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3358--很久没有看到那位好朋友了
峨眉通背缠拳修炼法要(四)
缠丝拳起手五势实为一大周天过程,请手提气双手从体侧如抚一巨大之圆球,退回奇门的鞭圈倚靠从球顶到球侧球底,不能草草地进浮、退沉,这样练不出腰腿内劲。三才桩,不用力气,手掌前如触实物,用手掌稍微前伸,手掌如有物相抵,前伸之手如在水,或细沙之中之阻力。
关于抻筋拔骨,一个极度的伸展而已,用桩功练,到位后静耗就可,盘架子练,就只管一个打字。单操一个劲打,一路去来三五里寻常事,其它不管,不用辅助工具也能出功夫;柔化训练,任其自然,功夫一样上身。若有整劲的基础,加上类似静坐中的身体自然变化,提高整劲的质量,自然能有沾人之能。化须练到沾触即化打,看不到化,圈小至无圈,实战中才能发挥缠闭之能。
先修外家经筋骨肌肉力道劲道之锻练,未来入了内家,先有劲道力气,且外形强健好看身手敏捷。刚尽则柔现,柔极则刚生(柔劲如水中者脏腑碎,刚劲坚如石中之骨断)。人体骨骼如衣架子,脊骨动他骨无不动也。观察动物或婴儿,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默都是纯任自然的,所以动物会敏捷、有力,婴儿摔到也不会伤着,在地上撒娇时大人也不容易抓住他们。三回九转是一式,举手投足无一不是一式,如长江大海涛涛不绝,缠丝一套拳成一式较易,想一式含三回九转,须把玩琢磨至开悟才能。
手上是触点,劲根和劲源并不在手上,试试用肩背打人的效果,也就是用腿足躯干来促成整劲的效果。试试背着双手,打趟拳路,如果感觉和伸着双手一样协调整齐,始可以言得法。
柔要求自松空,顺要符合意图。在姿势到位、符合规矩的条件下把拳式走顺。开始练拳的一段时期或拳式姿势练错了要改姿势的一段时期,动作肯定柔不起来,要先弄明白每一拳式姿势的基本道理,道理没弄懂就比划着练拳,如果只求健身倒是也无大碍,如果求技击道理,怕是终生无望。开始练拳首要是明白拳式的基本道理,姿势要力求准确到位,如果还没有熟练,自然顺不起来,也柔不下来。随着拳式逐渐准切到位,逐渐纯熟,动作逐渐就走顺了,此时才有资格谈柔,拳式姿势不正确,就谈不上顺遂,不顺遂就谈不上柔。
练低架目的是为了养成一种发劲的模式,把习惯性的拙力化去,改成周身浑圆一体的定型,等到练成这种定型,才可以练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打法,不然的话,空有千百招动作,却没一式可以真正用得上的。高手打人自然不会用很大的动作来蓄发内劲,周身一动皆有,越高明越是不露痕迹。内功高手,从来没有在实战中用矮身低架的。但见一抖之下,对手已经败北。练缠丝拳不能蹲下,因蹲下力散,练拳只要敛臀,本就蹲不低。
练习套路或单操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很难产生质的变化和飞跃。先求形展,不开展不足以抻开筋骨,不足以求得各种劲法,但这时还只是一个毛胚,还不够精致。随着功夫的日益加深,对拳法上的各项细节要求渐渐悟通,拳架也就越往里收,越顺越合,不必大劈大打已足以顺利地完成各种发力和身法转换,不使力而自有力,拳架也就小了。拳架越小对自己防护越严,随着对后发制人的体会越来越深,拳架也会缩小。再后一举动周身随意,意到劲发,无不和拍中节,似无规矩却全然暗合规矩。动作本来就少,一个动作上万遍不足为奇。缠丝看似简单纯朴,学易习难,练就上乘功夫难之又难。
练拳先要舒展开放,使内部之气要舒展而不拘,外部关节松放而不可滞,这样自然练到身心愉快。练上一小时才出功夫。初练只需注意一个开展,就是一个极度的伸展,全身骨节拔开。第一阶段身上必然会用很多拙力,劲力的培养必须是按部就班的来。先松着练,顺劲后再发力。发力先求开展,把劲放出去,再求得各种劲别。第一步,先放松全身,让肢体的运动轨迹附合某个形,练至熟练。第二步,把第一步练熟的动作加速的练,也就是练明劲,练至捷又准,劲达梢节。第三步,在第二步练熟的动作的基础上,让肢体运动的速度缓慢下来,全身均整,双手一阴一阳,出入虚实顺逆,自有螺旋缠丝劲蕴含中节,并练至缠绵充足厚实,是为暗劲。第四步,从放松练,最后回到放松,才算是高手。能放松全身,练至空灵一体,自成化劲。前人实证甚多,故江湖之上每以“化门”恭维其术。
缠闭功夫训练强度体现于保证每一个动作都符合正确要领上,这时间无关,而倍加强调注意力。入迷者坐卧行走均在琢磨每招每势螺旋缠绕之法,可见求道之人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心理生理强度了。
练一遍觉得气感很强,如练上两遍就感觉第二遍反而没有第一遍气感强,如隔一二天练那气感比一天练一遍更强,是因为练完后没有收好功,只理顺气机,没有把气收归中元。只要把气归入丹田,练功就会一遍比一遍气感强的。练功后收功程序过简单,会使下元亏损,产生下肢萎、拉稀病状。缠丝每路末势皆为“导气归田”,自有深意,学者不可草率之。
练拳不能太用劲,要用脑子调,太紧了人受不了。越练越松快就对了,练着乏味痛苦,就要赶快变招。凡是打完拳气喘吁吁的,或是练完后筋疲力尽的都不对。正确的感觉,应当是一想练拳,就兴奋;练完后,精神振奋。有时能够感觉,好象今天比昨天上涨了一大块。所谓日日新。缠闭功夫,关键在于中道,要适可而止,保持兴趣,恬养精神,此为大要。练拳小有效果的人,有时不免粗俗,气反沉不下。练拳练到一定时候,就想练了,不练身上起急。练着练着,很舒服地痛了,说明长劲了,筋骨起了变化。再后得病一场,身体很健康,但就是觉得病了,哪都不对劲。得适应一阵子,能自己把自己调理过来,就走上了大道。如此循环往复,适应一次就长一次功夫,长了就管用,与人交手,鬼催着似的就把人打了。
附:巴渝缠丝拳五段拳法动作名称
01、请手提气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挤手 04、右挂挤手
05、沉气贯劲 06、左勾右兜掌
07、右勾左兜掌 08、左鴛擒手
09、顶膝侧踹 10、入步双砲锤
11、右鴛擒手 12、顶膝侧踹
13、入步双砲锤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挂左推掌 16、双圈手蝶掌
17、转挂右推掌 18、双圈手蝶掌
19、右鴛擒手 20、顶膝侧踹
21、入步双砲锤 22、双穿挂蹬腿
23、双风贯耳 24、右缠左断肘
25、管脚搭标手 26、缠手背折摔
27、扣步双云手 28、缠手右滚断
29、管脚弹抖手 30、震脚翻钻捶
31、入步右横捶 32、摆步倒肘兜掌
33、上步扁担肘 34、上步挑心肘
35、乌云盖膝 36、提手蹬脚
37、右顺步炮捶 38、退虚步赶肘
39、追步右顺捶 40、侧跃步挂手
41、跌跪步宰手 42、侧跃步挂手
43、跌跪步宰手 44、左侧步云手
45、右并步云手 46、左侧步云手
47、右并步云手 48、左弓步拗捶
49、右侧步云手 50、左并步云手
51、右侧步云手 52、左并步云手
53、右弓步拗捶 54、左回身倒肘
55、右步搭手缠 56、左步顺肩肘
57、右扣步顺捶 58、左步顶膝蹬
59、回步右盖捶 60、右勾左兜掌
61、左勾右兜掌 62、倒肘左兜掌
63、收脚提气 64、导气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