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90秒:这“陷阱”,你上当了吗?——八省市考题讲析(4)
天天语文伴你第681天
这“陷阱”,你上当了吗?
——八省市考题讲析(4)
1. “八省市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5题: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干中“是否”一词,给人以假象,好像既可以答“是”,也可以答“否”。
但是,从所提供的“参考答案”看,只有回答“否”,才是正确的。(注1)
再说,客观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确实也没有“截然相反”。
2. 在高考试卷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2011年全国卷:你认为是否合适;2009年全国卷: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注2、3)
回答这类题目,确实可以“两可”,命题者也提供了“两可”的参考答案。
“两可”的题目在高考中占据绝大多数。
但,也不尽如此。
3. 比如,2011年天津卷: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注4)
这类题目迷惑性很大。题干中有“是否”两字,似乎你可以“自由”回答了,其实不然。
从提供的参考答案看,也只能是“单向”的回答。
又如,问你:“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用得好不好?你能说“不好”吗?其实“用得好不好”,可以解读为“用得好在哪里?”
4. 也许,这是一种特殊的“提问”方式,有“无疑而问”的意味。我们必须辨析清楚其中的“玄机”,否则,一不小心便失之千里。
【注1】
参考答案:不认同。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人工智能的缺陷和不足,都鼓励人类去探索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问题的更深层面。呼吁人类提高警惕,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认为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地完全取代人类。
【注2】
(《血的故事》)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注3】
(《孕妇和牛》)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注4】
(《塔上的树》)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
(答案)无必要。理由:①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树是引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