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性格,两种结局:江冬秀与朱安
两种性格,两种结局:江冬秀与朱安
民国那个时候,代表封建社会的清政府刚推倒,新旧思想交替,崇尚自由的许多文人名士对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不予认可,认为离婚才是唯一出路,比如徐志摩鲁迅沈从文郭沫若等,都是这样做的,要么逃婚,要么抛弃,远离原配,奔赴自己的幸福。这其中,学术大师胡适,是个例外。
胡适才华出众,身边不乏仰慕者,他能和夫人江冬秀不离不弃白头到老,引起其他文人侧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胡适首先是孝子,对母亲言听耳顺,是为孝敬,二是江冬秀性格刚烈,是为“悍妇”。
胡适对母亲包办的婚姻也是犹豫,不过后来还是同意了,他说他不能同时伤了两个女人(母亲和江冬秀)的心。鲁迅情况和胡适差不多,他母亲也是早早地给他安排一位叫朱安的姑娘,可是鲁迅并不领情,新婚之夜,伏案看书,没过几天,远赴日本,一晃回来,就是五年。这是赤裸裸的逃婚。鲁迅是个爱憎分明的人,爱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一眼也不多看朱安,他一直在说,她(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并不是我的太太。
朱安与其说是鲁迅的原配,倒不如说是鲁迅母亲的女儿,她对鲁迅母亲不离不弃,任劳任怨,服侍到老,孤寂一生。鲁迅与自己的学生小许情投意合,私定终生。朱安与鲁迅的悲剧有两个原因,一是鲁迅性格使然,爱憎分明;二是朱安软弱无能,逆来顺受。
江冬秀和朱安,都是小脚女人,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文化,但有一点不同,胡适劝江冬秀多读点书,学点新东西,放开小脚,江冬秀都去做了,后来也能给胡适写家信了,虽然是错字连篇。这些话鲁迅也给朱安说过,朱安不以为然,鲁迅有些失望了。除了这些,江冬秀和朱安还有更大的不同,一个性格刚烈,一个性格软弱,一个为捍卫婚姻抗拒抗争,不惜以性命相逼,一个为保护婚姻保守退步,甚至逆来顺受,牺牲自己。
胡适到西湖养病,和自己嫂子的妹妹曹诚英搞出事来,传到江冬秀耳中,江怒不可遏,掏出剪刀对准幼儿说,我先杀你的儿子,然后自杀,成全你们。胡早吓傻了,赶紧劝住,胡曹就此完结。痴情的曹后来为胡,一生不再婚嫁,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江冬秀痛恨出轨者和小三,比较出名的是帮人打赢一场官司,赢的是原配,输的是北大某老师和他的小三。她没什么文化,却也明辨是非,多次劝胡不要从政。反观朱安,对鲁迅和他学生的事,不可能听不到一点眉目,她选择一味退让,还多次劝鲁迅纳妾,结果呢,还是被逼了宫,也没保住正位,软弱无能的她如果有江冬秀那样的胆识,或许鲁迅和朱安是另一种场面。
朱安身为长嫂,在家里却没有话语权,因为她把管家的大权下放给鲁迅弟弟的那个日本媳妇,让她恣意而为,胡乱花钱,也是朱安性格软弱的一种表现。江冬秀虽然做学问是不可能的事,但她能操持得起胡家,让胡母满意,让胡适称赞,里里外外,得心应手,唯一的不好,似乎就是整天搓麻将,并沉浸在其中。
在鲁迅母亲眼里,朱安是个好“女儿”,在鲁迅弟弟眼里,朱安是个称职的长嫂,但在鲁迅眼里,朱安似乎是个外人。鲁迅的遗嘱里,分列非常细,哪些给小许,哪些给弟弟,哪些给海婴,对于朱安,只字未提。朱安心里的苦,可想而知。与笑到最后的江冬秀相比,朱安绝对是个苦命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鲁迅遇上了江冬秀,结果会是怎样呢?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高见,或者胡适遇上了朱安,又会怎样呢?不是有一句话是说:性格决定命运。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