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日记:奔赴黄旗堡探寻杞国故城

7月25日 周三 无雨

今年的高温,比以往似乎持久了一些。往年这个时候就不怎么热了。早六点一刻,推出坐骑,向着东南方向出发,今天骑行的行程:黄旗堡杞国故城遗址。

说起成语“杞人忧天”,似乎连小孩子也知道。那你知道这个成语的起源地在哪儿吗?记得小时候翻阅一本大辞典,上面解释这个成语意思时,说杞国,在今山东安丘县内。心里就暗暗记住了,等长大一定去看一看。后来长大,安丘撤县改市(县级市),再后来黄旗堡由安丘市划给坊子区了。

黄旗堡镇与南流镇挨着,南流镇现在改成坊安街办了,黄旗堡仍是保留原名未改。说起“堡”字,其实是个多音字,有bao音和pu音,比如碉堡,汉堡包,就读bao;比如二十里堡,黄旗堡,就读pu。当地人都读黄旗bu,这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不过骑行到黄旗堡汶河大桥时,抬头一望,桥边立着的蓝色指示牌,还是让我惊讶了!上面写着:黄旗堡大桥,后面还给注音,注的竟然是 huang qi bao da qiao,当外地人来到这里,会不会给误导了呢?实在是不能明白,难道是我理解错了?黄旗堡的堡字就是读bao?

从家里出发,骑行潍胶路,向南拐至黄旗堡路口时,约40公里的样子,温度上升,天逐渐热了起来,暗自庆幸早点出发是没有坏处的。杞国故城在镇南,几个村子并不相连,经过逄王村,向西到了杞东村,杞西村,杞城村,向南到了张家庄子村,东门口村,西门口村,这些村子散落着几处杞国故城遗址,它们如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旗堡的王老师,专门研究杞国文化多年,颇有几番所得,这次探寻故城遗址,王老师不仅全程陪同,还耐心细致讲解,说起杞国历史典故和故城民间传说,学识渊博的王老师如数家珍,提出心中的几个困惑问题,他更是娓娓道来,一一给予详细解答。临别时,获赠王老师著作,特别谢谢他。只可惜没来得及跟王老师来个合影,等下次再来时吧,一定要记得。

时近中午,本欲南行,峡山水库(毕竟也是省内第一大水库,虽然这些年水越来越少了前些年还闹过蝗虫灾)已是相隔不足十里,骑过去,不过十分钟的事。这时有好友相约,约至九龙涧,相聚畅谈。因眉南路修路(眉村到南流),需要绕路到九龙涧,刚下过雨,泥土湿润,不要说汽车,即使骑车过去,也是寸步难行,深陷其中。好友怕我找不到路,专门到潍胶路来接我。

九龙涧和穆村古槐(可惜已死),在我心里都是一直挂着的。折道九龙涧,应该也是不错。从地图看,汶河向北淌去,在某处与潍河汇合,汇成一处,继续向北流淌,注入大海。见到好友,不过是这么随口一说,被他记在心里了,热情邀我,可以去汇合处看一看。沿河岸北行,驻足岸边,我还是被潍河的气势给震撼到了。如果说白浪河是潍坊市区的母亲河,而潍河应该可以看成是潍坊人民的母亲河吧。

说起潍河,早先有说法,曾叫做淮河(或者是坏河,难道历史上曾经水灾泛滥淹没村庄所以被称为坏河?),后来淮河改成潍河,不过当地很多老百姓,还是习惯上叫它淮河。“淮”和“潍”这两个字,是多么相像,虽然发音不同,从字形上看,简直就是表兄弟。

站在潍河西岸,向北望去,一处高山,赫然在目。好友介绍说,那是昌邑山阳的博陆山,那里是有名的梨花节和梨花水饺。潍河东岸就是昌邑境内,这里是算是坊子最东端了。潍河和汶河交汇处的地方,有小沼于家和于家新村,村里大多为于姓。说起潍坊市区境内的于家,不论是寒亭于家(寒亭一村,大张庄等),还是坊子于家(小沼于家,于家新村等),还有潍城于家(远里西村,葛埠村等),大多都来自明初移民,从文登大水泊于氏,迁徙而来,这些多在村碑或于氏家谱都有详细记载。

辞别好友。特别谢谢他,陪我这么长时间。行至新修宝通街,宝通街西接青州花都大道,东至昌邑饮马,是为新的309国道(潍坊市区境内)。因为刚修好,从九龙涧拐出来西行,车辆不起很多,骑起来特别舒服。不过让人抓狂的是,道路两旁,没有一丁点的遮阳处,毕竟是新修的路,树木还来不及种植。就这样一路顶着大日头,狂奔而去。感觉就要被烤熟了一样,是不是要中暑了?

想找个地方停歇,也根本找不到。就这样硬着头皮一路骑吧。过了杨瓦路(杨庄到昌邑瓦城),好不容易进入高新区,找到高新四路,北拐到樱前街,情况才好了一些。樱前街的大树是可以遮阳的,骑着也是惬意。高新区的路名很有意思,先是高新七路,往西还有高新六,五,四,三,二,一路,接着是潍安路,永春路,惠贤路,潍县中路,金马路,东方路,北海路等。

到了家中。打开空调,还是家里最凉快啊。一看车子上的码表,和手机中的骑行app,哎吆喂,今天竟然骑行路程125公里,时间约六个小时,骑行速度20公里/小时,考虑到天气热原因,应该也算可以吧。如果天不热,或许可以更快一些。就这样吧。谢谢大家。

关注潍坊五好青年

欣赏更多原创老潍坊文章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如果喜欢他的文章,就关注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