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绥靖政策的恶果

希特勒的元首旗帜

  1935年3月,希特勒政府公然宣布不受《凡尔赛和约》的束缚。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经过5个月的激烈争吵,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行了瓜分,对德国的军备进行限制。

  希特勒上台后,决定挣脱《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束缚,以便对内摆脱经济危机,巩固其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1933年10月14日,希特勒政府借口德国在军备上没有平等权利,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5天后(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希特勒一步步地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限制的条款,加速扩军备战。

  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在10月1日前把《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陆军限额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海军人数增加一倍,并秘密建造2艘2.6万吨的战斗巡洋舰。到1934年底,德国正规军人数已达到29万人,还不包括拥有30—40万人的党卫军和100万人的冲锋队。1935年1月,通过公民投票,德国从法国手里收回鲁尔区。3月13日,希特勒政府宣布不受《凡尔赛和约》关于禁止德国拥有空军这一规定的束缚,开始重建德国空军。3月16日,希特勒政府以其他国家均未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裁军,法苏两国的军事编制又在增长为借口,宣布不遵行《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重整军备。在国内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把德陆军扩展到36个师50万人,并规定35岁以下的男女青年,必须在战斗工事、飞机场等地进行强制性的义务劳动。5月21日,德国通过新的《国防法》,改组武装部队,希特勒自任最高统帅,同时建立了战时指挥机构,设立了三军参谋总部。6月18日,希特勒同英国签订海军协定,把舰队扩大到相当于英国舰队吨位的35%,并建造相当于英国45%吨位的潜艇,同法国海军力量相等。

  面对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所作所为,英法等国惶惶不安。1935年4月11日,英法意在斯特雷萨举行会议,决定建立3国对德共同阵线。4月17日,“国联”谴责德国单方面废除《凡尔赛和约》。5月2日,法国与苏联缔结了为期5年的同盟条约,双方协议,如果一方遭到无端侵略,另一方将提供援助。但这些做法不但对希特勒政府重整军备的步伐毫无遏制作用,希特勒政府反而利用埃塞俄比亚危机,并以受到法苏结盟威胁为借口,于1936年3月7日声明,废止《洛迦诺公约》,同时决定停止实施《凡尔赛和约》不许驻军的条款,下令德国军队开进《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莱茵非军事区。这样一来,《凡尔赛和约》加在德国头上的种种束缚就统统被扫光了,《凡尔赛和约》被彻底撕毁了。从此,纳粹的战车隆隆驶上了征服欧洲的道路。

  希特勒政府之所以能一步步地撕毁《凡尔赛和约》,最后将它当成一团废纸,一方面是希特勒政府给自己的侵略政策披上了“和平”的伪装和玩弄声东击西的伎俩,麻痹了对手;另一方面也是处在经济危机中的英法等国既不想放弃既得利益,又不愿同德国发生正面的对抗,而采取一种满足德国在中欧的领土要求,划东欧为德国势力范围,鼓励希特勒政府东进,以阻塞共产主义侵入西欧的绥靖政策的结果。希特勒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后,法国虽曾提出过抗议,英国却说,德国进入莱茵区“只是到他们的后花园罢了”。希特勒不仅丝毫未受到惩罚,反而得到鼓励,因而气焰就更加嚣张。希特勒在1936年3月16日宣称:“《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