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面对生死——《我敬畏生命的过程》
【能否预知你今生的苦难】
【生命和死亡是平等的】
【对生命的深深悲悯】
【洞见黑暗,是为了感受阳光】
这些都是《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毕淑敏演讲与低语》一书中的小标题,有的是当时演讲的题目,有的是答记者问后的汇总题目。
十几年前初遇此书,出于对毕淑敏的喜爱,看了她的很多散文随笔,这本书则让我从演讲稿和问答中,更看到了真实的作者本人,也成了我的心理学启蒙教育。
当年对死亡的话题只是逃避,在经历了至亲之人突然面对生死瞬间,并在生死之间多次徘徊后,我对死亡是真的恐惧。
学习心理学之后,偶然回看此书,才明白当年勾画出的那些句子,正是亲身经历后才真正懂得。
直面死亡
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毕淑敏阿里11年当卫生兵的经历,给了她在及其艰难的自然环境下面对生死的体验,藏族人民对生死不同于汉族人的那种超然,让她对生死有了不同的认知。
“藏族人将生死看得很淡,他认为人生就是一种轮回,他不是作为宗教来感觉,他认为人真的就这样。他们那种淡化生死的感觉,给了我一种对生命的新视角。”
我在17年前去过西藏,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存敬畏,为那片土地和那里生活的人类!
今天重读这些话,那种敬畏和纯洁的向往,因为有了生命切身的体验,更有了真实的深刻的体会。
死亡是人类终极的宿命,却是中国人避而不谈的忌讳。
存在主义认为:生命有限,人都会死。对死亡的恐惧,或者叫死亡焦虑,永远深刻地存在。只是大多数时候,它可能很隐蔽,除非死到临头,人甚至意识不到。
死亡焦虑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承认和面对死亡,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意义。
好好活过的人不会害怕死去。至于如何才能“好好活过”,咨询师可能会分享这样的经验:人的幸福不会凭空而来,它只产生于“有意义”的时刻;意义也不会凭空而来,它只发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里。所以专心投入当下每一分钟的生活,就是好好活过的最好方式。
毕淑敏说“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普遍心理,我作为一名医生,看到人在生命的晚期,那种苍凉、恐惧的表现,对活的人和即将离去的人心理压力都是极大的”
“我把死亡看成人成长的最后阶段,死亡不是不可思议的,而是很正常的生命现象。”
关于死亡的命题
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中有8个关于死亡的命题:
1.我肯定是要死的。
2.我得自己去死。我们都将孤独死去。
3.我会死的事实并不只是经验意义上的可能性。肉体的死亡在经验意义上是确定的。
4.死亡会结束我的所有可能性,我死后不能再做任何事。
5.我的死亡时间是不确定的。
6.任何时候我都可能会死。
7.垂死赋予了此生以完整性。
8.死亡具有“非相关性”:死亡割断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的所有关系。
我们这个民族曾经不谈死亡,把死亡遮盖起来。
在传统中,人们对死亡都很忌讳,甚至认为死亡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比如我们文化中的鞠躬尽瘁、战死疆场等,死亡被赋予一定意义。
其实,人们对于死亡又是十分恐惧的,死亡不过是一个过程,虽然我们文化中所缺乏的。
台湾大学心理系原主任杨国书教授在1994年台湾大学首开死亡学。他发现,现代人对死亡的关注越来越多。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
一是好奇。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死亡以后的事情。
二是苦闷。现代人的苦闷确实比前辈人要多。
三是压力太大。
四是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
毕淑敏在接受大学生提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时,回答“人生没有意义”。
“我说人生没有意义,是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意义,如果你不确定,没有人为你确定”。
“我想探讨死亡非常重要的是因为我要探讨生命的意义,我觉得生存的意义首先在于人是有选择的自由,因为你存在,所以你有选择。”
存在主义认为:人需要有意义。但意义无法从任何他人、他处那里获得,因为意义并非客观的存在。意义是主观的产物,只产生于人自己的意念里。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在心里为某物赋予了某个“意义”。
直面死亡的根本是直面丧失
“死亡有一个最最让我们恐惧的核心,就是丧失。”
“人生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丧失,而面对这样的丧失,其实就是一次一次小的局部的死亡。”
死亡学的专家,认为像失恋、离婚等等情感、物质、金钱、名誉、地位、友谊的丧失,都要经历五个阶段:
一是否认。“这不是真的,这不可能。”
二是愤怒。面对丧失,这份愤怒是有价值的。
三是讨价还价。比如:整体的不可挽回,但局部的一些挽留,能有一份安慰。
四是抑郁和消沉。面对丧失一定会有。要宣泄出这种抑郁和消沉的情绪,尽快地度过。
五是接受。
这本书中,毕淑敏说“面对死亡的察觉,是增添生命策略和创造力的源泉,死亡将导致我们的毁灭,但对死亡的察觉,又能拯救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价值感与目的,是人类一个最显著的特性,能够存在在孤独、并且必须面对死亡的世界上,才是我们最真实的挑战”。
微笑着面对生命
人生而孤独,死亦是孤独。孤独是生命的本质,无可改变。
“人生有苦难,我们无法预知。越是你有一个抱负,有一个理想,承担很多很多的责任,我觉得,你就要做好准备,遭遇到比常人更多的苦难。而且是孤独的。”
“因为每个人都很独特,必须独自面对世界所有的风霜雨雪,所以人注定是要孤独的,这种孤独会变为一种动力,也可以变为一种盾牌,一种借口。孤独是一种存在,一种中性的存在。”
生命历程中,我们都切身体会过孤独。越是孤独的时候,越是要关爱自己、正视自己、探索自己。
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是心理学倡导的。我们正是在觉察中理解孤独、生命,甚至死亡的。进而达到内心的成长。
存在主义认为:孤独的解决之道,只能是创造并拥有一份健康的关系。在健康的关系里,人们并非彼此利用。没有救赎,没有掌控,我们是两只能够自在飞舞的蝴蝶,在一起只因能飞得更幸福。
健康的关系一定是真诚的。我全然地接纳你,也相信自己会被你全然地接纳;我愿意为你无条件地付出,只因为我喜欢这么做,反之亦然。拥有健康的关系,并将它内化于心中永存,如果能够这样,人就不再害怕孤独,哪怕孤独实际上会永远存在。
面对孤独的生命,怀着对生命的深深悲悯,我们唯有微笑!
当我经历了生死瞬间,对生命和死亡有了不同的理解,再翻看这本《我敬畏生命的过程》,那些跃然纸上的作者的经历,那些真实的一问一答透露出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超然,即使过去了十几年,还是能够让我为之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