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上的“自我评价”怎么写?不管有没有在找工作,都建议你收藏

求职找工作时,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个岗位,与你竞争的都是些什么人?

如果能稍微花点心思想一下这个问题,就不难想到:

能真正成为我们竞争对手的,其实都是履历跟我们差不多的人。

至少最近一份工作,都是差不多的职责、负责过类似的项目。

那用人单位在看简历时,凭什么就认为你比其他那些投简历的人更合适呢?

成绩更亮眼、专业素养和底蕴比别人强,这些当然算。但还有一点,绝大多数人会忽略,那就是“自我评价”。

事实上,我自己招聘看简历时,最愿意仔细看的,也是“自我评价”。

随便说一句,过往主流招聘网站呈现给用人单位的简历模板,都是把“自我评价”放在基本信息之后、工作履历之前,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科学的安排。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01

简历里“自我评价”常见误区

我们说“自我评价”这么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有大量的简历在这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1、堆砌“大词”

富有团队精神、热爱挑战、善于学习、热爱新鲜事物,诸如此类,是简历“自我评价”里最常见的内容。

如果你能够站在面试官的角度看问题,就很容易发现它的问题在哪儿:

这些职业素质要求是写在岗位要求里的,当然重要,但你得证明你有这样的特质啊!

比如你说自己学习能力强,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非科班出身,凭借自学在短时期内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或专业入门测试?

在没人带你的情况下,快速上手了一项工作,而且还做得不错?

经常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制作成操作手册和规范分享给其他同事?

任意一个具体的案例,都比单薄的一个“学习能力强”的描述好很多倍。

来自电视剧《意大利制造》

2、对简历上其他内容的简单概括和重复

“自我评价”的误区之二是没有信息增量,只是把简历上其他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比如重复自己的学校、专业信息,主要工作履历信息等。

篇幅有限的简历,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惜字如金,呈现的每一个信息都要有它独特的价值。

如果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和阐述,就不要在“自我评价”里重复已有信息了。

3、与求职方向无关的内容

明明应聘程序员,“自我评价”里又是开过咖啡馆、又是辞职去西藏骑行。

如果是策划、新媒体运营等工作,这些经历或许还可以让人联想到“脑洞大”、“能折腾”这些词;

但程序员需要的是能坐得住、能沉得下心、理性、严谨。

即使你原本有这些特质,画蛇添足的“干扰信息”也会把面试官带偏,直接判定为不合适。

来自电视剧《唐顿庄园》

02

简历里如何正确地“自我评价”

1、梳理职业发展脉络,提炼独特核心优势

如何在“自我评价”里体现自己的核心优势,实现降维打击?

最硬核的办法就是从我们整个职业发展的脉络入手,提炼出独特的核心优势。

具体来说,可从3方面思考:

(1)行业:

整个职业生涯里,我们工作过的行业有什么规律:

既有甲方经验又有乙方经验,还是说持续在某一方?

是跨越了好几个不同的行业还是集中在某一个行业?

不论是哪一种,都分别有对应的优势,我们要做的,是把这种优势发掘提炼出来,并写进简历。

因为这种需要具备一定功力才能看到,且具有极高价值的信息,不能指望每一个面试官都能自己意识到。

来自电视剧《意大利制造》

(2)企业生命周期:

每一家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

在不同发展阶段,你所从事的岗位,重点工作职责和任务大不相同。

如果你经历过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那么你的优势就是了解任何一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工作重点,能够帮助你的部门更有前瞻性地看问题;

如果你经历过不同公司的同一两个发展阶段,那么你的优势是踩完了这个阶段所有可能的坑,你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什么只是看起来很美,这样可以帮助新团队有效节省试错成本。

(3)个人专业的深度及广度:

在你这个职业的各细分模块里,你是多模块都有涉猎,走的“广度”路线、还是集中在其中一两个细分领域,走的“深度”路线?

无论是广度路线还是深度路线,也各有其优势:

需要“广度”的公司和岗位,自然会看上你的“广度”;

需要专精的公司和岗位,自然会欣赏你在细分领域上深耕的价值。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2、用“标签”、“人设”强化个人主要特质

在简历常见误区里,我们提到,如果描述了自己的主要能力和素质,要用具体的案例加以说明。

其实,还有一个加强版的办法,那就是用“标签”和“人设”来强化自己的主要特质。

还用“学习能力强”来举例,如果用“标签”和“人设”的办法,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

比如,用一个“PPT达人”标签:领导、同事的PPT都需要你来指导、润色;

再比如,用“读书达人”的人设:身边任何人有具体问题和困扰,你都能给他推荐至少一本很适合的书籍。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黑旋风”、“浪里白条”、“智多星”、“花和尚”这些标签和人设,我们怎么能够记得住108名梁山好汉。

制作简历也一样,“人设”和“标签”能够让面试官在众多简历中对我们印象深刻。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3、阐明工作理念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那个著名的3个工人砌墙的故事:

同样都是在砌墙,第一个建筑工人认为他就是在砌墙,第二个建筑工人认为他在盖房子,第三个工人说他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家园。

看到更大的工作意义和目标,这是一种工作理念。

有没有自己的工作理念,能够区分出优秀和普通。

工作中你如何平衡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

团队的分歧、与领导的分歧你的处理原则?

你一直在用的有效工作方法论是什么?

这些常见问题,你一贯都是怎么处理的?背后,其实就是你的工作理念。

把它找出来,用一句精炼的话说明,会显得很“高级”。

比如我就曾在简历里写:崇尚用跨领域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如果读过《穷查理宝典》,就会知道这是查理·芒格说的要避免“手里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锤子思维”;

即便没有,也能传递一种我是行动派、实干家的信息。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03

总结

标准化的简历模板,类似的工作履历,在降低填写简历难度的同时,也会让竞聘同一个岗位的求职者,更难从简历上脱颖而出。

“自我评价”作为一项能真正体现我们核心优势和功力的内容,是必争之地。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压根没意识到问题,堆砌“大词”、简单重复简历其他部分内容、所写与求职方向无关,都是常见误区。

梳理个人职业发展脉络、提炼独特核心优势,用“标签”、“人设”强化个人主要特质,阐明工作理念,都是能够让面试官眼前一亮的操作。

用一个并不太费力的改变,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简历上的“自我评价”,还是很值得花一番心思,好好改改的。

Miss略知一二

职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