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一旦成型,标志着成熟,可能也是作茧自缚的开始,值得警惕
相关推荐
-
作为基础的神经科学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讯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过程的跨领域学科. 它研究何为认知,认知有何用途以及它如何工作,研究信息如何表 ...
-
拒绝终极哲学的惶恐(连载二十九)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早就发现,因为与自我批判相关的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自我否定会让任何人陷入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抑郁状态,只有系统掌握了整个常识化转向理论之后,这种过程性抑郁才能最终消失无踪,所以一时不接受哲 ...
-
《正知识学》理论介绍
<正知识学> 作者:韩妙第 图片:来自网络 日期:2021年10月01日 <正知识学>理论介绍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1年10月01日 一.正确性 正知识的要求主要是以 ...
-
最基本的厘清,什么是真理?
难道没有人问过你「什么是真理?」,作为念哲学的似乎经常要遭遇这一神问. 到底什么是真理,这种发问来自于人的本能直觉,由此人们产生了信仰,组建了宗教,神说的即是真理.或者,人类尊重传统,崇拜先祖,远古的 ...
-
“存在”的绝对性(连载三十七)
正因为缺乏终极本体论指导的任何思想都无法终极自圆其说,所以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发现,只要缺乏明确的终极自圆其说追求,任何非终极性本体论的建构都必然割裂人的主客观一致性认知.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传统 ...
-
人的逻辑天花板该如何打破
如果大家认可,或者因为否定不了而不得不接受,可常识化普及是哲学常识化转向在宏观层面的唯一标准,那么透过常识化视角便不难进一步发现,相对于我所建构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旧哲学曾经展现的一切深奥与晦涩 ...
-
可复制的终极自圆其说思想
如果大家认可,或者因为否定不了而不得不接受,在宏观层面的可常识化普及,是检验哲学在个体层面进行终极理论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准,那么透过常识化视角便不难进一步发现,相对于我所建构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的终 ...
-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信息爆炸.纷繁复杂的的时代,每个人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知识焦虑,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需要.那究竟应该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在我看来,建立知识体系有五个步骤: 提升元认知:对认 ...
-
逻辑对于哲学的终极文明意义(连载之十五)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认为,正确定义逻辑是什么,是正确定义哲学的逻辑前提.关于哲学是什么,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又说了,哲学有广义哲学与狭义哲学之分,而且还说广义哲学就是指导人的知行合一人生的整体人类思想. ...
-
读书笔记116天:《黑天鹅》黑天鹅的内在机制
2020年9月8日 庚子年七月廿一 晴 上海 (读书笔记第116天) 章 节 导 读 01 本书的前几章介绍了历史上的一些黑天鹅事件和什么是"极端斯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