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研究

承担单位:北京大学

(一)、课题目标

采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孢粉分析、植硅石分析、植物残体和炭屑鉴定、树木年轮分析、动物群鉴定、粒度分析、磁化率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土壤微结构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方法,以自然地层和文化堆积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中原地区及周边其他文明起源中心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的古环境进行重建,探讨区域人地关系发生、演变的过程,并探索自然环境在中国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课题任务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指南,本课题拟分为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
    A.3500BC-1500BC中国北方气候变化的共性和差异与区域经济形态的关系。通过对中原地区、甘青地区、海岱地区和辽西地区四个地区的古环境进行系统的重建,对比分析它们之间气候变化的共性和差异,并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研究,探讨不同地区经济形态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特征的关系。
    B.3500BC-1500BC突发性灾难事件及其对黄河流域古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已经掌握的洪水、地震、气候突变等方面的线索,对中原地区、甘青地区、海岱地区的相关遗址进一步开展该方面的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并研究这些事件发生的规律,最后探讨它们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在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3500BC-1500B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演化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沉积地层、地貌的分析,重建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演化、海平面变化的过程,分析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要素与地貌演化的关系,并结合考古学对区域聚落、生业、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地貌演化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D.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国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关系。在对各研究区域的环境演变以及人地关系变化过程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地区影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主导自然环境要素,并分析这些要素的影响机制,重点讨论自然环境在中原地区及周边其他文明起源中心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中国文明进程模式的环境解释。

(三)、课题取得的成果

1、3500BC-1500BC中国北方气候变化的共性和差异与区域经济形态的关系
    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甘青地区、海岱地区、辽西地区)研究时段的气候变化有着共同的特点,均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即将结束的阶段,并且都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全新世中期,各区域的农业比重逐渐增加,狩猎采集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是大暖期气候背景下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气候带的差异以及叠加于其上的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中原地区(陕北分区除外)和海岱地区,气候变化都不足以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处在农业发展边缘地带的甘青地区和辽西地区,气候的干凉化引起了经济形态的转型和文化的衰退趋势。
2、3500BC-1500BC突发性灾难事件及其对黄河流域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量的资料证明,在3500BC-1500BC期间,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发生过以异常洪水和地震为代表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这一阶段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突发性灾害事件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喇家遗址史前灾难现场的初步研究表明,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青海官亭盆地,在距今3600~2800年前后的齐家文化晚期—辛店文化早中期,曾经发生过一起包括洪水、山洪和地震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这场灾害导致喇家遗址的毁灭,给当时的人类文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在西金城遗址遗址,薛村遗址中都发现有地震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现象。
    (2)、洪水事件对人类的间接影响
    河流泛滥造成了广阔的泛滥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耕,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粟作农业区,粟历来是这一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近几年来有关农作物种子的研究表明,洪水泛滥的结果之一是稻作的出现和发展;与此相反,在青海喇家遗址,黄河洪水从第三纪地层带来了大量的红黏土,它们覆盖在阶地黄土之上,由于红土粘性大,保水性差,易板接,不适宜于农作,因此在洪水之后,,农业开始衰落,畜牧业比重大大增多。
3、3500BC-1500B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演化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该区域距今5000-4000年前后气候温凉干燥有利于良渚文化的发展,而距今4200-4000年降温增湿事件,阻碍了良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但良渚文化的消亡与气候的关系不十分明确,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促进或制约表现为环境各个要素共同的综合性的影响,良渚文化衰落是区位、地貌、气候、海面变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国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关系
    (1)、高度的统一性与丰富的多样性的结合,是中华文明及其形成与发展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不仅表现在文化和文明的特征方面,而且表现在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方面。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特点的形成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
    (2)、中国各主要新石器文化区全新世时期有利的环境条件,孕育了各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长期发展和繁荣,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奠定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基础
    (3)、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环境特征及其演变促成了多元一统文明的形成
    (4)、中国特殊有利的环境特征和演变特点,是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不仅经历了由新石器文化到文明时代的长期的持续发展,而且是时间上唯一持续发展到现代的上古文明。中华文明为何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孕育这一文明的这块土地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区域广大、景观类型多样、气候多样、土壤多样、地域交通多样等。
    (5)、各地区不同时期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各地区文明发展历程中发挥过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6)、环境同人类活动的互动作用可能影响了某些地区的文明化进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