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语文】不怕困难 攻克难题 破茧化蝶

作者档案: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2017年在深圳电视台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整理】

不怕困难  攻克难题  破茧化蝶

作者:赵明

朗诵:赵明

没有人不想取得成功,也没有人会反对去成就自己的宏伟事业。可茫茫人海中,大多数人都平平庸庸,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究竟是什么挡住了他们的成功之路呢?他们又是在哪些关键部位,做错了什么呢?还有的人,为什么得到了名利,却最后又失去了这些东西呢?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少数的成功者吧,他们个个都是能人,尽管他们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仔细分析,却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是少不了的。这种特性和本质,简而言之就是:不怕困难,攻克难题,破茧化蝶。
学逻辑课的时候,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有些时候需要把一个句子加长,这样才能让一件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一般这叫做详写和演绎。有些时候正相反,需要把一个句子缩短,这样才能让它变的简短而精练。一般也把它叫做概括和省略。总结成功的各种原因,同样也可以举个上百条原因,但浓缩起来,其实就是“不怕困难 ,攻克难题,破茧化蝶”这三句话和十二个字。
先说“不怕困难”这四个字吧。任何人要想取得成功,他就不得不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对这些回避不了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是“知难而进”呢?还是“知难而退”呢?应该说会有相当多的人,一开始就采取了“知难而退”的态度的。因为他们看到过太多人的失败,也看到过折腾来折腾去的许多不容易。因此他们自知之明,面对机会和风险,他们敬而远之,躲得很远很远去了,你就是再鼓励他,劝导他,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光这群人的数量,就让总人群的队伍数量,减少了一半左右。更有一些人,是开始劲头十足,冲劲很猛,可一遇到大的挫折,就灰心丧气,折戟沉沙,回心转意了。这样又有一半的人溜走了。还剩下的两成半的人,会不会坚持到底,直至成功呢?估计还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再慢慢被淘汰一半的。这样算下来,最后也就仅有占总数一成半的人,还会继续坚持走向成功,但他们这时已经精疲力尽,手头欠帐很多,大部分人,都是在困兽犹斗之中罢了。
在一次次的退出中,都是心里“怕了”才慢慢出来的,一开始就怕的,出来的最早。一开始只是有点怕的,出来的时间会稍微晚一些。开始不怕,后来又怕了的,应该是第三波出来的那一群。只有“不怕困难”的人,往往是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一成半人。这些人之所以心里不太怕,是因为他们对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个人也有驾驭事件的能力和本事。最主要的是,他们心里很清楚,困难是始终存在的,在实践中战胜了困难,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在河北搞汽车配件的老板,几年间收入了上亿元钱,当他看到汽配市场慢慢饱和时,就改行去养鸭子了。当时从事养鸭子应该是他的弱项,而且他也清楚,现在鸭子市场有35亿只鸭子的存栏量,其中,大约有10亿只鸭子是过剩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分析,最适合做北京烤鸭的鸭子新品种,大多数人还没有养过。自己有这个优势,可以在细分领域中,抓住新的机会。让北京烤鸭的脂肪层更符合烤鸭的要求,让鸭皮和鸭肉的风味更契合人们的口感,通过“创新取胜”,就可以打一个出奇不意的翻身仗。有了这种分析,他就不但不会害怕失败,反而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不怕困难,这不光是一个人的个性使然,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大小进行着检验。没有能力的人,不仅对“大的困难”吓的要死,就连“小小的困难”也怕的要命。在困难面前,最能检验出一个人有没有斗志,是否经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我们说一个刚强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说白了也就是你在困难面前,必须要有“泰山青松”的气概,要闪电劈不倒,雷霆也难轰才行。当然,不怕是勇气,是前提,但紧接着的后面,就需要“攻克难题”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任何时空里,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及早发现问题。还是拿那个养北京烤鸭的老板来说事吧。他的鸭子大量孵化以后,小鸭子开始长得不错,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些鸭子生病了,不再吃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走进鸭圈细心观察,发现鸭子都在拉稀,而且鸭子的粪便都很烫手。请教了生物教授后他才明白,鸭子是通过粪便调节体温的,他的鸭子是一早一晚喝两次水,由于鸭子喝水不够,造成体内温度调节失灵,鸭子才不吃食的。经过改装饮水设备,问题得到了解决,鸭子的成长就又正常起来了。
问题解决完一个,另一个又会紧跟着来了。虽然他养的这种鸭子,是专门为北京烤鸭专门培育的一个新品种,但市场上人们并不熟悉它,也不太认可它。客户依旧按老办法,用过去的老渠道,老方法在保证着自己的烤鸭不失去顾客。这样一来,他家鸭子的销路成了问题,拖延下去资金链就会断裂,一方面要赶紧宰杀放入冷库存放,一方面要筹集贷款解救燃眉之急。这个老板想来想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每个烤鸭店明白,自己现在养的新品种,有很多指标是与过去不一样的,是完全可以让店里的烤鸭味道更上一层楼的。另外他还发现,不少烤鸭店目前在烤鸭的制作上,有两项操作还是用的老办法,不光效率低,而且会影响烤鸭的质量。很快发现问题后,他就利用新的设备,靠智能化机械化解决了这两个老大难问题。等问题解决后,再把标准型的烤鸭,送往烤鸭店的时候,就供不应求了。烤鸭店的老板说,他们的鸭子不仅品种好,烤出的烤鸭风味更佳,而且是加工有了统一的标准,把最费力的工序,帮助我们做的更好了。这样就细分领域来说,这家公司就做到了极致,没人能与他供应的鸭子相抗争了。
2020年遇上了新冠疫情,大小餐饮店都生意一片萧条。北京的烤鸭虽说是道名菜,非常好吃,但愿意去店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面对难题的挑战,他们就开动脑筋,要把北京烤鸭的“家庭版”隆重推出去。他们配上了专门的电烤箱,让普通人家按照应有的步骤,就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吃到和专业烤鸭店味道一样的烤鸭。这一招的推出大获成功,在疫情期间,鸭子的销量一下增加了好几倍。
在“公司加农户”的饲养上,他们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总结,开办了免费供应鸭苗,到时统一保底收购,特别是对养鸭饲养防病方面,新创了与农户签订保险合同,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几乎所有的北京烤鸭店,都全部选用了这家公司的鸭子来做烤鸭。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细分以后,反而做的更大更精了。
事物虽然大小不一,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不论是谁,他们在一开始,对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都是经验不足的。我最近看了四十集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对敌开战以前,就着重解决了“不怕困难”的问题,他们知道敌人的优势和自己的能力,尽量隐蔽接敌,白天睡觉,晚上行军。利用敌人的狂妄自大,穿插包围,给敌人以突然袭击,让美国人吃到了苦头。相反,其中的38军,在一开始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他们听说前方有个美国黑人团驻防,就小心谨慎,绕着路行军,耽误了穿插包围的机会,使第一次战役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后来,38军就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在第二次战役中,他们创造奇迹,一夜奔袭70公里,先敌5分钟占领山头阵地,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胜仗。
在不断总结经验,攻克难题方面,志愿军也有很多细节在慢慢吸取教训。比如讲,我方低估了朝鲜的严寒天气,九兵团入朝时,棉衣棉被的配置出现了短缺,还有粮食和运输上的困难,都出现了大问题。后来不断的总结经验,全力攻克难题,这方面的情况就有所好转。在铁原阻击战中,发现敌人炮火猛烈,开始我方损失较多,为减少损失又推广了50军的新经验:前边武器要重配置,人员要轻配置。后边却要反过来,人员重配置,武器轻配置。人员不要太集中,要“化整为零”,把人像“撒芝麻”那样遍布阵地,让敌人很难啃才行。后期,志愿军又从人员伤亡太多的实际出发,总结了用“坑道战”来抗击敌人炮火的新招术。还采取“冷枪冷炮”的办法,一块一块的撬掉美军的这块巨大“牛皮糖”。这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总结,对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贡献是很大的。
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解决,人们离成功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但“破茧化蝶”还需要一些时间和过程,当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也成熟以后,一个崭新的局面就出现了。通常我们说,这是“捅破窗户纸”的最后那个关口,越过了这个关口,蝴蝶的翩跹起舞时刻也就到来了,这是一个辉煌的时刻,胜利的时刻,也是人们期望已久的庆功时刻。
纵观所有的事物,如果简而化之,以上所说的这三个步骤,哪一环能够省去呢?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要记住:只有不怕困难,再加上攻克难题,我们才能够破茧化蝶,取得最后的成功。目前,有太多的人都想及早“破茧化蝶”,然而,对“攻克难题”的力量投入和毅力准备,我们真的做好了吗?从宏观看,目前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玩虚的人太多了,真正干实事的人却太少了。和困难做斗争,在他们看来,是有很大风险的,也是要做出很大牺牲的。还有,“不怕困难”这一条,现在就有很多人,也没能把它彻底解决好。遇到大事要动真格的了,可相当多的人,心里是有惧怕感的,他们怕什么呢?怕“既得利益”的失去,也怕被困难所压倒。但要想“破茧化蝶”,就必须要不怕困难,还要攻克难题,这都是明摆着的,是谁也绕不过去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