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疏管结合,才是对待摩托车最为合理的办法
对于难管之事,一禁了之,是简单粗暴的逃避,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反弹。
最远的例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禹的父亲用堵的办法治理黄河水患,结果失败了,而禹用疏的办法,结果成功了。
水从高向低流动,由小溪汇聚成大河,是自然规律,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这是自然界的需求。需求不可能消失,一条路被堵,只能寻找另外的出口。所以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人,从长远考虑,最好的办法是顺应自然而不是去人为地禁止。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正是从这类实践中总结教训,而不断成长的。
上世纪50年代末,麻雀曾经被作为四害之一,遭到大规模捕杀,而结果是吃虫子的麻雀不见了,果园里却布满了害虫,连树叶都被吃光了。堵可能见一时之效,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事物向着初衷的反面发展。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大面积禁止摩托车通行的国家。禁摩没有带来交通环境的改善,却造成了整个产业发展的滞后。
禁摩的理由是摩托车不安全、污染高、噪音大,摩托车被定义为低端交通工具。然而在经济发达的日本,摩托车却被作为正常的交通工具,连我国的台湾省,都将摩托车作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几乎每2个人就有一辆摩托车,大大超过了汽车的保有量。
没有市场就没有应用场景,也就没有技术进步的动力。被禁摩拖累的摩托车产业相对于被保护而发展缓慢的国内汽车产业,还要滞后。
最好的摩托车都是买不到系列,就算买到了,也比国外贵得多,而这些买不到系列却出现在越南、印尼和东南亚国家的大街小巷。国内的消费者只能享用落后的技术和高昂的价格。
禁摩不仅没有达到禁摩的初衷,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整个产业的停滞,和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实际上,摩托车的道路占用面积仅为汽车的1/4,通勤效率至少是汽车的4倍。目前的电喷摩托车排放标准,已经符合环保要求。在安全行驶方面,我们可以参照日本的做法,增加考取摩托车驾照的难度,强化摩托车驾驶技术,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使得摩托车骑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驾照,遵守交规,以保障摩托车骑手和行人的安全。疏的办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益处,缓解交通压力可以立竿见影,一些解禁的城市就是佐证。
这些都是显露出来的领域,而那些被隐蔽的禁区,带来的可能是更大的系统问题。
SpaceX可回收猎鹰火箭的成功,证实了航天领域引入民营力量的重要性,而NASA对马斯克态度的转变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龙飞船的升空,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以及即将进入商用的星链计划都是这一机制的产物。
这些原本就存在的需求,被人为地排除在外,带来的是美国航天飞机10年的停滞。而一旦开放这些领域,将带来更高的效率。
对于难以管理的事物,基于人的动物属性,本能地采取的就是禁的办法,这还是条件反射,而进一步利用人类思想和积累的文化,采用疏管结合的办法,使之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才更有利于人类的长远。
当然,需要禁止的必须禁止,对于黄赌毒必须坚决禁止,黄赌毒违背自然规律,禁止黄赌毒就是在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