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看不懂红楼梦,妄谈什么人生,岂不是笑话?——前屋伐令语录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五节:

原文:

这里尤氏向邢夫人,王夫人道:“太太们在这里吃饭阿,还是在园子里吃去好?小戏儿现预备在园子里呢。”王夫人向邢夫人道:“我们索性吃了饭再过去罢,也省好些事。”邢夫人道:“很好。”于是尤氏就吩咐媳妇婆子们:“快送饭来。”门外一齐答应了一声,都各人端各人的去了.不多一时,摆上了饭.尤氏让邢夫人,王夫人并他母亲都上了坐,他与凤姐儿,宝玉侧席坐了.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来原为给大老爷拜寿,这不竟是我们来过生日来了么?"凤姐儿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的人都起来了.

端木持易见解

我没有见过我爷爷,因为我还没出生,他就已经去世了。奶奶在我四岁的时候,也去世了。已经记不得她长什么样子了。

小时候,每年过年之前,大约在阴历28、29两天,母亲都会蒸很大的白面馒头,每个馒头里面会包着四五个红枣,大约是象征着人心吧。这些馒头一部分是要摆在堂屋的正中央的供桌上面,供奉祖先的;一部分是要放在竹蓝里面,阴历30下午去爷爷奶奶的坟头烧纸,烧纸的时候,把一两个馒头掰开,扔在火力,等于孝敬了爷爷奶奶。这个习俗已经做了很多年了。

为什么想起这个事情?

因为这一节,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来原为给大老爷拜寿,这不竟是我们来过生日来了么?"凤姐儿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的人都起来了.

为什么王熙凤说的话,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了?

好多人是没法明白的。

我来解释给大家听。

大家都知道歇后语,对吧?啥叫歇后语?就是讲话的人,只说前半句,后半句不说,后语好像是“歇息”了。但听的人自己知道,说话的人其实要让他听的是后半句。

比如以下的话:

你这杨作,是瞎子点灯。

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河,你求我的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想,你们是懂以上两句话的意思的。

还有一些歇后语,由于非常形象,人们一听,就会爆笑,比如: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八十老翁吹喇叭--有气无力

大家看了这些,是不是就知道了,“满屋里的人都起来了”的原因呢?

对,就是因为王熙凤讲了个歇后语。这个歇后语的前半句是:“心到神知”。

后半句是什么呢?

——“上供人吃”。

贾敬作神,贾珍收礼,看起来是给贾敬上供过生日,吃东西的却是贾珍。不正是“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吗?

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心里,谁不是明镜似的?看起来是王熙凤自嘲,却将贾珍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贴切,大家也只好会心的一笑了。

这里我就总结的告诉大家一条真理:

人间的事情,凡是涉及鬼神的,无不是为人服务的。装神弄鬼,不过是为了糊弄活着的人。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死了人,我们要祭祀,要开追悼会。这个方法,目的是什么?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如果活着的人,没有哀思,也不需要团结其他活着的人,那追悼会也是不用参加的,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一节:父慈子孝,一个令人心酸的假象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二节:隐形的母亲,我们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三节: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挣扎”的自由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四节:定理都需要证明,更何况是人呢?

前十回结集完毕,集合《鸿蒙》(1-5回)84篇,《比心》(6-10回)72篇,合辑(1-10回)售价120元。

详情:新著《鸿蒙》,《比心》今日杀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