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圣地-陕西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药王山本名五台山,由5座山峦组成,山峦顶平如台,形如五指,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远远眺望,绿树丛中,殿宇环山依岩而建,气势壮观迷人。

药王山分南北两区,南庵“金殿”为现存最早建筑,始建于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重修,故称“金殿”。殿内陈列1985年南庵院内出土的唐代石棺。与“金殿”毗邻的,是建于元至元年间的“元殿”,殿内东西两壁残存的元代壁画《朝元图》,与大殿系同期之作,弥足珍贵。南庵西碑廊还保存有宋、金、元、明、清碑刻三十余通。

药王山碑林陈列的是北魏、西魏、北周、隋、唐遗像碑,皆系耀州区境内所搜集,数量之多,价值之高,知名国内外。《魏文朗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仇臣生造像碑》、《青龙魏碑》等为稀有之珍品,是研究民族、宗教。风俗、书法等珍贵的史料。

摩崖造像位于药王山主峰东部接近山顶处的东西向崖壁上,崖壁东西长约20米,高约5米,凿有大小佛龛20余个、造像40余尊。像龛因为不是开凿于同一时代,在布局上没有统一的规划。从其分布上可以大致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在年代上这三个区域也是依次从早到晚。保存状态较好,究其原因,除石质因素之外,依崖而建的木构大殿亦功不可没。大殿始建年代不详,从崖壁上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重修古佛大殿》题记可知此前已有,但经历代重修,初始形制不得而知。

东段最大一龛是药王山石刻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一龛。从其菩萨装束、倚坐姿势以及头光上的七佛,可以断定其身份为弥勒菩萨。过去七佛与弥勒组合,在佛教美术题材中屡见不鲜,最典型者包括北凉石塔、南北石窟寺等等。龛高4米余,上窄下宽略呈梯形,深约0.5米。此为药王山摩崖造像中开凿年代最早、雕刻最为精致的一尊。因未发现造像题记,而其细部特征又兼具北周与隋代风格,所以对其断代存有不同看法。

编号为第一龛的是一尊菩萨立像。高发髻,左手残缺,右手下垂提净瓶,双足立于莲台之上。这尊菩萨像带有明显唐风,年代应该在唐代早期。

在东区弥勒龛的西侧,是一龛一佛二菩萨像,虽然体量不大,但佛像和蔼庄严,菩萨像委婉动人,是药王山石刻中的唐代精品。

往西,地藏为佛相,半跏趺坐。在身后左右出六朵祥云,云上形象分别代表着六道。六道分别为:天人、阿修罗、世俗人物、畜生、地狱、饿鬼。正所谓“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地藏菩萨立下了宏大誓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菩萨本愿经》)。轮回、地狱、阎王等理论往往就和地藏菩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六道与地藏的组合在佛造像中也就屡有出现。地藏因其誓愿内容,以佛相来表现地藏不多见,通常为菩萨相或沙门像。

在中区上端有并立二菩萨像。二菩萨左右对称站立,其风格、装束都和东区的第一龛菩萨立像十分接近,应该属于同一批的作品。但相比其第一龛,双菩萨像的姿态更加婀娜。因其所处的位置较高,幸以保存完整。因为免于众手侵扰,这两尊像还得以保全有山石的自然颜色,向满怀崇仰之心的观者展现出大唐艺术的无上魅力。

在并立菩萨龛下面是两龛菩萨立像。这两龛中的菩萨均为右手上扬握飘带,左手下垂持净瓶。

在这两龛菩萨立像下面是三尊坐像龛。三尊像均头部缺失,但所幸旁边刻有佛名。中间一位手印明显,即便没有旁边的佛名也能知道是毗卢遮那佛。毗卢佛右手侧坐像题名为“地藏菩萨”,左手侧题名为“弥勒佛”。这种组合不常见。

中区造像最为油光锃亮的有两龛。一龛内为坐佛,一龛内为游戏坐的菩萨。这尊菩萨像当地俗称之为“摸儿佛”,起着送子娘娘的作用。这里崖壁上有一块明正德八年的摩崖石碑,碑文中记载:“每岁二月二孙公真人寿期,四方男妇争先谒()。缺子乏嗣者()赴此殿,背(摸?投?)小石,越年有应。”

在坐佛龛下面是并排三座小龛。中间一龛内为华严三圣,龛内有题名标明了身份,菩萨造型颇为精致。

西区造像的年代最晚。西区石刻主要是一尊大型圆雕坐佛,这也是药王山石刻中唯一的一座圆雕。其年代明显晚于东区、中区的隋唐诸窟。

以上内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欢迎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