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⑯战国百家争鸣

进入战国时代,民间的学术事业更加发展。起于民间的学者渐多而才识渐高,而社会情况则江河日下,这更刺激有才识的人物去寻求改造社会和政治的方法。同时因为国际上的竞争日趋残酷,各诸侯国都竭力延揽人才以求富强之道。于是众多起于民间的知识分子得到政治上的助力,其学者得广布学说,其游士得参与政治,对后世皆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即所谓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喻战国时代思想、言论之自由,并不特谓其多。实际上战国诸子思想体系较严谨而对后世影响较著者只有儒、法、道三家,其余如名家、阴阳家设论玄远,不济实功;纵横家、兵家、农家等所论皆只及社会的一个方面,甚至不传典籍,故其影响不及前者显要。

儒家思想传到战国时代,其代表人物为孟子。孟子对孔子的礼制思想有所发展,更明确的描述了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框架。孟子讲到国君要施仁政,其内容已经涉及到经济和行政的许多方面,这实际上说明孟子比当年的孔子对政治思考的更深。另一方面,孟子对知识分子自身的立场、操守更加注意,有所谓“舍生而取义”,这说明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社会定位。孟子又提出了“天道”来作为儒家礼制的哲学依据,这是孔子未有而为后世儒家学者所遵从的。

孔子到了晚年对现实政治深感失望,乃退而著述,成为一位保持独立尊严的学者,他的后辈弟子也多未出仕。不过儒家思想本是以出仕为其实现手段的,所以到了孔子的再传弟子,儒家学者就又投入到政治中来。时代变了,儒家思想不可避免的也有所变化,所以新起的儒家学者一支成了孟子,另一支成了荀子。为社会制定阶级,使各阶级安其本分,这是孔子的观念而为荀子所依从的,但孔子要以贵族血统为划分阶级的依据,而荀子则要依人的才智来划分阶级。所以荀子否认存在于人类天性中的孝悌,而强调人的后天学习与教化。从此可以看出荀子是反对旧有的封建体制的,所以他提出“隆礼重法”,礼旨在教化百姓,法旨在裁抑贵族。从荀子更进一步就是法家,以商鞅、韩非、李斯等为代表。法家也想重建一套新的社会秩序,因为认识到儒家的礼制对战国社会已经完全不适用,所以予以抛弃,而仅用法来做新体制的约束与指导。法家思想认为天道是体现在君主的身上,所以其核心观念是发挥君主的意志。君主治民以法,治贵族、臣僚以术,其结果就是造成一个君主集权的国家。法家既注重法令,也就注重实际,所以在诸子中最长于行政事务。法家理想中这种行政有效率的君主集权国家,正能适应战国时代的国际形势。

战国时代的道家以庄子为代表。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念,在哲学上讲求“法自然”的“道”,在政治上反对政府的作为。因为其时儒家思想正趋活跃,所以庄子有针对性的提出反尚贤、反尚智和反礼制的观点。不过大体上讲,庄子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较少,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处世哲学上。大约在庄子的时代,现实实在是太黑暗了,他已失去通过政治改造社会的信心,所以在精神上刻意强调逃避现实,即“保身全生”。这也就是所谓的游世思想,将现实社会的事务尽数摒弃,而专注于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

(0)

相关推荐

  •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们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我们把儒家.道家和法家看作公司的话,三家的思想差异就一目了然了.儒家强调老板第一,员工间要相亲相爱,赚钱不重要,老板要996咱们就反对他:道家则认为人要清静无为,做好了自己本分后,赚不赚钱就顺其自然: ...

  • 《淮南子》的儒家思想

    魏艳枫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淮南子>虽然以道家为主旨,却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儒家的许多伦理观念.哲学概念都可以在<淮南子>各个章节中找到.但是,&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十二)儒家在战国时代的江湖地位

    儒家的思想,看起来很空洞.很迂腐.很保守. 但在战国时代,它显然是代表着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因为透过空洞.迂腐.保守的大道理.儒家思想显然是在说,变个毛的法啊?现在的法,就很好啊! 总而言之,什么制度 ...

  • 质疑圣人的趣话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 ...

  • 简单中国史:⑨战国时代的情况

    春秋时代的社会发展,使早期只有一城一地的诸侯国膨胀为有很多城池.地盘广阔的大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各诸侯国就又各自分封其大夫.天子式微,诸侯各行其是,诸侯式微,强势大夫亦各行其是,所以到弭兵之会时与 ...

  • 简单中国史:①中国人起源时的情况

    关于人类的起源,现代比较流行的是单地起源说,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古人种在东非的一支发展为"智人",也就是现在所有人类的祖先.大约在距今5.6万年时,智人开始从东非向外界迁徙.这个 ...

  • 简单中国史:②中国古代史早期的情况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向上追溯最远就是其远古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说虽然不能确信,但其中到底留有一些真实历史的线索.此事好比一个人虽然无法说清自己极幼小时的事,但在他的记忆中却留有那些事的影子.中国古代 ...

  • 简单中国史:③夏代的情况

    古籍中说尧传舜.舜传禹,皆是以德禅位,所谓"官天下",恐怕并非如此.尧.舜能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所依赖的是其氏族的力量,一旦氏族力量有所消长,氏族首领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也跟着有所升降 ...

  • 简单中国史:④殷代的情况

    早在清末的时候,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就有农民从田地中挖掘出带字的甲骨片,这种甲骨文字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其中就考证出小屯其地就是古籍中所谓的"殷墟".到了1928年,中国学界始对殷 ...

  • 简单中国史:⑤西周的情况

    <史记·殷本纪>载殷代几经兴衰,后来传到武乙,就是纣的曾祖.武乙也是个暴君,<史记>载他"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事实大概并非如此,殷君的领地在河南东 ...

  • 简单中国史:⑥东周的情况

    周幽王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史记>所载,但是并不可信,关于褒姒的身世,<史记>的记载也颇为传奇,也不可信.但是褒姒其人或许有,周幽王因宠爱偏室而引起宫廷动乱的事也颇合于 ...

  • 简单中国史:⑦春秋初期的情况

    天子是古代国家的政治重心,也是封建法理的代表和维护者,现在天子丧失了威望和力量,自然要造成政治失衡,封建法理也失其作用.在诸国分立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法理的约束,祸乱自然要接踵而至了.东周政治失序的第 ...

  • 简单中国史:⑧春秋霸政的情况

    <史记>所称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是五位武功强盛的君主.其中宋襄公昙花一现,武功不彰:秦穆公称霸西戎,东向为晋所阻,对中原事务少有影响:楚庄王则始终是诸夏之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