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前,重返我的母校:武阳中心学校

六一节前,重返我的母校:武阳中心学校

司马狂/文

首先,我必须坦白,今天的这些照片并不是最近回家拍的,而是春节时候拍摄的,只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写这篇文章,所以一直拖延至今。眼瞅着,没有几天就到六一儿童节啦,这倒是一个名正言顺来写武阳中学那些记忆的好时机,虽然读初中后,六一儿童节就不再属于我们。

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小学和初中是分开来的,小学就在武阳桥的那头,原本是个祠堂,后来改成了卫生院,那时候学校时不时还会被洪水淹没。小时候特别喜欢去武阳中学,因为在那平房的教室外边,总是会有年长的初中生丢弃一些东西,而这些玩意儿往往会令我觉着神奇。

待到我读初中的时候,武阳中学依旧还是两排平房,加一栋二层楼的教室。记忆中两排平房教室中间处的小房间和二层楼的二楼,都是老师们的宿舍,住平房的一般都是新来的单身教师。有家室的老师,我们那时候,已经有二层的砖房小楼供他们住。下面这张照片,能够清晰而完整的看到当时学校的房舍分布,这才是我记忆里,武阳中学的模样。

(点一下图片,看大图,记住我标注的数字,继续往下看)

图片中1和2分别是我读初一和初二的教室所在,读初三的时候,我们就搬进了新的教学楼,所以就没有去3那里读初三。4是老师的宿舍,5那一排平房是学生们住的宿舍。左边的房间是女生宿舍,右边的房间是男生宿舍,宿舍门口还有一个水泥台的乒乓球桌。那时候的宿舍里面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逼仄拥挤,加之住宿条件有限,一股子酸臭的味道,让人阵阵反胃。我们用尽各种办法在墙壁上钉上钉子,拉上绳子,用来挂毛巾。一盏没有多少瓦的,永远都是昏昏暗暗的灯泡就是整个宿舍的光源,下课没有多久还会被拉闸,也就只能摸着黑进被窝。那时候,两个要好的同学会合伙,你的被子拿来垫,我的拿来盖,于是我不幸惹上疥疮。

9和10的位置,都是厕所,一个毗邻教室,一个靠近宿舍。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先开始传的,说学校的厕所里面有一个叫做“红毛手”的怪物,总是会在你上厕所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摸你的屁股。那些传这个故事的同学说得煞有其事,甚至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就好像他们亲身经历过一样。图6那里,左边是职工的宿舍,也偶有刚来的老师被安排在此间,右边就是食堂。每每下课铃响起来,同学们便会如同开闸泄洪时候的滚滚洪水一般,飞速地跑向这里来。为了插队的问题,口角是少不了的,甚至还会打架。边上有自来水龙头和一眼井,可水源有限,吃饭的学生多,而学校留给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又极短,于是在排队打架之后,这里又成为年轻的孩子们,宣泄自己无处可以发泄的青春的最好去处。

图上数字7的位置是我们的操场,那时候的操场还只是一块相对平整的黄土地而已,篮球架、双杠、单杠、足球架这些倒还齐全。每年学校都会开运动会,反正我的体育向来不行,也就跑步还能及格,剩下的一无是处。初三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我去写班级的比赛报道,遗憾的是,我写的稿子,跟别的班的人写的通稿不一样,很多形容词,班主任看不上,于是我彻头彻尾成了一个观众。图8那里可不得了,那是个小卖部,在那里,没有钱不要紧,可以用饭票,饭票就成了跟人民币一样功能的硬通货。尤其是晚自习下课以后,那小卖部真的是挤都挤不进去啊。

读书那时候,一到早餐的点,学校隔壁的秀丽,就会提着她的筐子来学校,那里面装的是肉包、菜包和馒头,只是可惜,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极少给我零花钱,这包子我总共加一起都没吃过几次。还有武阳乡政府对面五星饭店的美兰会骑车带上一篮子的油条来兜售,那就更没有尝过几次。我初一一开始早饭和午饭都在学校食堂吃,后来自己会骑自行车以后,午饭和晚饭都骑车回家去吃,伙食还稍微好一些。旁的住校的同学们,大抵都是周日来学校的时候,带上一茶缸的腌制菜品,吃到星期三下午放学走路回家,或是当晚赶回来,或是翌日一早赶来,复又熬到周五放学才能回家。

有段时间,持续暴雨,那时候我们还在读初一,就亲眼见到过埋在地里的骷髅头被冲刷出来,那时候也奇怪,明明怕得要死,却偏偏一个都要跑去瞧个热闹,然后自己把自己吓个半死。那时候的学校也没有校门和围墙,社会上的人能够随意进出。似乎是初二的时候,学校要每个学生出部分钱,然后一个月来放一场电影,结果最后村民来的人数反倒多过学生,大操场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大概是从我读初二时候开始吧,学校就在营建新的教学楼,好像周三还是周四我们会有一节劳动课,那便会被学校安排去搬砖打杂,连工具都得自己准备。如今武阳中学紧锁的大门推开之后,会有一段坡道,这也有我当年劳动课的一份汗血在其中。等到我读初三的时候,教学楼投入使用,我总算是赶在毕业前,坐进了新的教室。

那三年的时光,刚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懵懂的少年,那是人生最为美好的辰光。记忆里,值得写的东西很多,譬如那些个新来的老师被顽劣的孩子气得直掉眼泪;譬如谁跟谁早恋了我们偷摸去看他们约会;譬如整个宿舍的人全部跑出去偷黄瓜,独有我一个人酣睡,结果大家都被校长逮住,全部抓去罚站,我却安然无恙;譬如初二时候我跟同学合排的小品,爆笑全场……太多太多的记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了。

如今的武阳中学,已经改成武阳中心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其中,甚至洽河中学都在我毕业没有多久之后也并进来了。学校同当年我读书的时候,相差甚远,可当我步入其间的时候,依稀还能找寻当年的踪迹。我和同学一起进去的时候,还能相互叙说着,这里是当年的什么地方,这里当年发生过什么故事。沧海桑田,转眼已经毕业十八载,当年教我们时候,风华正茂的老师,亦都华发丛生,他们的一辈子就默默奉献在这皖南大山深处的学校里了。远安老师,甚至跟我说,你再不来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写篇文章,我都要退休了。原来,岁月不是那么静好,它是那么的无情,那么的残酷。

写这篇文章的间隙,同我的恩师淩卫文先生聊着微信,他告诉我,如今的武阳中心学校,从幼儿到小学生,加上初中生,总共也就150人左右,这甚至不如我们当年一个年级三个班的人多。看着新的学生宿舍楼,上下三层,窗明几亮的,心生羡慕,却没有多少学生,殊为遗憾,然而乡镇的没落,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已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手机里存着武阳中心学校的照片,却一直未能写出文章,那是因为想写的东西太多,可写的东西太多,历历在目,无从下笔。今天写完这篇文章,也仅仅是沧海一粟,完全表达不完那份对自己青葱岁月的不舍,或许这是我已然早生华发的凄凉吧。六一节马上到了,让我们一起随着这些新的武阳中心学校的照片,去找寻自己当年在武阳中学的青春记忆吧,青春啊,那是一首怎样的歌呢?最后,你能在这张我的初中毕业照中找到我吗?

(0)

相关推荐

  •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忆母校宜陵中学

    [往期选读] 宜陵老街风情     宜陵老大会堂侧记 说宜陵历史     记宜陵先贤 游宜陵老街     宜陵人说宜陵 我的中学生活杂记 ----忆母校宜陵中学 张生宏 我是1963年从宜陵小学考入宜 ...

  • 那些忘记和未曾忘记的老师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风清云淡写给老师的文字. 文/风清云淡 教师节到了,满屏老师的祝福,我也给 ...

  •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毕业近五十载,听七二届黄㛚学子深情讲述50年前的母校!

  • 再见了,安仁老清溪中学!

    光阴的故事 音乐: 罗大佑 - 之乎者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悠然伤感的<送别>响起,触动了 ...

  • 六中

    ​六中 ■海神 (一) 我哥比我大两岁,他在三角塘读初中,只有两年,在六中读高中也只有两年. 我哥在六中读书时,我妈把每天剩下的饭在太阳下晒干,再用锅把干饭炒成黄色,这时的饭又变成了米粒样,长长的,干 ...

  • 【图说武胜】烈面淳化书院

    烈面有个" 淳化书院",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是清代湖南商人建的会馆,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烈面中学的校门就在那里,那时学校叫"淳化中学". 应 ...

  • 从大明到高塘——我在华县塬上上学的日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在华县塬上上学的日子 作者 秋 月 回想我在华县大明上小学的时候,教室的窗户是用纸糊的,老师带领大家做浆糊,裁纸张,再糊上去,是大工程.冬天,老师允许同学们 ...

  • 汪靖婵| 忆母校 忆童年

    忆母校  忆童年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汪靖婵(青海)   说起我的母校,然则有三.其一,就是家附近的小学:其二,离家稍远的中学,其三,位于镇上的高中.这三所学校皆成了我的母 ...

  • 脱毡帽的岁月(五):何当共剪西窗烛

    本文作者:要瑞芬 何当共剪西窗烛--我想念的同学们 我的同学是一群从没有见过城市的憨厚的山里娃娃.入学时,男生们留着只有农村男孩才留的那种盖儿型发和没有形状的乱发,女生们梳着农村女孩子特有的麻花辫和留 ...

  • 泰坦尼克式拥抱

    下雨了,窸窸窣窣的雨滴在世上,混着新叶的泥土味如羊角氤氲着.仿佛新的人生的第一天. 他们因同在屋檐下避雨而邂逅.他带了伞,但没有拿出来,他只是喜欢避雨的感觉,看着檐霤以每秒一分米的速度滴下来,啪嗒,在 ...

  • 陈中记忆

    陈中记忆 文/杨军 读到卜老的<陈中情结>,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三年陈中生活,历历如在目前,曾经的过往不断撞击着我的心扉. 初到陈中,一下子就被陈中整齐的校舍,整洁的环境吸引.那时,陈中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