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创新者的目光不会被学历所限,全人类才是他们的星辰大海

编者按:在我们国家制定很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更多无用专利,鼓励学生和教授写出更多低水平论文的时候,美国人完全不需要这些政策,就引导了全球的创新风向。

今天腾讯新闻推送了一则短视频:山东一个农家女孩,因为自己考研数学得了80分,高兴得又蹦又跳。然后忽然喜极而泣。

我看着这个画面,由衷地为她高兴,特别地高兴。

首先我觉得这个女孩太不容易了。

山东不是教育大省,全省仅有3所211大学,其中两所为985院校,教育资源谈不上丰沛。而且山东这个省份我们不久前也讨论过,资源产业占40%,国企众多,民营经济不发达,周围都是国家发展战略省市,唯独自身缺乏有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也缺乏金融中心和高附加值的产业。

一句话,身为一个山东人,如果没办法进国企或者进体制,前途就不被看好,只能去外省市寻找出路。而且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她如果考研不能成功,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更加渺茫。她的泪水清晰地说明她明白这一切。

如今,这位幸运的主角已经非常接近考研成功,不用说,她未来的发展会上一个台阶,超越很多同龄人。

而且,她的家庭也很可能因为她的缘故,完成阶层跃升。所以我想,除了当事人之外,她的父母、亲朋,应该也很高兴吧!

新闻学上有一个典型的关键字,叫做共情。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腾讯的新闻编辑的水平当然超过一般的新闻工作者,他们选取这条短视频,应该是考虑到当下的社会,很多人会被这位女生的兴奋之情深深打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创新的不足,已经导致一定程度的内卷,很多年轻人缺乏发展机会,只能尽力在教育上获得突破,争取更高的起点,这也导致近年来每年考研人数都在激增:今年有377万人考研,而录取率仅有25%。

类似于衡水中学这样极端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在很多地方愈演愈烈。年轻的小镇做题家们,挖空心思追求的不是思维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快感,而是仅仅超越同学的“惨胜”。

作为“内卷”的一个新动向,最近深圳中学招收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成为社会热议。深圳中学开出年薪30万外加小孩可以包上深圳中学的条件,吸引了众多清北学子的加盟,等于额外送了一套千万级别的学区房。

我觉得这些现象,越来越说明社会创造力的枯竭: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所有能考入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本身就很擅长考试。如果他们再去做老师,那么为了证明他们的价值,他们必然会把自己应付考试的技巧传授给他们的学生,甚至把这种技巧提炼成整套“武功秘笈”,在自己的学生,自己学生的学生之间代际相传。

也就是说,一开始能进深圳中学的孩子,未来进清北的概率增加,然后他们毕业后又回到深圳中学,继续培养他们老师的孩子和同学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闭环”:在“闭环”内的家族,必然逐渐垄断好的教育资源。而一开始因某些原因没有能够进入深圳中学的孩子,他们和他们的孩子能进好大学的概率越来越低。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那些擅长创新或者生产,不擅长考试的孩子,因为不能获得高等教育的加持,在社会资源分配上不占优势,逐渐沦为社会底层。而更可怕的是,连带他们的孩子,也日益看不到希望。

到那个时候,为高考喜极而泣的山东农家姑娘,相比更加稀少了吧?到那时,是不是会出现更多“范进中举”式的狂热,庆祝他们虽未在“闭环”内,也没学到“葵花宝典”,仍凭自己的“野球拳”胜利突围,杀入高等教育?可是这样的偶然成功必然只是偶然。更多的原本有潜力的孩子依然被排除在“闭环”之外。

这对他们公平吗?

高等教育被擅长考试的人群垄断,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悲剧,对国家来说,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对国家实力的削弱。

我想,如果真是这样,那并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是失败,那并不是国家的荣耀而是暗淡。

我当然能理解,对享受了高等教育的孩子来说,考试成功意味着人生起点又高了一些。

我当然也能理解,考上大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未来生活的改善、阶层的上行。

但如果这些兴奋被少部分人垄断,悲哀的将是多数人。如果教育由“内卷”走向“闭环”,受损的将是国家和民族。

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每年新增专利最多的国家。

而中国科技论文数量,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跃升世界第一。

但专利不等于实力,论文也不等于创新。我们的科技实力,不要说跟美国比,就是跟人口仅一亿多的日本比,都远远不如。日本最近的28年产生28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我们有几个?我们的论文平均引用次数仅有美国同行的三分之一,低于世界平均值。

我们在相当多的科技和工程领域,依然在走模仿和追随的路子。前不久宣布东航买下第一架C919,但国产大飞机除了发动机必然引进外国产品外,国产化率也依然不高。

不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我们即便看看我们的研究生毕业者在干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发现很明显的问题:300万研究生在读,每年毕业研究生100万,而如今正有6万研究生在送外卖。研究生早已不是高收入的代名词,更谈不上为社会带来了不起的创新。

我在B站上看到知名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采访苹果CEO蒂姆·库克的一段专访。何同学问了蒂姆·库克一个问题:苹果如果能够每年都推出一款新手机,并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

库克首先分享了对于创新的理解,他坚持认为,创新没有唯一的公式,创造和合作的文化会碰撞出巨大的创新能量。他还指出,创新就是让充满创意,各有所长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包容的环境,让他们能够相互滋养,汲取能量。

由此我感到,作为几乎占据了20世纪人类发明半壁江山的美国人,他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和实践,确实比中国人深入太多,领先太多。

库克在对话中还表示,苹果公司很重视中国消费者的反馈,比如五笔输入法、相机中的二维码识别功能等,夜景模式的灵感也来自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5G覆盖领先于世界,可以有更多创新的基础。

在我们的孩子还在为考上研究生欣喜不已时,顶级创新者的目光不会被学历所限,全人类才是他们的星辰大海

在我们国家制定很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更多无用专利,鼓励学生和教授写出更多低水平论文的时候,美国人完全不需要这些政策,就引导了全球的创新风向。

纵观人类的历史,在工业革命之前,人均GDP在几千年的时间中长期低于每年50美元,在那个时代,国与国的实力比拼,主要是人口数量和国土疆域面积的竞争;

进入工业革命后,新的制造能力迅速淘汰旧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的多寡,迅速让位于资金、原料供应和机床数量的差异;

但来到信息时代以后,创新能力成为竞争的核心能力。上世纪80年代,苏联拥有的坦克和飞机数量都遥遥领先美国,但美国以半导体为主的新产业形态,彻底战胜了单独依靠石油出口获取外汇的苏联。

时至今日,只有最一般的人才,才考虑抄袭和模仿。创新将是这个世纪创造财富的主流方式。

回到刚才我们提及过的,采访苹果CEO库克的年轻UP主“何同学”。何同学拍摄视频4年,一共也只拍摄了40段视频,产量可谓相当稀少。

但在2019年6月6日,何同学以一条关于'5G到底有多快”的投稿收获了全网的关注,一鸣惊人。截至2020年4月,该视频播放量近2000万。由此,一跃而成B站百大UP主,并获得了采访库克的机会。

B站官方对何同学的评价为:“他是一名充满少年初心的UP主,他擅长用简单干净的文字传递信息,镜头运动丰富、转场行云流水,配乐舒适自然,内容“贼有意思””

“贼有意思”的评价贴切地形容了“何同学”的创意能力。其实,“何同学”仅仅是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2017级一位大四在读学生。但是我想,他拥有的知识结构和创意能力,不是一个普通的硕士学位所能替代的。

其实,虽然大学教育为“何同学”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储备,但以他的创意能力来说,恐怕不上大学,也能脱颖而出。因为“何同学”清晰地说过,他的视频制作技巧,都是在网上学的,学校不光不教,连相应的学科设置都不存在。

B站也好,其他新媒体平台也好,甚至全世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富有进取心和创意能力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上过大学,有的没有。今天,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区分人才的标志。

所以当下我国教育的问题比较“尴尬”:一方面,很多需要凭借教育实现人生突破的年轻人被现行教育体系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很多聪明的大脑却对现行教育弃如敝履。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体系固然应该负上“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但恐怕对“旧我”自身的改造也迫在眉睫。如果继续故步自封,怎能追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而我们的国家,早就应该抛弃一味追求专利数量和论文数量的做法,真正尊重创新。我们的社会,应该抛弃早已过时的,依靠学历高低把人才分等的做法,让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并源源不断地鼓励创新者脱颖而出。

--- 全文完 ---

本公众号将长期、冷静地专注于研究地缘政治,特别是中美关系、中东、东南亚及全球局势,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