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作用。

【图】 Jehan Choo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843天

老周,春安:

虽然比你年长,但称呼老周,倍感亲切。你的文章我非常喜欢,看你用温暖的文字耐心、悲悯、智慧地抚慰芸芸之烦恼,让从小就喜欢文字的我,越加坚信温暖祥和的文字最有力量。
我和丈夫是广州普通的中学教师,十多年前,我们一无所有,通过点滴积攒,目前在广州有三套房。虽然尚有贷款和借款,但已不影响正常生活。教师的工资不高,我们很努力地走到今天,当然想给孩子所能给予的最好。女儿今年23岁,已留学5年,下个月即将藤校研究生毕业,成绩优异,原本一切都顺,只是这场疫情来得太巧。
我原本希望她能在黄金年龄,继续读完博士,但感觉她目前的状态有点强弩之末,也不太愿意再争取,尤其是疫情期间孤身一人在外。女儿这个年纪谈恋爱也实属正常,但恋爱对她的影响偏大,原本想考的一个专业证书也已放弃。我想我还是相对开明的,她读与不读,留外还是回国,我都能接受,但是她前天与我微信说,想回国,但回国不回广州,想去南京。因为她男朋友家在南京,家境殷实。两个孩子觉得在广州压力太大,不如南京安逸。
我身边别人家的同龄孩子,要么是世界五百强入职,要么是名校博士录取,对照自己的女儿和她的恋爱,我总有些怀疑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某些缺陷,有点功亏一篑的小失意。同时,我不太喜欢“安逸”这个词,在我的认知里,年轻时贪图的安逸,基本上都会加倍在以后的人生中偿还。
现在,我百般纠结,既心疼她一人在外,学业压力大,还要面对疫情和反华,又总为她的人生不能更进一步而有些遗憾;既希望她爱情美满,又隐忧各种无法预见的意外;既想给她碎碎念叮嘱提醒,又担心自己干涉过度陷入“父母皆祸害”的境地。
相隔万里,我和她的交流也不即时。教师的生存环境相对单一,我自己也没经历过读博和找工作的压力。但眼下,时局动荡,中美关系前景不明,在想指导叮嘱她的时候,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绝对正确。
老周,换做是你,你有这样一个女儿,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其实千言万语,作为妈妈,我真的希望她能回到广州。
老师好,你的文字很美。
丫头还小,这可能是她自己需要走的一个小小弯路。在我看来,她是最不应该觉得广州有压力的人,在广州长大,家境又不差,自己还得到了最好的教育。我理解你的失望,如果是我女儿,我可能比你更失望,作为父母,我们这么努力,为女儿尽了一切责任,付出所有,可她却不想努力,这算是一种价值观的背叛,这是最深的伤害,痛并难忍。
广州,是伟大的城市,当然南京也是。不是说任何一个地方不好,孩子只要考虑清楚了,有自己的事业,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好的。有些事业,还非得逆行,袁隆平的事业在田间,樊锦诗的事业在沙漠,核弹专家的事业还要长时间的隐姓埋名。现在的孩子,也一定会出大英雄,不会只出现在广州,也会出现在南京,可能出现在中国任何一切地方。他们待的地方不同,但品性却大致相同,有责任感,精进,有感恩心,坚忍。
我也不喜欢“安逸”这个词,这个词误导了太多的年轻人。安逸是什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好吃懒做。这种低等动物的状态,怎么可能拥有好人生?物质上或许不缺,父母挣得够他们花。但,谁会尊重寄生虫?别说别人了,父母也不会尊重寄生虫般的孩子,孩子也不会尊重寄生虫般的父母。
如果想当一只安逸的米虫,在这个物质富足的时代大米缸里,人生太容易了,当然,人生也太无趣了,太没责任感了。你女儿和她的男友,不是选择南京错了,而是选择“安逸”错了。在我看来,选择安逸的人,都是不值得嫁,不值得娶的,不值得期待的。
没有韧性,没有厚度,他们在人生必然会出现的挑战和难关出现时,是过不了关的。更别指望他们能从自利飞跃到利他,自己父母的良好期待都可以忽视,他们还会在乎谁?
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会清晰、严厉地说明自己的上述想法,并明确指出她的选择是错的。
当然,她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是个成年人,可以坚持自己的错误选择。那,人生就此别过,不要再想得到我的任何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切断一切援助,她的安逸就要自己去争取,无法安逸,可能反而会帮她一把。
作为父母,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孩子人生的关键选择上,哪怕被误解、被污蔑为祸害,也要亮出自己笃定的观点。
父母清醒,孩子走几年弯路可能还回得来,每一代人的人生,难免自己要付出一点成本。怕的就是父母不清醒,有些自身勤奋的父母,还觉得孩子追求安逸挺好,挺自得,如此,孩子就真回不到正道上了。
安逸,害人如斯,害人不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