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⑯战国百家争鸣
进入战国时代,民间的学术事业更加发展。起于民间的学者渐多而才识渐高,而社会情况则江河日下,这更刺激有才识的人物去寻求改造社会和政治的方法。同时因为国际上的竞争日趋残酷,各诸侯国都竭力延揽人才以求富强之道。于是众多起于民间的知识分子得到政治上的助力,其学者得广布学说,其游士得参与政治,对后世皆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即所谓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喻战国时代思想、言论之自由,并不特谓其多。实际上战国诸子思想体系较严谨而对后世影响较著者只有儒、法、道三家,其余如名家、阴阳家设论玄远,不济实功;纵横家、兵家、农家等所论皆只及社会的一个方面,甚至不传典籍,故其影响不及前者显要。
儒家思想传到战国时代,其代表人物为孟子。孟子对孔子的礼制思想有所发展,更明确的描述了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框架。孟子讲到国君要施仁政,其内容已经涉及到经济和行政的许多方面,这实际上说明孟子比当年的孔子对政治思考的更深。另一方面,孟子对知识分子自身的立场、操守更加注意,有所谓“舍生而取义”,这说明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社会定位。孟子又提出了“天道”来作为儒家礼制的哲学依据,这是孔子未有而为后世儒家学者所遵从的。
孔子到了晚年对现实政治深感失望,乃退而著述,成为一位保持独立尊严的学者,他的后辈弟子也多未出仕。不过儒家思想本是以出仕为其实现手段的,所以到了孔子的再传弟子,儒家学者就又投入到政治中来。时代变了,儒家思想不可避免的也有所变化,所以新起的儒家学者一支成了孟子,另一支成了荀子。为社会制定阶级,使各阶级安其本分,这是孔子的观念而为荀子所依从的,但孔子要以贵族血统为划分阶级的依据,而荀子则要依人的才智来划分阶级。所以荀子否认存在于人类天性中的孝悌,而强调人的后天学习与教化。从此可以看出荀子是反对旧有的封建体制的,所以他提出“隆礼重法”,礼旨在教化百姓,法旨在裁抑贵族。从荀子更进一步就是法家,以商鞅、韩非、李斯等为代表。法家也想重建一套新的社会秩序,因为认识到儒家的礼制对战国社会已经完全不适用,所以予以抛弃,而仅用法来做新体制的约束与指导。法家思想认为天道是体现在君主的身上,所以其核心观念是发挥君主的意志。君主治民以法,治贵族、臣僚以术,其结果就是造成一个君主集权的国家。法家既注重法令,也就注重实际,所以在诸子中最长于行政事务。法家理想中这种行政有效率的君主集权国家,正能适应战国时代的国际形势。
战国时代的道家以庄子为代表。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念,在哲学上讲求“法自然”的“道”,在政治上反对政府的作为。因为其时儒家思想正趋活跃,所以庄子有针对性的提出反尚贤、反尚智和反礼制的观点。不过大体上讲,庄子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较少,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处世哲学上。大约在庄子的时代,现实实在是太黑暗了,他已失去通过政治改造社会的信心,所以在精神上刻意强调逃避现实,即“保身全生”。这也就是所谓的游世思想,将现实社会的事务尽数摒弃,而专注于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