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如何推动孩子行动?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感觉孩子心里明白事情的好坏,可是就不愿意动手去做些什么。即使嘴上答应事实上接下去的行动还是抗拒做这件事。他既不能诚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又不能因为这个事情本身是正确的、是必须做的就老老实实地的去完成这件事。他这是怎么了?身为家长该怎么做?

明镜解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坏标准,而标准的形成却是以大众化为主,大家都认同的就是标准,不认同的就需要改进。但是,在一些小群体里就很难用标准来衡量和执行了,比如家庭这个群体,家教不同,家风各异,这就会形成孩子不知所措,父母束手无策的局面,因为,父母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应该的,好的事儿了,所以,建立属于自家的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的事儿,就好像入职一家新公司,需要熟读员工手册一样,父母是否在家庭当中有这样一本手册呢?

而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经验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传承自己父母,自己亲身经历,听取碎片知识。这样看来总是在尝试,从未做总结,直到对孩子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去思考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导致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就不能提前做些预防性的工作呢?古人做父母要么遵循家训,要么学习古训,总有一个体系来支撑,来参照,现在我们的父母胡子眉毛一把抓,觉得什么都能用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在公司的员工手册是中西合璧、古今贯穿的大联合读本,你觉得你能明白到底要遵守哪一条吗?

标准无好坏对错,仅仅是为了让人做事时有一个目标参考,主要是衡量自己的行为和能力,根据组织不同,标准的细化程度也不同。但对于家庭来说,标准只是作为父母和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弹性虽大,但是有据可依,比如少年和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过渡方式等等,都可以提前了解,做好心理建设,当孩子经历这个阶段的时候就不会想热锅上的蚂蚁那样了。都说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不好教育,作为父母又对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健康了解多少呢?看似不聊成绩就不能说话,实则是亲子关系渐渐地的疏远,而孩子的感觉也正在慢慢地的寡淡,因为,最亲最近的两个人都是这样狭隘的关爱,外面的人又怎能相信呢?因此,如果外面有这样能让孩子自己觉得是“志同道合”的人事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走在一起,而父母可曾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打游戏,逃学,厌学,叛逆……?

当我们盯住一件事不放,必然会忽略或降低对其他事情的关注,这就要看父母要的结果是不是孩子想要的了,也就能体现出来父母的标准是否和孩子的标准是否是一致的。人很简单,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愿意去做,不符合的拒绝,但不确定是不是符合,就是脑子里想做,但是身体不愿意动,这就是身心分离,对这件事的标准不清晰造成的,可做可不做,就先放着吧。如果父母在这时还一味地要求孩子说到做到,就是天真了,而此时更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的标准(小时候越尊重,长大了越省心),只有孩子自己建立了标准才知道自己做与不做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否则,做完了都是别人的荣耀,自己又不欢喜,何必呢?即使前期会这样(上学时期的奖状、名次),到了后期成年时,总会做几件父母不认同,周围人看不好的事儿,这就是延迟效应,也是平衡法则,一只气球总不能一直吹气,还需要适当的放气,才能保证它不爆炸,人要爆炸就是崩溃,道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为人父母是否愿意站在这个层面看事情,看孩子,看自己而已。

如果行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给人带来有效的驱动,没有人会行动的,何况是孩子呢,他根本没有对于成果的全面考虑的能力。其实,有的成年人也做不到,父母做不到就会要求孩子,这是无能的表现。每个人做事都有至少一个好处,才会去做。比如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发展,钱财的积累,名誉的获得,他人的感激,身心的放松,人生的感悟等等,如果你做的事儿没有任何自己想要的结果,你会做吗?孩子只想简单的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在做不到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引导,但是如果收到的反馈却是猜疑、指责、谩骂、惩罚或嘲讽,对于这个幼小的心灵来讲,不次于在心里把他“杀”掉。所以,孩子外在的行为就会出现抗拒、拖沓、犹豫、懒散、敷衍,总之不是积极地,但是,他肯定会在某一方面会很积极,比如玩,睡,吃,只不过这都不是父母的标准罢了,也不是父母想看到的,所以啊,这个循环就会是恶性的,直至崩裂,现今这种家庭悲剧还少吗?

总结,既然父母相信孩子自己有一套自己的信念,就尊重他这么去做,他会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完善自己的这套信念。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来做这些事儿,一起经历,一起总结,这是陪伴者,如果不断地纠正,强制,批评,这就是裁判和法官了,有多少孩子喜欢和这样的父母相处呢?更何况,父母自己都不确定、不清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真的对孩子有效,父母都是有责任心、有爱的人,但是运用不当,就会背道而驰,出现案主说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