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品评:第七十六讲 授书论 第四十六章风 规 自 远

不读《书谱》,莫论书法。读不懂《书谱》,莫称大家!《书谱》品评,书家必读。开卷有益,披卷可明。

第七十六讲

授书论 第四十六章

风 规 自 远

一、原文

是以右軍之書①,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②,志氣和平③。不激不厲④,而風規自遠⑤。

二、注释

① 右军之书: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② 思虑通审:指导思想正确,考虑问题全面仔细,且能做到融会贯通。

③ 志气和平:志向意气温和平静。

④ 不激不厉:不偏激过分。

⑤ 风规自远:书法作品中的达情表意与书写形式的完美统一,为后世书法人垂立了典范。

三、译文

王羲之到了他书法艺术生涯的后期,其书法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达到通会的艺术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当缘于王羲之对书法认识的深刻透彻。当缘于王羲之书法艺术修养,达到了温和平静的一个高的境界。当缘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既能做到对书法中规范、规则的融会贯通,又能充分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表达表现自己的书写情感。所表达表现出的书写情感每每恰到好处,既不偏激,也不过分。做到了书写内容与书写形式的完美统一,达到了书写的“取会佳境”。这就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会古通今”与“情深调和”。这就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后世学书人学习典范的根本原因。

四、品评

“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句。“是”,事实上,指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真实能力水平。“以”,为什么,原因。“右军”,王羲之。“末年”,老年,王羲之书法艺术生涯的后期。“妙”,最佳。这句话的意思是:王羲之到了他艺术生涯的后期,其书法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达到通会的艺术效果。

“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句。“当”,应当,应该。“缘”,归于,缘故缘由。“思”,思想,思考。“虑”,考虑。“思虑”, 这里主要是指对书法作品创作的思考。“通”,贯通。“审”,周密。“通审”,书法作品创作中的设计构思。“志”,志向。“气”,度量。“和平”,温和平静。这句话的意思是:分析其中的原因,当缘于王羲之对书法艺术认识的深刻透彻。当缘由于王羲之书法艺术修养,达到了温和平静的一个高的境界。

“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句。“不激”,不偏激。“不厉”,不过分。王羲之对什么东西“不激不厉”呢?对书法艺术中的运笔用意。“风”,书写意境,即前章中所说的“取会风骚之意”。“规”,书法艺术中的规范、规则,即前章中所说的“会古通今”。“风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情深调合”。“自”,自然。“远”,深远。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缘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既能做到对书法艺术中规范、规则的融会贯通,又能充分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表达表现出自己的书写情感。所表达表现的书写情感每每恰到好处,既不偏激,也不过分。做到了书写内容与书写形式的完美统一,达到了书写的“取会佳境”。这就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会古通今”与“情深调和”。这就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后世学书人学习典范的根本原因。

《运笔论》一篇中,在讲书法艺术中运笔用意的时候,孙过庭全都是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为例。讲述了 “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摹拓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 “历代孤绍” 等,究其原因:“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进而又以《乐毅论》等六篇书作为例,对原因具体说明。

在这一章中,孙过庭以王羲之书法作品为例,揭秘了王羲之书法作品“末年多妙”“风规自远”的原因。孙过庭说:“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这里的揭秘与《运笔论》一篇中的总结,“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属同一意思。所不同的是,《运笔论》一篇是从运笔用意的视角论述的,而这一章则是从书法学习这一视角论述的。《运笔论》一篇中说,王羲之书法作品 “良可据为宗匠”。这一章则说,王羲之书法作品“风规自远”。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叙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风规自远”者,自然可“据为宗匠”。“据为宗匠”者,自然也就“风规自远”。

王羲之书法作品为什么“风规自远”呢?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看来,书法作品中的“妙”是“风规自远”的标准。书法作品达到了“妙”,才能“风规自远”。达不到“妙”,就不能“风规自远”。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末年多妙”,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规自远”。

什么是书法作品中的“妙”呢?“妙”就是最佳。那么,什么又是最佳呢?所谓的最佳,就是书法人经常所说的“到位”。“到位”就最佳,就“妙”。不“到位”就不佳,就“不妙”。什么又是“到位”呢?举例说明,比如书写中的运笔用墨,当书写某一笔画时,你会感觉到多一点显肥,少一点显瘦。这就是运笔用墨的最佳,即“妙”。如果书写某一笔画,墨多一点无所谓,墨少一点也无所谓。墨迹肥了就肥了,瘦也就瘦了。那就不是最佳,就“不妙”。再比如说结字,每一点、每一画,都要安放在最佳的位置。安放在最佳的位置,谓之为“到位”,谓之为“妙”。没有安放在最佳的位置,谓之为“不到位”,谓之为“不妙”。关于这一点,可以做这样的实验。王羲之的行书很美,个字中的点画安放合体到位,“妙”。选王羲之行书中的某一个字为实验对象,先将整字进行拍照,再将每一个点画分别进行复制。复制后,拿着那些拆开的点画“零件”,重新安放各点画的位置,将其组合成字。结果出来了,当某一笔画安放的不是原来的位置时,你会感觉到别扭,你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不到位”,“不妙”。当这一点画安放在原来的位置时,你会顿感舒服,甚或会感觉到愉悦。这就是“到位”,就是最佳,就是“妙”。

怎样才能做到书法作品创作中的 “妙”呢?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为什么会“末年多妙”呢?孙过庭总结了三点:

第一、“思虑通审”

所谓“思虑通审”,就是对书法艺术认识的深刻透彻。关于对书法艺术认识的程度,也可以举例说明。书法艺术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写字,写字的要求是将字写正确、写工整,目的在于别人易辨好认。

第二个层次是书法,书法的要求是将字写美、写漂亮、写好看,目的在于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看。

第三个层次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这一层次的要求是达情表意,目的在于让品赏者能够感悟到书作者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

对书法艺术达到了第三层次的认识理解,谓之为“思虑通审”。如果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仅处于第一、二层次,则认识理解不深刻,则不谓之为“思虑通审”。

再比如,关于书法作品中的布局谋篇。孙过庭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布局谋篇第一阶段,学习练习的目标是布局谋篇的“平正”。

布局谋篇第二阶段,学习练习的目标是追求“险绝”。

布局谋篇第三阶段学习练习的目标是“通会”。

所谓“通会”,就是“险绝”与“平正”的融会贯通,完美统一。只有做到了 “险绝”与“平正”的融会贯通,完美统一,才算是对书法作品中布局谋篇的真正掌握。这就是对布局谋篇认识理解的深刻,即“思虑通审”。

第二、“志气和平”

所谓“志气和平”,就是书法艺术的修养达到了温和平静的一个高的境界,就是第七十四讲中所说的“人书俱老”。

第三、“不激不厉”

学习书法的人必须明白,书法艺术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达情表意。书法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的完成,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着达情表意进行的。所谓“不激不厉”,就是书写内容与书写形式的完美统一,恰到好处地运用书法的艺术语言表达反映书作者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这种表达和反映,既不能过之,又不能未及。

关于书法作品中达情表意的“不激不厉”,《学书论》一篇中有一段文字叙述得非常明白。文曰:“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文中,孙过庭具体列举了四种书法艺术语言和四种书写情感。同时说明了表达表现什么样的书写情感,应该应用什么样的书法艺术语言。

四种书法艺术语言分别是:“风神”“妍润”“枯劲”和“闲雅”。

四种书写情感分别是:“凛之”“温之”“鼓之”和“和之”。

不同的书法艺术语言,用以表达表现不同的书写情感。如果不是这样,则要么过激,要么不及。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千百年来倍受学书人的爱戴和推崇,就在于他感悟到了“书法之旨”这一中国书法艺术的艺术灵魂,步入了书法艺术中的高境界,能自发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表现出来,而且表达表现的恰到好处。王羲之的人生修养与其书法艺术修养,使得他书法艺作品创作中的运笔用意“不激不厉”,“情深调合”。这才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过人之处,是王羲之书法艺术应该推崇的地方。这也才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风规自远”的原因,是王羲之“书圣”宝座不可动摇的有力支撑。

(0)

相关推荐