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漫谈”| 股权投资并购之法律风险防范——基础程序篇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实体经济领域赶超金融领域一马当先。在此背景下,各行业领域投资并购日益频繁。根据网络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并购活动交易金额增长了30%,达到7338亿美元,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并购热潮主要得益于国企和政府资金强有力地投资支持,促使并购交易数量较上一年增加了11%。
△图片来源网络
企业并购离不开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法律尽职调查是企业并购中非常基础但影响深远的一环。任何一项投资并购的成功,都是以严谨详细的尽职调查为基石,确保被并购资产是否存在实质法律障碍。笔者此篇文章旨在重点论述并购前的法律尽职调查(以下简称“尽职调查”)基础程序部分,尽职调查的核心和风险提示且听下回分解。
股权并购的一般流程
股权并购的一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并购期间、并购后。
并购前
- 获取项目信息
- 初始接触(预调查/可行性批准)
- 尽职调查
并购期间
- 交易协商
- 审批
并购后
- 股权交割
- 投后管理
初始接触
签署意向协议
在签署意向协议阶段,意味着双方达成初步意向,意图就商业条款进行实质性磋商,并指引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以准备业务、财务、法务乃至技术的尽职调查。虽然除了费用分担、排他条款和保密条款外,协议的大部分内容并无实质上的法律约束力,但由于意向协议会对交易中的商业条款进行锁定,因此也是交易环节中非常重要的文件。
尽职调查
(1)前期准备
了解企业信息、行业情况,制定计划。目标公司的企业背景信息及所处行业的相关信息,既影响了尽职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了尽职调查的侧重点。
针对性的法律检索。对法律尽职调查的目标公司、目的和范围已有基本认知后,开始对目标公司所处行业、主营业务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检索和筛选,并逐步收集和梳理与本次股权收购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法律尽职调查清单、设计访谈笔录提纲。根据项目需求和交易目的制定的法律尽职调查清单,应囊括本次法律尽职调查的绝大多数内容,作为目标公司提供资料的依据,后期还需根据法律尽职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事项,拟定补充材料清单。在定制清单的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设计与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特殊性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2)尽职调查实施
现场尽职调查。以尽职调查清单为基础,现场收集整理资料,结合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审阅资料、核对原件、实地走访、向相关部门调查和咨询,详尽地收集、核实目标公司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最大限度确保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应保持独立性,并尽到“勤勉尽责”、“合理审慎”的义务。
整理、编制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律师编制尽职调查报告并发表法律风险提示的基础和依据,底稿的质量是衡量律师是否勤勉尽责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律师防范执业风险的重要保障。因此,整理核实尽职调查资料后,应及时整理编制工作的电子和纸质底稿。所有目标公司提供的资料,均需要纸质备份,并加盖目标公司的公章和骑缝章。为了尽职调查报告行文的顺利,应按照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顺序进行整理并编制目录清单,以便后期查阅和核对。
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一般包含前言、主要风险提示、正文三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出具报告的目的和范围、假设、获得材料和信息的大致时间、尽职调查的方法与限制、出具报告的免责声明及适用法律等。风险提示部分主要是阐述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各项法律风险,为委托方阅读之便利,特作为单独部分进行简要提示。正文部分主要依据尽职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就所涉各风险具体情形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法律分析和阐述。
尽职调查报告、底稿校订复核。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须经过严格的复核,包括文字、法律问题、报告内容与资料一致性、整体工作进度的复核等。
尽职调查报告的使用。将撰写的尽职调查报告提交委托人,委托人可根据报告了解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法律风险,审慎决策是否收购以及如何安排交易架构,委托方也可运用报告披露的瑕疵与对方谈判。
结 语
尽职调查主要有两个属性,一是披露目标公司自身现存运营的法律问题,二是提示交易所涉及的法律风险。律师参与法律尽职调查,协助委托人判断该收购行为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为委托人提供决策依据和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