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敬东:血流动力学平衡才是血运重建的关键
汤敬东教授:在我国,糖尿病是引起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其特点是从远端小血管开始,逐步蔓延到近端大血管。临床中,常可以看到患者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良好,但足趾坏死。而在国外,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上游血管堵塞,导致下游小血管缺血。所以,对于这类情况,不能一味地参照国外的指南,仅打通主干血管是不够的,要精确到对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这就不仅仅是开通膝下病变的单纯技术问题,而是需要对整个血流系统和供养系统的理解,理解整个膝下血管,包括足部的血流分布。现在临床多使用Angiosome理论,但它更多关注的是皮肤血管。对于血管外科医师,需要对膝下的三支血管、足背跗内侧动脉等血管分布与供养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也总结了一些自己经验,在此与诸位专家一同分享。
其实,动脉血管可以分为两类:通道血管和功能血管。前者,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特点是分支少。作为干道血管,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开通,而且它是不可替代的。后者,又称为网络血管,如:环关节血管网、足底动脉弓等。一旦发生闭塞,处理较为困难。只有达到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平衡,侧支才会开放,足趾末端才有血液灌注。就如足背动脉与足底动脉弓形成的是立体环状结构,而血液的流动,不是单循环,需要足底和足背正向同步向足趾流动,在足趾交汇,达到血液的平衡,为足趾供血。临床中,有时可以看到患者影像学上血管都通畅,但是术后仍有疼痛,甚至坏疽,这就是由于血流动力学不平衡所导致。所以,临床医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理解之后,实际操作也不容易,需要动态分析血流和灌注情况。
首先,熟悉膝下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各类通道血管和网络血管。其次,明确膝下三支血管开通的顺序以及目标。这里的目标就是开通足底和足背的血管网,使血流从足底和足背正向同步流向足趾。向上回溯,与之相连的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分别供应足背和足底动脉。临床中,大多数患者是其中一支血管堵塞。那么,术中血管的开通要如何做到既满足靶器官血供,又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导致辐射剂量增加?
我们团队自2007年开展下肢手术,要求每一例患者足背血管都开通,形成完整的足背弓。骨科有“力线”恢复,血管外科也同样要求血流力线恢复,这其中包括:流量、流速和方向。仅侧支开通,造影中血流从足底或足背绕一圈回来是不够的。需要强调血流从足底和足背共同出发,汇集到足趾。只有满足这一血流动力学条件,远期通畅率和治愈率才较好,而且所花费的住院费用也更少,甚至可以免去支架或药物球囊。因为影响血管再通的首要因素就是血流动力学。术前可以使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术中可以借助造影、压力导丝等多种手段,做到精准化治疗。
近期,我们就有一例典型的病例。患者是80岁老年女性,髂动脉至胫后动脉都通畅,胫前动脉、腓动脉闭塞,拇趾坏疽。术中,开通胫前动脉,使患者足背动脉弓重新恢复。这是一例血流动力学治疗理论经典病例,想要通过这一病例告诉各位,只有足底或者足背供血,仍会影响足趾血供,进而出现坏疽。
《门诊》:您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那么,这类患者是由于炎性内容物导致的动脉闭塞,与其他病因相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等导致的动脉闭塞,在治疗上有何差异?
汤敬东教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另一类常见的引起下肢动脉闭塞的疾病。其特点:第一,青壮年高发,大多为45岁以下;第二,从小动脉开始,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第三,好发于潮湿寒冷地区,我国北方多见;第四,病变非钙化,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完整。临床中,也将血管内物质称为炎性内容物。病理解剖呈果冻状半透明物质,有韧性,血栓药物无法溶解。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脱疽的内容,因为过去人类平均寿命较短,动脉硬化性闭塞大多还未来得及发生,所以其中的脱疽主要就是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篇文章经专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