它更多关注的是皮肤血管。对于血管外科医师,需要对膝下的三支血管、足背跗内侧动脉等血管分布与供养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也总结了一些自己经验,在此与诸位专家一同分享。

其实,动脉血管可以分为两类:通道血管和功能血管。前者,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特点是分支少。作为干道血管,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开通,而且它是不可替代的。后者,又称为网络血管,如:环关节血管网、足底动脉弓等。一旦发生闭塞,处理较为困难。只有达到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平衡,侧支才会开放,足趾末端才有血液灌注。就如足背动脉与足底动脉弓形成的是立体环状结构,而血液的流动,不是单循环,需要足底和足背正向同步向足趾流动,在足趾交汇,达到血液的平衡,为足趾供血。临床中,有时可以看到患者影像学上血管都通畅,但是术后仍有疼痛,甚至坏疽,这就是由于血流动力学不平衡所导致。所以,临床医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理解之后,实际操作也不容易,需要动态分析血流和灌注情况。

具体操作:

首先,熟悉膝下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各类通道血管和网络血管。其次,明确膝下三支血管开通的顺序以及目标。这里的目标就是开通足底和足背的血管网,使血流从足底和足背正向同步流向足趾。向上回溯,与之相连的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分别供应足背和足底动脉。临床中,大多数患者是其中一支血管堵塞。那么,术中血管的开通要如何做到既满足靶器官血供,又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导致辐射剂量增加?

众所周知,膝下有三支血管,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腓动脉沟通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在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通畅时,主要供应腓肠肌,而当这两者发生闭塞时,则起到代偿作用。临床中,约60%以上的腓动脉是后交通,可以替代胫后动脉。这类患者,积极开通胫前动脉,而腓动脉可以代偿胫后动脉,这时就能保持足趾的血供。还有20%左右的患者,腓动脉可作为胫前动脉的替代,术中开通胫后动脉即可。另有约10%的患者,腓动脉呈人字形交叉,前后交通都有,开通腓动脉就能为踝部提供血流。剩余10%的患者腓动脉孤立,所以术中胫前、胫后动脉的开通都必不可少。
术后,如何判断手术是否成功?

我们团队自2007年开展下肢手术,要求每一例患者足背血管都开通,形成完整的足背弓。骨科有“力线”恢复,血管外科也同样要求血流力线恢复,这其中包括:流量、流速和方向。仅侧支开通,造影中血流从足底或足背绕一圈回来是不够的。需要强调血流从足底和足背共同出发,汇集到足趾。只有满足这一血流动力学条件,远期通畅率和治愈率才较好,而且所花费的住院费用也更少,甚至可以免去支架或药物球囊。因为影响血管再通的首要因素就是血流动力学。术前可以使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术中可以借助造影、压力导丝等多种手段,做到精准化治疗。

近期,我们就有一例典型的病例。患者是80岁老年女性,髂动脉至胫后动脉都通畅,胫前动脉、腓动脉闭塞,拇趾坏疽。术中,开通胫前动脉,使患者足背动脉弓重新恢复。这是一例血流动力学治疗理论经典病例,想要通过这一病例告诉各位,只有足底或者足背供血,仍会影响足趾血供,进而出现坏疽。


《门诊》:您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那么,这类患者是由于炎性内容物导致的动脉闭塞,与其他病因相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等导致的动脉闭塞,在治疗上有何差异?


汤敬东教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另一类常见的引起下肢动脉闭塞的疾病。其特点:第一,青壮年高发,大多为45岁以下;第二,从小动脉开始,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第三,好发于潮湿寒冷地区,我国北方多见;第四,病变非钙化,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完整。临床中,也将血管内物质称为炎性内容物。病理解剖呈果冻状半透明物质,有韧性,血栓药物无法溶解。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脱疽的内容,因为过去人类平均寿命较短,动脉硬化性闭塞大多还未来得及发生,所以其中的脱疽主要就是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这类疾病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痉挛期,由于炎症刺激神经,使血管发生痉挛。第二阶段血栓期,长期炎症刺激下,血管内形成炎性内容物,堵塞血管。这时,血管的三层结构仍存在。第三阶段闭合期,即为终末期,由于长期缺血,血管壁坏死纤维化,形成条索状,管腔消失。
在腔内治疗开展的早期,这类患者大多治疗效果非常差。虽然导丝很容易通过果冻样内容物,球囊也能顺利扩张血管,但由于内容物为半固体状,球囊收缩后,血管又重新闭合。所以,治疗的第一步是清除内容物,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激光消融等手段实现。这时,血管处于第一阶段,即痉挛期。我们团队经过探索,发现使用射频消融的手法切断神经根,让血管保持持续扩张状态,然后使用药物来维持,这一方法的疗效与安全性都令人满意。但是,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炎症,导致周围侧支闭塞。那么,对于这类中晚期患者,局部做小型动静脉瘘,用静脉替代原本的功能网络。目前,我们中心治疗了500多例TAO患者。随访三年以上,总体通畅率在76%左右,远高于其他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疗效。
最后,血管外科目前仍处于用物理方式解决物理问题,还未达到细胞、分子水平。所以,临床医师需要掌握血流的流体力学、材料学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力学问题。在此分享这一理论,也是希望有更多临床专家能够了解这一理论,并应用于临床,继而为更多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效果。

本篇文章经专家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